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4月28日刘光文工作室活动简讯:立足过程 关注评价_刘光文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研修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研修动态

4月28日刘光文工作室活动简讯:立足过程 关注评价

文/刘光文  时间:2023-06-14  浏览数:409

2023428日,双流区名师刘光文工作室第48次集体研修活动在四川省双流艺体中学举行,本次研修活动由工作室学员张清桂主持。工作室学员双流中学杨鸿麟同学围绕着“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单元教学实践研究”为主题,以《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构建学习单元,基于新课程标准呈现出了一堂精彩的单元教学课例。工作室全体成员基于“深度学习”理论,以单元教学设计为核心,根据《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聚集目标教学并进行不同维度评课交流;张清桂学员根据对论文《教师课堂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情况》的学习,结合本次主题与课例进行了论文分享。

ueditor

工作室刘光文导师针对本次单元教学进行点评和指导,他指出对于新课标、新教材和新高考,我们要强化几个研究:

ueditor

1.加强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要常态化开展教学研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用好用足教材,现在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可能要用10年以上(上一套课标和教材用了20年),应当与必须扎实研究。

2.强化评价,通过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将评价嵌入学习活动,及时反馈调整教学。高一现阶段,学业质量水平要定位一二级,不要超标。课标规定的必备知识要扎实,指导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学考后,可适当提升能力要求。

3.加强单元教学,用好并优化双流区单元教学设计模板。规范备课,不能以PPT代替教学设计和备课。4.加强教学方式转型研究,突出以学为中心,开展学习、交流、展示等学习活动。建议各学校设计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笔记、整理。

本期工作室研修活动中,全体学员通过观摩示范课与聆听导师指导,形成了以下几点感悟:

一、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阶段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设计的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恰当的确定教学目标需要改变教学观念,考虑课程标准,所用教材,学生实际。本次围绕《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研修活动来源于课标必修二 4.2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本次活动选取的为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针对的是还没有选科的高一学生,本阶段的教学目标重心放在知识的构建和学习方法指导,以此增强学生必备知识的掌握和关键能力的形成,从而更好的落实素养教育。本次研修活动中两位教师对目标进行深度叙写,注重学生地

理综合思维和能力的提升,设计比较全面,且在教学中各有重点体现。

二、借助问题链条,关注表现性评价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表现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某项任务或任务群时所表现出的语言、文字、创造和实践能力的评定,也指对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一些常规测试无法反映的深层学习指标的评定。表现性评价比较适合于评定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科之间内容整合的能力以及决策、交流、合作等能力,是一种适合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方法。因此,表现性评价意味着通过让学生挑战“表现性课题”,来把握学生用五官“表现”出来的学习的丰富状况。

表现性评价的方法通常包括:(1)笔试的开放式问题的评价;(2)对成果的实际操作过程及展示的评价;(3)对日常谈话和观察开展的评价;(4)特别是对高层次学力状况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的评价。(5)在日常不同环境中的习惯性表现评价。

要准确评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教师应该了解“表现性课题”的必要条件和制作程序,才能设法创新表现性评价方法,让表现性评价变得有意义。必要条件是指课题必须具备 “真实性”“效度”和“评分准则”所要求的制约条件。制作程序包括:课题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在课题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课题面向什么样的“听众”?设定什么样的“情境”?形成怎样的“表现”和“成果”?“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怎样设定?等等。


工作室介绍

<p>   </p> <p> <br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