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有感
从读《行者无疆》认识了余秋雨先生,他同陈鲁豫一起从2000年8月到2001年1月,历时6个月,走过了26个国家96个城市。从《行者无疆》里面一系列不同凡响旅程的记录中,我开始钦佩这位大师不俗的文学境界。
偶然得到这本:《余秋雨北大授课》,是余秋雨先生曾用一年时间,为北大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讲授中华文化史,课程整理出版后在两岸大受欢迎。
全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北大学生、台大学生与余秋雨先生之间迅如雷电的“闪问”、“闪答”,涉及当代社会大量艰涩的话题。一来一往之间,干脆、痛快、幽默,充满阅读愉悦,被评论家誉为“高速运动状态下撞击出来的文化哲学”。后半部分,则为扎实的四十七堂文化史课程,书中保留课堂讨论的形式,将师生之间对中华文化的思考与对话原貌呈现,既可聆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脉,亦能在不同思维方式的精彩碰撞中感受中华文化绵延新生的魅力。书中其他人名均是参与课程的学生。
这是一场回溯中华文化的激荡之旅,也是一场诚挚有趣的智慧对谈。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自序中所说,文化可以滋润生命,生命也可以滋润文化。中华文化的前途,就看有多少年轻而又美好的生命来滋润它。
从《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可以窥视余先生对文化传承的执着和热爱。说来惭愧,他们谈论的一些文化内容虽有些久远和高深,让我读得有些艰涩,似懂非懂,就像烈日下蜗牛的行程,但我还是饶有兴趣地坚持把它读完。每每读完一课心胸总有一种亮敞的感觉,眼前蓦然少有的开阔。
推开《问学》的大门,余秋雨老师与一群北大学子(王安安、何琳、王牧笛……)一起正在探讨着古老的话题,散发着自然的青春色彩。从“童年的歌声”到“古老王朝的归来”;从“寻找真实的孔子”到“一座默默无声的高峰”;从“光耀千古的324个字”到“走向文明的困惑”。我看到了,一个个伟大废墟间文明陨灭的印证;看到了王懿荣殉国时最放心不下的那一堆甲骨文;看到了孔子三十岁起就怀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恭敬态度,周游列国拜师问学,到处推行他的仁政,但处处碰壁,最终一路冷遇成就了的伟大;听到了老子《道德经》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带来的反传统的观念忠告;明白了庄子为心灵提供快乐的依据;明白了曹丕与曹植因“七步诗”而互相残杀的真相;感动于墨子作为一个“黑衣壮士”为“兼爱”“非攻”奔走相告,解救人民的疾苦,成为了一位跨时代的精神导师;感动于《离骚》中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以及他选择那山河断裂式的壮美,悬崖峭壁式的决绝;体会到了司马迁《史记》那朴素的文笔,来诠释“世间文字,过巧即伪”的真谛;参观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精神家园……一个个诗人、词人,一个个画家、书法家,一个个魏晋名士、诸子百家,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活跃在中华文化这片肥沃而广袤的土地上,显示出了勃勃生机。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中华绵延不绝的文明是滋润他们的土壤,他们生命因文化的滋润而鲜活。
里面对某些大家的描写,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刷新了我从教科书上所得到的肤浅的认识。比如:墨子。
我对于墨子仅有的认知是来自历史教科书上,墨家的思想对现代人也是有比较大的影响,比如,墨家的侠盗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墨家的反对侵略战争……
关于墨子的记忆只有六个字和一个情节。六个字是“兼爱、非攻、尚贤”,一个情节是他劝阻楚国讨伐宋国。但是在余秋雨的笔下,墨子的形象丰满许多。余发挥想象力,详细描述了墨子去楚国的经过。说他孤身一人,靠着一双脚,走了十天十夜,其中还遇到了大雨,墨子想到城门下躲雨,但是被宋国人拒绝了,然后墨子有了一句心灵独白。这个情节,不知道出自哪里,但是很有画面感,墨子的侠客形象很容易地就烘托出了。既然我们看到了这个蛋,又何必去找那个下这只蛋的鸡呢。总之,在余秋雨笔下,墨子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人。
关于写人,余秋雨另有几笔写得相当精彩。
比如老子与孔子。书中老子和孔子接连写成的,先写老子,接着就写孔子,并且其中有相互比照。 中国人自古至今的读书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子的,在新式学校建立之前,学童进私塾的第一个仪式就是拜孔子像。自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及其身后的儒家文化就一直被强化再强化,最后就浸染到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其核心观念“忠孝节义”几乎成为民族的负担。以致“五四”时期一度有“打倒孔家店”的狂潮,虽偏激了些,但是并非没有道理。在当今的社会价值观的体系下,我并不喜欢这位儒家代表。但是余秋雨并不认为塑成雕像的孔子是真的孔子,孔子的形象被形式化、单一化了。其实孔子的价值评判标准是多元化的,就比如说孔子对于“忠”的定义,并非愚忠。让我对其有了全新的认识。
秋雨在书中重新发现了孔子,但是他对孔子的评价远没有对老子的那么高。尽管老子知名度比不上孔子。 余先生说老子是一个清道夫,是一个安静的慈祥的清道夫。说老子留下《道德经》五千言是一种无奈,文字能够传达的意义都不是终极意义,终极意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如果不言传,人们就很难抵达意会的入山口。所以,在传与不传间,有一个度。于是老子就留下了简约、宏伟、神秘的五千言。正因为这位伟大的智者前辈只留了五千言在那里,后世不敢赘语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中华文化的臃肿。
老子的道德经的讲解有点触动我的心灵,虽然很多人都说21世纪最重要的是孔子的论语,但是我感觉老子的道德经也不失为一本很好的处世之道良书,短短五千字,实是集我国大文化,大思想于一体。我对于道德经的了解比较少,因为看不懂,就像余秋雨说的,第一句就难倒了一大批人,以下各句更是难以理解。经过余秋雨饿讲解,让我明白了更多,慨叹于古人的智慧。想想几千年前,一位衣着朴素的老者,没有被生活的柴米油盐所困,所思所想远远超越前人,这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恒也。”生活中,我们的态度让世界形成了对立面,我们认定了好,相应的就存在了不好,我们认定了善,自然而然就定义了恶,由此,迎来了很多的繁琐,如果我们没有定义这些,这个世界又会怎样呢?
余先生说:“文化能够滋润生命,生命也能够滋润文化。中国文化,本应与更多的青春生命产生互动。”既然这样,我就想,趁我们还算年轻,多读点书,就让文化滋润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焕发更多的青春活力。
工作室介绍
<p> <br /> </p> <p> 双流县名教师谯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