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应用 教学案例
文/吴邹 时间:2017-01-04 浏览数:574
课题 比例的应用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19-2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多种方法解决“物物交换”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并自主探索解比例的方法,理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例中的未知项,会正确解比例。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 建立解比例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
学生基础 了解了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会用解方程。
传意方式 数字、符号、模型。
教具 Ppt
学具 作业本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准备
(1)什么叫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生回答)
(2)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18∶20和7.2∶8
100∶0.2和10∶0.002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取个别学生的答案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3)填空。
3.6∶9=2.4∶6 ( )×( )=( )×( )
二、导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1、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写出你的想法。
(1)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2)学生展示方法
4:10=14:x 或14:4=x:10
提问: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项x吗?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再试着做做看。
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第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并向学生说明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板书:4:10=14:x
4 x=140
X=35
教师:在一个比例式中,如果已知其中的任何三项,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四、巩固练习
教师:你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含有未知数的乘法等式来解吗?在黑板上出示:
3∶4=x∶21 4∶13=9∶x x∶8=12∶32
学生解答,抽取几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并集体订正。(让学生把求出的结果代入比例进行验算。)
教师:解分数形式的比例时要注意什么?
五、全课总结
(1)什么叫解比例?
(2)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一般方法。
①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改写成方程。
②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结合班情二次备课
课堂作
业 书:练一练1-5题。
课
后
作
业
设
计 1、解下面的比例
(1)28:X=4:1
(2)6:16=15:X
(3)11/5:5/4=22/5: X
(4)36/x=52/3
(5)X:8=0.125:0.25
2、用3、7.5、2和5组成的比例是( )
3、如果a/b=3/7,那么a×( )=b×( )
4、a的3/4相当于b的2/3,a:b=( ):( )
5、育才小区1号楼的实际高度为35米,它的高度与模型高度的比是500:1,模型高度是多少厘米?
板书设计
比例的应用
4:10=14:x
4 x=140
X=35
教学反思
文件下载:比例的应用 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吴邹
工作室介绍

<p> 双流区“研培员冯之刚工作室”于2015年4月经双流教育局批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