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教学设计-《山地的形成》-孙晓玉_刘光文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教学设计-《山地的形成》-孙晓玉

文/孙晓玉  时间:2020-12-28  浏览数:660

山地的形成 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本节选择陆地上宏观五种地形之一的山地,以其形成为典型案例,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这样的安排既是对前面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也是对“内力作用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山地的形成过程较为抽象,学生缺乏直观印象,需要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增强同学的直观印象。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阶段识记了大量的中外名山,而且了解了“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但内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亲自见到,理解的难度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模拟演示、直观性的动画,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并将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学习目标

1、演示褶皱的形成过程,在示意图上识别和判断背斜和向斜;

2、观察模型,解释背斜和向斜与地貌的关系。

3、结合示意图和景观图,说明断层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观看世界知名山地视频,找出主要的山体类型。制作世界名山视频,课前播放通过段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教学活动探究一:褶皱与地貌

1、按照步骤,模拟褶皱的形成过程


(1)观察水平岩层图片,将不同颜色的作业本(代表不同岩层)按照形成顺序叠放。(1—4岩层分别由新到老)。


(2)观察变形岩层图片,对水平岩层施加挤压力,模拟图示岩层的形成过程,画出示意图,并标出受力方向。


2、观察地质构造模型,回答下面问题


(1)说出A、B处的地貌名称(山岭/谷地)及地质构造类型(背斜/向斜)。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A、B处地貌的成因。


(2)说出C处的地貌名称(山岭/谷地)及地质构造类型(背斜/向斜)。从外力作用的角度解释C处地貌的成因。

探究二:断层与地貌

左图为汾水谷地示意图,读图说明汾水谷地的形成原因。

【概念教学】

播放岩层变形图片,引出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概念。

【模拟过程】

演示水平岩层和变形岩层的形成过程过程。

【绘图指导】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绘制褶皱示意图。

【概念教学】

对褶皱、褶曲、背斜、向斜等概念进行界定,引导学生在地质剖面图上识别背斜、向斜。






【模型展示】

展示变形岩层模型,让学生观察分析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


【动画演示】

演示向斜和背斜形成一般地貌和在外力作用下地形倒置的过程。



【活动指导】

指导学生按照“自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表达-师生点评”的步骤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注重概念教学,强调概念理解。

实验操作,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热情。让学生掌握类比探究的科学研究方法。锻炼学生发现现象、解释原理的能力。

动手绘图考察学生动手能力和运用示意图说明过程的能力。





观察动画演示说明现象及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训练学生交流表达能力。

同型迁移,培养学生迁移运用能力。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构建本节知识结构。小结课堂学习内容。构建本节知识框架。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迁移运用《地图册》P76:2

【探究指导】

   组织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完成迁移运用。在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引导学生用科学、规范的语言作答。

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锻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我将从概念教学,教学过程推进及教材内容的深层次挖掘来对自己的课堂做一个评价。

概念教学的开展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在课程开始层层递进对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相关概念进行解读,有助于学生理解地貌形成这一个宏观又抽象的内容。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存在时间把控和内容安排欠妥的问题,教学语言的组织不够精炼,导致虎头蛇尾。

教学过程的推进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实验、学生演示、学生互评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动手能力,使课堂氛围活跃。

教材编写的语言是相当精确、简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将使原理性的知识展现地更加全面,使课程的知识逻辑更加严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新知的学习。


文件下载:山地的形成-教案(孙晓玉)

工作室介绍

<p>   </p> <p> <br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