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至2023学年度上期研修总结与计划(杨宛芸)
光阴似箭,一学期的名师工作室研修将要结束。回顾本学期来,感觉既忙碌又充实,感受颇深,收获也颇多,尤其是师傅严谨的治学思想深深影响了我,仿佛又回到了研究生时代,感恩师傅在各种繁忙事物中依然深切挂念并安排好每一位工作室成员的研修任务。我将从三个方面对我的学期研修进行总结。
一.从课堂教学活动中,吸取同行们和导师的精细营养大餐。
只有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理论才能得以证实和运用。因此,课堂教学才是我们的根本,上课、观课、评课、反思是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途径之一。这学期我一共上了两次课,分别是10月14号的《地理位置的描述》及10月20日的《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最大的感触就是教学设计和磨课真的非常重要,另外师傅和同学们的建议对我来说更是营养的沃土,不断滋养着我成长。通过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我对于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从工作室平台,聆听师傅和其他专家们的专业引领,用心体验和感悟。
本学期因为疫情的原因,线下学习的时间相对较短但线上的学习没有停歇,通过成都市教育平台和师傅搭建的各种学习平台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前沿知识,同时向专家学习、请教,同专家交流、对话,不但拉近了我们与大师的距离,他们的教育理念时刻激励着我们,加上师傅的耳濡目染,我们的思想正在一点点地发生变化,灵魂深处总有股沸腾地潮流在涌动着。如何用生命去构筑属于孩子们的课堂,启发我们去思考,思考教学,思考学生,思考人生。
三.从教育教学专注中,夯实自身理论基础。
在平日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我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然而有时候自己也是迷茫的,因为教育著作众多,最后在师傅的引领下我这学期着重研读教育评价类的书籍,比如:《教育评价》、《课堂评价》、《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做得对、用得好》、《学习评价7策略》、《评价量表-快捷有效得教学评价工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南》、《促进教学的测验与评价》、《形成性评价》、《教育评价改革进行时》等教育评价类书籍。除此之外,还仔细研读了《项目式教学》、《跨学科项目式教学》、《现象式学习》等关于项目式学习的书籍。正准备研读《系统化教学设计》、《课程的逻辑》、《学校的变革》、《教学设计原理》、《解码教育》、《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理解为先模式-单元教学设计指南》、《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优化》《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与育人价值》等书籍。
这学期研修活动我们过得充实而快乐,每一次工作室的活动都给我们带来诸多的思考与收获,让我们在学习中成长,以此不断激励自己坚持学习和提升。未来我会继续积极努力,勤于实践,勇于探索,让自己更扎实更快的成长起来,将师傅的治学精神发扬光大。
工作室介绍
<p> </p> <p> <br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