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目送
目 送
龙应台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我”的几次“目送” 。
2、感受文章浓浓的亲情及深刻的哲理。
3、体会作者平淡而深刻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抓住一个特征在多种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及哲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一篇散文《目送》。不知道大家拿到这个题目是否有些疑问?这题目什么意思啊?有谁知道吗?——目送别人离开。
一、寻“目送”之踪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写目送的句子,概括文中写了哪几次目送。
(分两类:我目送儿子;我目送父亲)
二、品“目送”之情
1、作者这篇散文的语言极富表现力,情感丰富,细读1-8自然段,圈点勾画表现人物情感的语句,以“________(细节),让我读到了________(人物)________(内心世界)”的句式说说你品味到的情感。
例:第二段的“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让我读到了孩子们初入学时的胆怯、紧张,对父母的依恋。
小结:我们在优美的语言中看到了曾经那个依恋母亲的儿子不见了,儿子开始挣脱父母的羽翼要独立成长。此时正如作者所言,他感觉与儿子——渐行渐远(板书)。
面对儿子渐行渐远的身影,作者有了怎样的感悟?
第九段: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生齐读。
( 体会慢慢地、慢慢地。为什么用2个慢慢?
强调领悟时间漫长,领悟的过程艰难而痛苦。)
“不必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如果你是华安,你能把不必追的意思说给文中的母亲听吗?
例:妈妈,我已经长达了,可以独立了,你放心吧,不必有过多的牵挂。
小结:对儿子不忍放手却又不得不放手的感伤落寞。(落寞板书)
2、文中第10段写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为什么另一个背影也让我落寞呢?
目送父亲之后作者又有了怎样的感悟?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不必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如果你是文中的父亲,你能把不必追的意思说给“女儿”听吗?
小结:父亲的死亡是人生的必经历程,目送着他的离去,不必追(不必追板书)
三、目送贴吧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看到关于目送的贴吧。它的主题帖是这样的:龙应台的《目送》穿透了人世离别的世俗情感表层,触及到了生活与亲情的本原,是对生活的一种顿悟,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从中我们读到了人生的许多感悟,元芳,你怎么看?
1楼:今天读了这篇文章,相同的画面又一次出现在了我的脑海:父亲开着自己的简易汽车送我上学……作为孩子,那时候怎么那么不理解父亲呢?今年过年时,因为家庭矛盾让我和爸爸进了一步,再说一遍吧:爸,我不在你身边,少和我妈拌些嘴,照顾好我们这个家,更要照顾好自己!
2楼:相识是缘,缘尽人散,缘来珍惜
3楼:
请你跟帖写写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悟?
四、推荐阅读
看来龙应台的这篇文章真的给大家很多感悟,这真是值得一读的好文章,今天老师就把她的这本书推荐给大家课后去阅读:
《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板书设计:
目送
| 龙应台
落寞
|
不必追
文件下载:目送解读+教学设计
工作室介绍
<p> 刘勇工作室汇集了一群语文人,他们热爱教育,有爱心、童心;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