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王虹羚个人教育教学优秀案例(二)_陈双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王虹羚个人教育教学优秀案例(二)

文/何建军  时间:2020-12-28  浏览数:605

成都市双流区音乐名教师工作室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成都市双流区艺体中学         授课时间:  2020    10     16   


课题名称

真假声训练(一)---以《北风吹》为例

课型设计

声乐技能课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材版本

艺体中学校本教材

教学年级

 高一

任课教师

王虹羚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北风吹》

 


学情分析

学生:曾佳兴,该生是高一年级学生,学习声乐已有半年时间,由本学期分组转入。该生的优点是音色甜美,善于学习,开学伊始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真假声转换不来,中声区漂亮,但一到高声区声音就虚不敢唱,声音打架。高一学生以打基础为前提,针对她的个人情况,因此选择这首《北风吹》,着重真假声声区训练。


教学目标

1、眉心集中训练;

2、能把歌曲《北风吹》的每一个字都放在眉心处歌唱;

3、有思维、有头脑、有意识的歌


教学方法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发、语言性音乐教学法、探究性音乐教学法


教学重点

声音于眉心集中


教学难点

能把歌曲《北风吹》的每一个字都放在眉心处歌唱。


课程资源

钢琴、多媒体


课前准备

PPT、熟悉学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教学导入

练声

发声技术训练

1、发声练习(10分钟)

(1)  2/4     1   2  |  3  2  |  1  - || (哼鸣练习)

           嘟

(2) 4/4     1  3  5  3  |1  3  5  3  | 1 - - -  ||

           mi hei        ma ha       

(3) 2/4     5  4  |  3  2  |  1  - ||

           a

方法和要求:

(1)口鼻同时吸气、发声腔体主动打开,速度可慢一点。

(2)把每一个音都放在眉心处歌唱。

 

 

        教学新

 

范唱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

聆听、感受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聆听录音

 

教学指导

2、作品《北风吹》演唱要求(20分钟)

(1)把练声中的下行音阶加入歌曲中来

(2)头脑清晰,把每一个字有控制的放在眉心处歌唱

(3)发声腔体一定要主动配合

 

感受音乐风格特点


 

 

再听歌曲

1、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四川方言读歌词

聆听、思考、读歌词

体会歌曲意境


教学拓展

表演歌曲

 

1、师示范边唱

2、引导学生编创动作表演歌曲

1、学生先观摩,学会后加入舞蹈动作

2、学生创动作表演歌曲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为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小结

眉心集中是这个学期我针对高一女生着重训练的方向,目前看来比较适合这个学生,也解决了她一到高声区声音就虚的问题。


教学评价

师生配合度高


教学板书

                               《北风吹》

(1)口鼻同时吸气、发声腔体主动打开,速度可慢一点。

(2)把每一个音都放在眉心处歌唱。


教学反思

《北风吹》是歌剧《白毛女》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唱段。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张鲁等人所作。音乐塑造了十七八岁的少女——“喜儿”天真活泼、纯朴善良的形象,同时表达了她盼望爹爹早日回家时期待和忧伤的心情。喜儿的音乐主题以河北梆子为基础,取材于河北民歌《小白菜》,根据剧情改编发展成《北风吹》。《小白菜》是我国北方地区家喻户晓的一首民歌。作曲家用简练朴实的作曲技法。诉说了一位小女孩遭受后娘虐待的悲惨经历,全曲慢速。旋律逐层下行递进。类似叹息式的音调。悲哀凄凉。由《小白菜》改编过后的《北风吹》在歌剧《白毛女》中显得更为饱满而契合剧情的需要,现就《北风吹》的主要音乐创作特点分析如下:
一、结构特点
乐曲的结构是由舞剧的特点与创作需要决定的,全曲三个部分构成,其中,1—4小节为引子:
第一部分(5—14小节)根据唱词与速度分为四句:第一句5—6小节:第二句7—8小节:第三句9—10小节:第四句11—12小节:13—14小节为小尾声。
第二部(15—37小节)分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15—17小节为引子,第一句18小节-21小节:第二句22小节-26小节:第三句27-32小节:第四句33-37小节,构成了工整的四句型结构。
第三部分(39-45小节)由于节奏和速度变得更加急促密集而使得音乐内部结构似乎不可细分,总的来说。以小节为单位的音乐材料不断模仿变化,组合成两个大的乐句。
二、调式调性特点
整个乐曲建立在以G为宫音的五声性调式为基础的七声徵调式上,徵调式旋律拥有我国北方地区的文化情愫。如同北方人的性格一样,具有河北梆子的音乐特征。
第一部分每一句尾音骨架音为:“角、宫、羽、徵”,形成连续下行的音调,给全曲营造了一种叹息式的氛围,表达了喜儿期盼爹爹回家但又害怕回家被地主黄世仁逼债的复杂、悲伤心理。同时,各句首音也形成连续下行的特点:“羽、徵、角、羽”,而第一句与第四句的首音之间更是形成呼应的感觉。最有意思的是,每一乐句内部也形成连续下行的叹息哭泣调,主要音的使用也是截取于总的骨架音,如第一句的“羽、徵、角”。最后,旋律走向在第三、四句有向上迂回的现象,以达到整个音乐的平衡。同时也体现了喜儿忐忑不安的心理特征,扣人心弦。
第二部分各句尾音形成“宫、徵、宫、徵”的对应关系。与第一部分一开始的下行叹息曲调有所不同。第一乐句的旋律呈现出上扬的特点,但随即下行。总的基调和骨架音仍然构成连续下行的创作特征。如第一句:角、商、宫:第二句:商、羽、徵:第三句:宫、羽:第四句:商、羽、徵。
第三部分仍然建立在徵调式上。旋律一开始就以四度上行的跳动营造了一种急促的氛围,旋律上下交替的走向变得更加频繁密集,并通过这种交替和变化把全曲推向高潮。前两个部分的末尾均出现了五声调式的偏音——变宫,第三部分中反复出现了另一偏音——清角,对偏音的强调突出了场景与音乐的紧张气氛,同时让七声性徵调式得以完整的体现。
三、节奏、节拍及音程特点
《北风吹》由上例的《小白菜》发展而来。在原曲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变化:节拍更加紧凑,由5/4变成3/4:节奏更加密集:旋律走向更加迂回婉转:速度对比更加明显。由稍快转慢再变成稍慢:音乐感觉更加丰富。由“天真的”变为“期待地”:善良纯真的音乐形象也非常饱满。全曲具有河北梆子的特点,羽、角两音和主音(主音为微)构成上大二度、下小三度的关系,四度音程的跳进也是乐曲的一个重要特色。
第一部分以一种比较舒缓简单的节奏形态——“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结合连续下行的叹息式曲调。使旋律和节奏在揭示人物场景、烘托音乐气氛中显得相得益彰。第11小节第三拍的前半拍出现了八分休止符。这种音乐处理突然打破了连续“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节奏配合,是“喜儿”心情激动与哭泣场面的真实而生动的写照,在音程使用方面四度的跳进显得尤为突出如第5小节(D—A)、8小节(A—E)、10小节(G—D),第11小节变为“E——A”的上行四度进行,表现出河北梆子所具有的特点。
第二部分。18—26小节用了大量弱起节奏和跨小节连线。24小节首次出现了切分节奏,27小节出现了附点节奏与十六分音符的律动。从节奏变化上并非突然骤变,而是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以一种自然发展演变的方式层层递进。充分表现了“喜儿”迫切盼望爹爹回来的急切心情。在音程方面更多的以二度、三度的进行而不是以四度进行为主要特征。在旋律进行上显得更加流畅。细致入微地表达了喜儿激动欣喜的内心世界。
第三部分,节奏处理较之前两个部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前十六分、后十六分和多种节奏型的结合。从节奏发展的路线来看,作者完全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与音乐审美特点出发。逐渐变得越来越激烈。最后将全曲推向情绪和音乐的高潮。在音程运用上再次以四度跳进为主。不过与第一部分不同的是。第三部分主要是以四度上行为主要特征。同时,与第一部分用四度下跳表现悲惋凄凉与担心期盼相比较。这里的四度上行则充分表现了一种喜出望外的愉悦心情,把河北梆子嘹亮高亢的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
《北风吹》的创作中融入了大量河北梆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在旋律结构上主要以徵、宫、商为主要支柱:在音程上由羽、角与主音徵构成二三度关系。四五度与七度的跳进也是重要特色之一:旋律进行主要级进为主。但也有三、四、五度的小跳或六、七度的大跳:调式上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加入偏音构成七声性音阶。
通过以上对《北风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音乐成功之关键不仅得益于其音乐与剧情的高度统一,更重要的因素来自于其对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提取和加工。总之,如果说歌剧《白毛女》是我国新歌剧的里程碑,《北风吹》则可以说是此里程碑上最为光辉的一笔。它不仅对于我们研究《白毛女》和民族歌剧提供了最具代表性的素材,同时,它还是运用民歌素材进行专业创作的一个优秀范例。其意义重大。


 

文件下载:王虹羚教学设计案2

工作室介绍

<p>双流区名教师(陈双)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3月,是双流区首个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