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工作室——学员王章玉2018学年度论文集
美育“心”论
双流艺体中学 王章玉
【摘要】: 美育的功用其实远远不是我们在书面上所看到的那么一点点。美育教育中有本体的艺术教育,也包含人文教育的成分,更有社会教育的功用。这些都只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还有更多的需要我们再次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就仅仅是艺术教育、人文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功能就足以对学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 美育 自信心 学习心态 人文教育 艺术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的尤为突出,在实行应试教育的今天,这看起来是很难达到的,以分数来决定学生的胜败实在有待磋商。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满足个性需求的发展,说到底就是提倡学生们能把各种想法付诸实践,在尝试的过程中达到自我磨练和成长。
(一)美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达成信心迁移。
美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达成信心迁移。“自信”是一种成功过后的“良性情感”,从而引导我们继续做那些有利于我们存在的事情。这是其一,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来看,“自信”也具有一定的迁移性,也就是在他确定了这种“行为成就”的同时,也会将大部分自信的原动力转移到其他学科中去,那么,无形之中会促成学生(特别是成绩或行为习惯稍差点的学生)的正面学习效应。例如:在我的教学中曾经遇到一个学生,属于成绩较差且性格还有些内向的学生,我发现他在专业课堂上还是比较认真,我借助课堂环节来教授他相关的绘画技能,鼓励他有一些独特的想法并付诸实践,使他在作画过程中建立良好的“行为成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现他开始享受这种创作的过程,对于美术本学科的“自信心”正在逐步建立,与老师的交谈也开始慢慢变多,比之以前性格开朗了许多。通过与其他课任老师的沟通,我了解到,这个学生在其他课上也有较好的表现。根据这个亲身实例,我总结出:自信心的迁移在教育中是常见现象,如何把握好分寸,在合适的时机促成这种现象带来的正面效应,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教育课题。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促进各学科间的相辅相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均衡发展的新一代。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各种诱惑都层出不穷,我们的学生也难免受其影响。较之往昔,学生对于学习的信念也不断动摇,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困难也必将坎坷重重,“教育”不再是个简单的词语。在这样一种大的前提条件下,学生对于美术甚至学习的信心就尤为重要,画纸前苦心经营、胸有成竹与电脑屏幕前昏天暗地、废寝忘食的鲜明反差出现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肩膀上的担子有多重了。
(二)美育倡导能善始终,可以辅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美育倡导能善始终,可以辅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学习心态也就是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直接关系到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与否,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直接决定学生的接受知识的状况,是在集体心态下的最关键的个人学习心态。影响学习心态的因素很多,包括以前所受的各种学科的教育,学习习惯对学习心态的形成有决定性的作用。
美育中的欣赏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这个自不必说。专业类绘画的学习可以塑造学生的性格,性格对学习心态的影响也是有相当的关系的。就拿素描教学而言,一副完整的画面,除了技巧性的尝试以外,最主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耐心。一张完整的作品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几天几周,这就需要学生能持之以恒的继续下去。只要学生们能过尝试一次完整的绘画训练,那么他们必然会获得一种必然的成就感。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就是特殊学科的优越感。在这种前提下,学生的学习心态也会发生很多微妙的变化,进而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心态也会有所改观。当今教育推行的就是各学科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培养的目标是有特长并且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人才。
就专业方面的学习而言,就现今的教育形式来说成绩的好坏固然重要,纯粹依靠文化课来实现升学理想的还是有限。那么,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中下,且有一定的美术特长的学生来说,借助专业考学就势在必行。这条途径近些年来日趋火爆,这种现象被称作“美术高考热”,仅仅只是为了考学而学习美术,那就远远没什么必要。多附加了一项技能对于参加高考的艺术生而言是有利的。撇开所有条件不说,对于面临高考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自信心可能还更加充足些。也有很多学生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考出了五百多分的好成绩。所以,我认为在美术教育过程中,不管是欣赏课的学习还是专业课的学习都显得尤为重要,前者可以塑造学生的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后者的功用自不必说。
(三) 塑造学生的平常心,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淡定的对待世事。
塑造学生的平常心,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淡定的对待世事。我的这个提法是得自于一些真实发生的事情来说的。我们很多时候会在新闻或者报纸上看到很多学生在考试前后因各种心理轻生的报道。我想这种事情古往今来都是有的,特别是当今社会,尤为突出。现在的竞争比起以往可以说更加可怕,学生以及家长求学之心又更加真切。无奈当今教育在学生的心理成长方面没有一个真正可行的操作方案,致使出现很多这种让人扼腕叹息的事件。
在我的教学中,我深刻的觉得:美育的功用其实远远不是我们在书面上所看到的那么一点点。美育教育中有本体的艺术教育,也包含人文教育的成分,更有社会教育的功用。这些都只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还有更多的需要我们再次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就仅仅是艺术教育、人文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功能就足以对学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的美育过程中,艺术教育的成分还是不太充足和纯粹。特别是人文教育的成分却很少,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经验又比较少,在问题出现时不知所措。所以,我觉得在美术课堂中加入人文教育的成分才是最重要的。让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前提下,接触人文教育有利于。这种熏陶是缓慢的,但是借助艺术的名义在课堂中讲授很多人文教育的成分,对学生塑造一颗平常心是势在必行。当我们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面前不至于迷失自己,之前的人文教育就像是深深埋在心里的种子一样,时不时的规范自己,说服自己,也就不至于出现前文所提到的那些悲哀了。
美术高考教学之素描静物照片写生课堂教学研究
内容摘要:素描静物照片写生是一个比较复杂且较难的内容,如何让学生从临摹阶段解脱出来并把激发运用于照片写生,心理层面要弱化“写生”这一概念,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循序渐进,逐步达成本课堂的探索与研究,并形成一套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案。
关键字:美术高考 写生 教学 构图
美术高考是我国高考的一种考试方式,是文化类高考形式的一种补充,意在选拔美术专业的人才,一般由各省市自主进行,考生需完成当年高考报名和专业考试报名手续,具体考试时间由各地自行决定,一般在统一高考时间前的半年内进行。从目前美术高考的科目来看大概分为三科:素描、速写、色彩。每一科目包含不同的训练内容。素描是最开始绘画学习接触的一科,可以看作美术生入门的第一科目。
素描静物是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几何体学习后开始接触,素描静物是一个可以更好提升学生造型塑造能力的内容。在本文中我将结合我的课堂实践详细论证静物照片写生的一些教学探索。
一 写生即是观察,感悟生活慧眼体察。(教学准备阶段)
写生是指从大自然取景、物、元素的素描。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首先,应注意一点:不过分强调“写生”的概念,“写生”的概念类似于文化课中对某一个词语的定义,比较枯燥和不好理解。先要让学生接受“写生”,就必须简化概念,我的尝试就是可以先讲观察,观察也可以理解为“看”,从一些简单的物体开始着手去“看”,通过“看”能发现哪些内容和细节,哪些是你“看得到”的,哪些是“看不到的”,通过这个准备阶段让学生用一种更简单、更便捷的方式来“看”到一些内容。注意:在这一步只是“看”而不画,在这个阶段学生很难又“看”又“画”。
在观察者的角度去尽可能的“看”,越细越好,越多越好。在积累到足够多的“看”之后,才能为后期照片写生大侠良好的观察基础。
二 由易到难,逐步展开主体难度。(教学积累阶段)
温故知新,积跬步可以致千里。在经过了第一个准备阶段—“看”,学生们的观察已经入门了,入门的标志就是:以前看一个东西会更多的注意到物体的色彩和形状,现在观察物体除了形状和颜色以外,能看到材质、细节、前后左右、甚至是各个角度和面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我会带领学生们从身边最简单的物体着手来“边看边画”,小到身边的铅笔,大到教室里的教学设备(投影屏幕),都可以“边看边画”。但是,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仍然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能观察到,却画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及时的纠正和示范来解决,这是个积累阶段,所以,告诉孩子们在这个阶段也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基础稍差的孩子可能需要老师更多的示范和调整,以此来建立孩子们的信心和兴趣,只有通过这个阶段尽可能多的积累到观察与表现同步,才能在以后的阶段越画越好。会有很多困难,学艺术的道路上必然会困难重重。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三 照片对比临摹,学会走路的第一步是“跌倒”(教学实践段)
临摹阶段像“阅读”,写生阶段像“背诵”。以为在本阶段前已有一段时间的静物临摹学习,所以,第一就是强化认识。先从观念上纠正孩子们对于“写生”的惧怕,很多在前一阶段的“临摹高手”也败下阵来。不是技术跟不上而是被“写生”二字吓着了。
局部写生的调整。当我们拿到一张错综复杂的静物照片,我们可能无从下手,但可以让学生们先局部体验一下,把一组物体中的主体物提取出来单个练习一下,事实证明这一步是绝对有效的。很多孩子开始体会出了“阅读”到“背诵”的要点,画面的效果开始有所提升,“临摹高手”找到了“背诵”的节奏。基础较弱的孩子也能够在参考范本与照片的前提下,开始有一点写生的意识了。
照片静物写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方式是不是有效,引导是不是到位的问题,只要是科学的引导与鼓励,科学的示范与纠正,这一步没那么难逾越。
四 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教学成果提取阶段)
临摹原则套用照片写生。在经过了前期的积累与实践之后,大部分同学都掌握了局部写生的要点,那么接下来就是正面直视“照片”的时候了。
在临摹阶段造型主要强化构图与整体的关系,在照片写生阶段仍然是如此,做到以下几点:1、整体构图,不能局部推画。2、单个物体服从整体,有了整体再来找单个形体。3、比例关系很重要。4、色调阶梯要先注意。
具体步骤为四步。1、确定构图 画面上物体的位置要主次得当,注意物体的大小、高矮、前后的各种关系,构图均衡而有变化。
2、 起形 用长直线画出物体的形体结构,要求物体的形状、比例、透视、结构关系准确。标出明暗交界线和投影的形状位置。
3、确定大的黑白灰关系 对形体明暗的描绘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逐步深入塑造对象的体积感。对主要的、关键性的细节要精心刻划。
4.调整完成 深入刻划时难免忽视整体及局部间相互关系,这时要全面予以调整,做到有所取舍、突出主体。
在本步骤的引导下学生已经能够独立自主的开始照片写生了,但根据学生们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后期的努力方向我总结几个内容如下:
(一)、加强构图能力和造型能力训练
素描静物写生是山东省的美术联考题材之一,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构图能力和造型能力。通过由简到繁的静物组合写生,掌握构图规律,做到画面对象大小比例安排得当,视点高低适宜;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布置静物作画,从中学习构图的基本知识——统一和变化、对比和调和、对称和均衡、比例和节奏、静感和动感等等,逐步掌握构图能力。静物的形体结构实际上仍是不同的几何形体的组合,但它比石膏几何形体更不规则、更复杂。这样我们在静物写生中,更应该强调对形体组合关系和结构关系的理解。
(二)、通过练习掌握物体不同材质构成的表现手法
通过一段时间的静物写生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各种物体都是由不同材质构成的,陶瓷、玻璃、金属、水果等等的“质” 感是不一样的,质感的表现主要通过对比的手法,合理利用工具。通过高光和反光的表现将其尽可能的表现出来,当然也有赖于物体色调准确的描绘。
(三)、充分理解不同物体的透视规律
素描静物写生中的物体透视规律还应进一步重视,他跟几何体的透视规律是一样的,我们也要在静物写生中进一步加深对透视规律的理解。
这就是我在素描静物照片写生阶段的课堂教学研究,我认为在这个课堂训练中教授知识是次要的,真正关键的是对于孩子们在心理上的安抚以及方法的传授,再加上用科学的方法来引导,那么,很多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教学相长,在不断摸索中去前行,完善自我完善最好的自己。
文件下载:王章玉论文合集
工作室介绍
<p> </p> <p> 致力于普通高中美术高考专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