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程德金工作室2015年11月活动简报_程德金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研修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研修动态

程德金工作室2015年11月活动简报

文/钟健  时间:2015-11-06  浏览数:1054


在秋高气爽的11月里,程德金工作室的学员们的研修也硕果累累。

11月6日研修主题是《Grade 7 Unit 4 Revision》,由棠外的刘丹丹老师和双中的李东萍老师分别执教,两节课都给老师带来了诸多的思考和收获。

第一节课,由lead-in进入,老师以健忘的男孩Jack为主线,引出本课主旨。老师首先问:Do you remember Jack? He always asks: where’s my schoolbag? Where are my books? He’s forgetful. Look, this is his room。然后进入单词复习及分类,特殊疑问句的问答及一般疑问句的问答。随后设置情景,Jack always put things around the house, so he can’t find out his things. He always asks his mom for help, 以此进入pairwork 的半控制性操练,然后再设置情景,he also borrows his sister’s things and put them everywhere. One day, his sister can’t find her things. She had to call Jack.以此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编对话。之后,刘老师设置学生输出环节,让学生通过认识到Jack’s room is untidy,来设计自己的dream room。并且给学生清晰地展示了作文的三要素。最后,对本单元的单词、句型进行全面的总结。


第一堂课的研修成果:

一、从教学设计层面

1、  整节课以Jack is forgetful为线索,让学生置身于情景当中,但是如果能够在课堂的

每个环节中都贯穿这个线索,如,在复习两种疑问句时,老师告诉学生:are the books in the bookcase? No, they aren’t. Where are the books? They are on the chair. 通过灵活的问话,并且将“书应该在哪”融入其中,应该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在写作的环节中,老师可以考虑再次设置Jack已经认识到乱放东西会带来很多的麻

烦,决心把东西收拾一遍的情景,让学生帮助Jack整理房间,让整个主线贯穿始终,这样整节课应该会更完整。

3、  在复习当中,有重点语言点的漏洞,一是名词所有格,二是本单元的连接词and,

没能很好地在教学中体现。

4、  另外,在语音方面,老师在单词复习时可以对含有相同音素的单词作出进一步的分

类,以此达到培养学生自然拼读的能力。

二、从话语分析层面

1、  整节课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组织性语言较多,控制性较强;在对学生的鼓励和肯

定上做得不够好,没有太多激励学生的语言。

2、  在启发学生的思维上,教师可以多下功夫,多用启发性语言。比如,在引入环节中,

教师在引入Jack这个人物时,就可以问学生:what questions does he always ask? 之后又可以再问,what do you think of Jack.让学生自己思考后得出答案,而不是教师自己说出来。在写作中,教师也可以启发学生:where do you think the things should be? 以此激发学生帮助Jack整理房间的意愿,让整节课达到高潮。

3、  在环节之间的过渡语上。同样是在引入环节,在说到了Jack is forgetful后,教师直

接进入了单词复习,这时加入一句过渡语:Why is Jack forgetful? let’s look at his room. Maybe you can find out the answer.这样学生能更好地进入情景。另外,在从对话过渡到写作环节中,也同样存在过渡问题,当然,如果之前提到的设计发生改变,教师可以自然过渡到此环节中。


第二节课,教师以书本上的图片为节入点,以此复习并运用陈述句“I can see a/some …(s) on/in/under the …”,并将这些单词分为三类;然后教师又以Tom的两张图片分别复习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的问答;再用memory challenge的活动来练习一般疑问句的问答;紧接着老师以“找不同”来训练学生用but来连接两个句子正确地说出两张图片物品摆放的不同;之后,老师训练学生写句子,并鼓励学生用到 “but” and “and”;为最后的report输出环节埋下伏笔;最后以how to make a tidy room为情景,让学生自己动手来设计一间tidy room.


第二堂课的研修成果:

一、从教学设计层面

1、              教师整节课同样遵循复习课的基本规律,从词到句,再到篇章复习,每一步设

计都很细致,并且过渡自然,设计得当,铺垫足够,层层递进,让学生情绪越来越高涨,顺利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师在设计memory challenge的环节中,可以有更多的从功能上思考,在此环

节中,大多数同学都可以用陈述句来回答,所以可以把此活动的两个环节颠倒顺序,训练可能会更加到位。

3、              本节课有知识点:名词所有格的漏洞,可以在课后思考如何在课堂中加入此知

识点的运用,让课堂更完善。

二、从话语分析层面

1、  教师在激励、肯定学生上做得非常好。因为是借班上课,教师对学生不熟悉,但考

虑到初一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教师频频用baby, I love you, I like your pronunciation, thank you等语言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且让学生举手的同时,举起自己的名字牌,这样在抽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直接叫出学生的名字,让学生更有亲切感。在写句子环节中,第一个学生在念自己的句子时,没有用到连接词,而第二个学生用到了but,教师马上进行肯定和鼓励,it’s much better,之后的学生就自然明白了用到连接词会让句子更好,更长,更漂亮。

2、  教师除了组织性语言用得非常漂亮之外,在启发学生思维和过渡语方面,也做得很

不错。比如,在复习structure时,教师问到what does Tom always ask?让学生自己说出他要问的问题,自动进入复习特殊疑问句;并且接着教师说then let’s help Tom to remember his things.让学生清晰他们将继续练习特殊疑问句,达到了自然过渡。在复习一般疑问句时,教师说到:he knows the things are in the living room, but he’s not sure. 在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指令后,教师随即用简短的汉语进行提示,帮助其理解,这在初一学生有限的语言输入阶段,也是很有效的。最后在输出环节时,教师巧妙地问学生how to make a tidy room,这让学生清楚地明白他们应该做什么,达到了很好的输入效果。


总之:

1、              话语分析跟研究语言行为息息相关。从三个方面:语内行为(教师使用的字词

句的准确性)、语外行为(教师使用这些语言的意图,想要达到的目的)、语后行为(教师发出这些声音后,学生产生的行为),如果三者都达到了一致,说明教师所说的话是有效度的。


2、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活动都应有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具有发散

性和收敛性,在启发他们的思维后,训练他们标准地表达已有的思维是英语科的目标之一。

3、              如果想要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合理、得到、有启发性,教师在备课中对教材、

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的仔细分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复习课,就是要训练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那么老师在设计课堂的每一个活动都应该以此为目的。

4、              对于教学目标的舍弃问题,可以依据三个方面来进行判定,一是课标,有些知

识点具有阶段性,那么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自行选择在哪个时候、哪种情景去教比较合适;二是教材的重复性,这个知识点是否在后面的单元或阶段会再次出现;三是教师自身的整体系统安排。

 


  11月11日研修主题是课堂如何做到有效提问在英语课堂中,课堂提问是不可缺少的,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感,而且能提高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课堂提问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设计的问题不具备启发性,为追求课堂气氛活动,设计的问题答案均为满堂答的肯定或否定,学生的思维不能得到锻炼。

2.老师提问后,给学生的反应时间,即思考时间不够,导致学生不能充分思考老师所提问题,使课堂变得操之过急。

3.提问对象的面太窄。提问对象为优秀生或只针对举手的学生,后果是:会的学生本来就会,不会的学生还是不会,这样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同时学困生感到被冷落,越来越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有效提问的策略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而学生现有语言水平、学生的喜恶爱好、问题的梯度、等待时间、反馈等影响有效提问。为达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明确提问目的性:教师提问不是随意发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其目的主要表现在:唤起学生注意,鼓励学生参与。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调控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就要研究提问的目的,使每一次提问都有意义。

2.       问题设计在合理性:

为了使课堂问题变得高效有意义,可以遵循Brown提出的七个问题模式设计原则:(1)知识问题:诱发事实的回答,测试回忆和识别的信息.问题内容具体,回答只是针对事实的简单回忆,有较低的互动,对于学生理解和获得知识很重要;

(2)理解问题:解释,推断;

(3)应用问题:把听到或读到的信息应用到新的情境;

(4)推理问题:形成结论,此结论不是直接来源于规定的教学材料;

(5)分析问题:把整体分成若干相关联的部分;

(6)合成问题:把各元素结合成一个新模式;

(7)评价问题:根据一些设置的标准,做出一个好的或坏的,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并说明原因。

3.  各种问题设置在作用

  在这7大问题设置原则中,记忆,理解,及运用属于低认知问题(即展示性问题):它们是为了练习语言而提出胡、答案是已知的、方式是封闭的,是为了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很显然展示性问题是低认知水平问题,不过我们不应该一概否定低认知水平问题,因为在英语课堂,意在落实词汇,话音未落,理解语句所表达的意思,这些问题对应试较为有效,因为一旦发生错误,教师可及时纠正反馈。除此之外的其他四个原则-----分析,综合,评价属于高认知水平的问题(即参考性问题):用英语陈述观点、展示智慧,促进课堂互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肯口语表达能力。在对话肯交流中分享学生智慧成果,为学生提供思考胡机会,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效有段,教师要充分运用好这个手段。它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语言应用和创新能力,同时,课堂有效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感,从而促进英语课堂的和谐发展,也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11月19日研修主题是九年级8单元Reading  听了3节同课异构的课,3位老师各有千秋,尤其是程Sir的课颇具高度,宽度与深度,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让我们见识了大家风范。下面是学习、研修后的4点体会。

1.       阅读课也要扣紧本单元的话题,功能和语法。本单元的话题为神秘事件(Mysteries),功能为能根据相关信息做推断(make inferences),语法为能正确运用must, might, could 和can’t进行推断。

今天邓老师在这一点我认为做得很好。在引入时自然点话题mystery,接着抛出another mystery即Stonehenge进入今天要学习的文本。学生阅读第三部份时老师又再次点话题:When/how…? We are not sure, it is a mystery. 最后在Min-map时老师总结时又自然点话题,实现了紧扣话题又实现了一堂优秀课的特点:前后照应。功能和语法重点是在读第二部分体现。邓老师先引导学生找出mysterious purposes,接着提问Are all sure …? No. How do you know? 这个提问就实现了与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本单元的语法项目,并且让学生在语境中文本中自然体验了理解了must, might, could和 can’t这些推断词的意思。如老师点了一句There is one thing they are sure, what? How do you know? Oh, must be.(既引导了学生在文本中根据相关信息推断出答案,又在文本中自然学习语法项目)。邓老师本堂课的教学语言(话语)也始终紧扣我们该单元的语法项目和功能,实现本单元核心以不同形式让学生体验感知到运用,也体现重点语言知识等方面应该注意它的复现率。

程老师则更好演绎了在阅读课中如何扣紧话题,功能和语法。程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参考性问题将话题,功能和语法简洁清晰明了(巧妙)的呈现给学生。What mysteries do you know? Today we talk about mystery, if we don’t know something well, we should guess or make inferences? What inferences do people make? Are they sure of what inferences they make? The tone of making inferences. Why is the tone of making different? (为学生制造了读的动机和欲望,培养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教会了学生根据相关信息作出推断即体现本单元的功能等)

2.       向学生提问和要学生提问。

向学生提问: 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一堂课倡导尽量多用参考性问题,因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回答,可以各抒己见,自由发挥,从而增加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语言输出,促进语言习得。程老师的提问已经给我们诠释了参考性问题的效果了。我喜欢邓老师的课另一个原因即是她的kwl(know, want to know and learn),她的一个提问What do you want to know?也贯穿本堂课,为学生营造了读的欲望,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解决学生提的问题),这个问邓老师运用得非常好,因为她把本单元的话题也悄无声息的运用于其中。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They are mysteries ,if you want to find the answers, please read the passage. 我们解决了where/what…for, 我们没解决when/how…Why? We are not sure, they are mysteries.(教师的话语是经过深思熟虑了的,老师很关注“话语的质量”) 。谢燕老师的两个参考性问题也非常棒。What do you know about Stonehenge? Why does the writer write the passage to us? 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揣摩语者的意图。

要学生提问:体现教师积极与学生进行意义协商,学生为主体,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课堂。邓老师引导学生读第三部份时就体现了这一点,让学生读文章提炼出问题,培养了学生学会抓关键信息的能力。

3.       阅读课中词汇的处理。

我们该何时何地处理词汇,处理到什么程度?学习词汇最为科学有效的方式应当是有意义的语境下理解,选择在阅读之前通过设置与文本相关的简单语境引入词汇。阅读课的核心是阅读理解,词汇在第一课时仅为理解。我们还是发现学生词汇还是掌握不好?问题出现在哪里呢?今天程老师的点拨让我找到了答案,我们让学生体验了,但是没关注词汇需要不停的复现,因此也就没有为学生创设机会和各种各样的形式让学生去运用。(体验—在语言环境中不停的揣摩—各种形式的运用)

4 阅读课中时态的功能。

 今天程老师给我们呈现了在阅读课中如何引导学生去分析时态。我现在明白为什么学生综合运用时态出错的原因了?因为我没有意识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运用时态。(而恰恰借助语篇就能自然的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揣摩运用不同时态的原因)

    阅读课就是让学生“学会阅读”!    

工作室介绍

<p> <span style="line-height: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