吴明渠工作室校本培训讲座《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果系统推进劳动教育课程的校本开发与常态实施》双中实验校附小 杨秋洁
从2015年至2019年,党中央连续三次出台《意见》,将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附小紧跟时代的脉搏,重视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现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对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类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基于现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果,系统推进附小劳动教育课程的校本开发与常态实施。
我们之所以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载体,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一)特点上的“异曲同工”
劳动是直接面对现实任务,是为满足现实生活需要,特别是为获得人的生活必需品而进行的劳作。劳动本身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综合性以及开放性等特点,其内在的独特性注定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二)理念上的“重峦叠嶂”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而劳动教育则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一门课程,一种实践活动,在校内具体为一种兴趣小组,在社会泛化为公益劳动,在家里落实为家务劳动。”二者都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都强调学生的实践经验,是发展学生核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必修课。
(三)目标上的“相辅相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在于,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而通过劳动教育,可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可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可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二者都非常重视学生的亲身参与、动手实践,并将习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可以说,二者能够共同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水平。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劳动教育,在特点、理念、目标上相同、相似之处,附小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进行了新的探索。
首先根据最新的《指导纲要》,将现有职业体验、社会服务类课程进行整合,将 “社区服务”“生活家政”“红领巾志愿者”“职业体验”“种植栽培”五个三级子课题,纳入到劳动教育的范畴。
并将劳动教育课程分为三大类——①日常生活中的家政服务课题,②服务性劳动中的社会服务课题(包括社区服务、红领巾志愿者、职业体验),③生产劳动中的种植栽培课题。
劳动教育的课程实施,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段六环”进行。以“三段六环”的实施模式解决劳动教育中“有劳动无教育”和“有教育无劳动”的突出问题,以此来提高了劳动教育的质量。
文件下载:2020年11月25日简讯
工作室介绍
<p> 2012年4月24日,双流县名教师“吴明渠工作室”在东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