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让学习真实发生---由一堂赛课看好课的标准_刘光文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让学习真实发生---由一堂赛课看好课的标准

文/刘玉婷  时间:2020-12-25  浏览数:648

让学习真实发生

                ----从一堂赛课看好课的标准

摘要:一堂好课要有怎样的标准,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标准,但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为大家所公认:那就是,一堂好课一定是“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学生发生“兴趣”,掌握“方法”,展现“思维”产生“元认知”。

关键词:兴趣  方法  思维  元认知    

近期听得一堂初中地理微格教学比赛课,内容是《陕西地理差异研究》。《陕西地理差异研究》是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这个课标的具体呈现。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实录:“同学们,咱们四川有很多邻居,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认识的这个邻居可不一样了,它是哪个邻居呢?我们一起通过两个视频了解一下。”(播放视频,一个是体现陕北(延安),另一个则是展示陕南(汉中);在视频播放过程中,有歌曲演唱,该老师跟着唱,不仅是我,在场的很多老师都听得入了神。)

“通过刚才的视频可以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邻居是?”

“陕西省”

“既然讲到陕南和陕北,根据西成高铁的路线,本课按照研学旅行对陕北和陕南进行考察探究。首先进入本课第一个篇目---体验篇,既然是体验,那就从“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进行体验,那先体验哪个?

“美食”

……

当体验到“衣”这个环节时,该老师请学生到台前穿陕北特色服装---“白大褂、红腰带、白羊肚头巾”,她请了一位手举得很高地一名男生(但个子较小),衣服试穿完毕,引来全班的哄堂大笑,可能比较具有喜感吧。后来该老师并没有让男生脱掉陕北服装,而是一直让其穿到下课。我想这样的安排是“别有用心”的。

该老师尽力把教学内容映射到学生生命场景之中,让学生感到这些问题是跟我们生活生命息息相关的。只有与自身的生命关联起来,学生才会认真地思考,也才会真正卷进来,这才是真实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取之不竭的源泉。我们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方法是成功的试金石

在这堂课上,该老师心态平和,没有花拳绣腿、标新立异,也不刻意求新、一味求活,而是在求真、求实上下功夫,并及时的教学生学习方法。

2.1学生地理信息的提取能力得到训练

课堂实录:教师分享陕北和陕南特色美食图片

“为什么陕北和陕南的特色美食不一样?请同学们结合导学案中老师给出的陕西地形图,中国气候分布图以及我国一月气温分布图进行分析。”

学生甲:“由陕西地形图可知,陕西北部为陕北高原,陕西南部为秦巴山区,所以陕北和陕南地形存在差异;”

学生乙:“根据我国气候分布图和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得出,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陕北-10℃至-4℃,陕南0℃-3℃,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其次,陕北地区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陕南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虽然陕北和陕南在地形和气候上都存在差异,但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气候”

2.2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得到提升。

课堂实录:“体验过食—衣—住—行之后,老师再布置一个任务,陕北和陕南的地理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先归纳总结,待会儿老师提问……”

学生甲:“我先来说地形存在的差异,陕北为高原地形,陕南为山区”;

学生乙:“我来总结气候方面存在的差异:气温方面,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陕北-10℃至-4℃,陕南0℃-3℃,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逐渐递减”;

学生丙:“我先从方言进行总结,陕西分为三大方言区,关中方言区,陕北方言区,陕南方言区。陕北蕴含着丰富的方言资源,显示出了独特的地域特征,陕南方言是西南官话,包括汉中、安康等地。”

最后教师再做总结。

在整节课中,该老师并不是把知识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得出知识,并且在结论得出时回顾总结用了什么方法得出的结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来到学校要学习的知识很多,可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有的知识,我们作为师者,作为学生的引领者,应交给学生更多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并掌握相关技能,这才是真正的教学。

陶行知先生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与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联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较好利用这种经验联想来找到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3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该老师首先从衣、食、住、行四方面对陕西进行大致了解,紧接着从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分析陕西的地理差异,综合得出结果,这既是分析、综合的思维形式。再由陕西地理差异的案例推断,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对其余地区(新疆南北地区)的影响,并概括和归纳,这是地理逻辑思维中常见的形式。

其次,该老师在衣-食-住-行四个环节展示了很多的图片,有些环节还配了音乐,这既是地理形象思维的体现。地理形象思维不仅是生动的文字描述和图象显示,也包括了地理空间想象.因此,充分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空间观念,是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课堂中的地理思维属于课堂文化中的思考视角。地理思维是人们根据思维的共同规律,认识地理事物,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内部联系,达到对地理事物规律性的认识的过程.它是人们对地理事物的理性认识过程,这种理性认识活动,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4元认知是对思维的思维

元认知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提出的关于认知发展的心理学理论,是指认知主体对自己的认知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心理活动等方面的认识,其实质是认知主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

这节课中该老师通过问学生“你怎样考虑这个问题”、“为什么这样”等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认知加工,并且还采用了多种形式,如提出问题、提供资料、图片、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反思。

4.1设疑激趣,启发反思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问学生四川的邻居,引发学生找邻居,这时学生心中基本有一个初步答案,再通过播放视频引出答案。

4.2角色模拟,体验反思

体验“衣”这个环节时,该老师请学生到台前穿陕北特色服装---“白大褂、红腰带、白羊肚头巾”,她请了一位手举得很高地一名男生(但个子较小),衣服试穿完毕,引来全班的哄堂大笑,可能比较具有喜感吧。后来蔡老师并没有让男生脱掉陕北服装,而是一直让其穿到下课。

4.3结合图文资料,提取有效信息

例:1.读陕西地形图,陕北地形主要为       ,陕南地形主要为      

2.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陕北1月平均气温为       ,陕南平1月均气温为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         。

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元认知理论,可以促使学生把注意力从指向问题本身转变为指向自身的认知过程,从问题水平转移到加工过程的水平,实现了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过程。

中国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应做到“五实”,即扎实的课(亦即有意义的课);充实的课(亦即有效率的课);丰实的课(亦即有生成性的课);平实的课(亦即常态下的课),真实的课(亦即有待完善的课)。诚然,一堂好课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但至少应是让学习真实发生,让学生发生“兴趣”,掌握“方法”,展现“思维”产生“元认知”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窦桂梅.听窦桂梅老师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9.219-232.

[3]胡隽秀.浅谈新课标下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J].中学生物教学.2007(03).

[4] 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 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李晴.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M].科学出版社,2106.


文件下载:让学习真实发生--由一堂赛课看好课的标准

工作室介绍

<p>   </p> <p> <br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