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辉 -立足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符号意识
立足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符号意识
成都市双流区东升小学 杨成辉 17711394957
摘要
符号意识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是指能够感悟符号的数学功能,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培养小学生符号意识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思维结构、强化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在实际情景中、经历用符号表达的过程感受符号的意义与作用,;在数学应用过程中体会符号表达的一般性,发展和提升符号意识;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促进主动应用,初步形成符号意识。本文以《字母表示数》一课的主题教学为例,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数学符号意识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符号意识;核心素养;
数学是一个符号化的世界,数学符号是数学抽象思维的产物。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之一的“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感悟符号的数学功能”,主要体现在“知道符号表达的现实意义”“能够初步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知道用符号表达的运算规律和推理结论具有一般性”“初步体会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四个方面。也就是说,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要大体经历认识与理解符号、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体会运用符号表达和推理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般性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体会符号使用对于表达和思考的作用。本文以《字母表示数》主题教学对小学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论述。
一、在具体情景中体验,感受符号意识
《课标》内容要求中指出:“在具体情景中,探索用字母表示事物的关系、性质和规律的方法,感悟用字母表示的一般性。”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具体情境,在情境中探索。
教学片段一:
师:听过这样一首儿歌吗?1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8条腿,3只青蛙12条腿。你能像老师这样接下去吗?
生齐接:4只青蛙16条腿......
师:怎么啦!怎么不接啦!既然青蛙的只数说也说不完,你能不能想办法来更简便地表述这首儿歌呢?
生:n只青蛙n张嘴
师:哇,你们可真厉害,用字母表示确实是个简便的表示方法,接下来,咱们就用字母来表示这首儿歌。
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是在运用字母表示具体数量和数量关系的活动中实现的,本节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设计了借青蛙儿歌引入字母表示数的情境,教学时,创设了“当青蛙只数特别多、数也数不出来时,该怎样表示”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联想与思考,帮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感受符号意识。
二、在探索中积累经验,体悟符号意识
教学中,将如何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的问题抛给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帮助学生体会符号表达这一类据有共同规律的需求,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一般性。
师:刚才孩子们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的表达,接下来请将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向学生提供明确具体的交流要求)
师:刚才孩子们都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咱们先一起来研究下在这首儿歌中你发现了什么呢?
“青蛙的( )数与青蛙的只数有关系,青蛙的( )数是青蛙的只数的( )倍。”
师:老师发现在第二个问题上大家的争论比较大,咱们接下来就重点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收取3种情况:
(1) a只青蛙a条腿。
(2) a只青蛙d条腿。
(3) a只青蛙4×a条腿。
师:老师这收集到了3种方法,请这三位想法的小主人上来跟大家讲解一下。
师:经过他们刚才的阐述,你同意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生:第一种不对,青蛙的只数与眼睛、腿的数量不一样,不能用同一个字母。
生:第二种也不对,a表示1、2、3,d也可以表示1、2、3,看不出来腿数跟青蛙只数的关系。
生:我同意第三种,1只青蛙有4条腿,所以要用青蛙的只数×4,就是a×4。
师:可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清晰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请另外一个同学)孩子,你觉得呢?
师: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吗?(请第2种方法的同学)孩子,这是你的方法。如果a表示100,你想让b表示几?a和b有关系吗?那是不是我们每次都让告诉别人b是a的4倍?相比来看,那种方式更简洁呢?
师:你们认为呢?那咱们一起来研究下第三种方法。a表示什么意思?4×a呢?
生:a表示青蛙的只数,a×4表示腿的条数。
师:没错,现在a×4就表示腿的条数,跟以前要用具体的数来表示有点不一样了。这时a×4,既可以表示腿的数量,也可以表示腿和青蛙之间的4倍关系。
师:数学的语言虽然很简洁,但是也需要清楚的表达出他们的数量关系。
师:你能不能用其他的字母来表示这首儿歌呢?
生1:n只青蛙4×n条腿.
生2: x只青蛙4×x条腿
...
师:刚才,我们用一句含有字母的话就能将一首念也念不完的儿歌说完了,你们感觉怎么样?
生:用字母表示很简单,很方便。(板书:简单,方便)
在具体情景中,教师抽选学生作品,展示三种层层递进式的表达方法,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汇报和讨论,让学生发现可以用抽象的字母来表示具体的、写不完的数,完成了从具体的数到抽象的字母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字母表达的简明、概括和一般性,感悟到符号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表达和辅助思考的工具,体悟符号意识。
三、在深入中理解,建立符号意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在经历了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更为复杂的儿歌如何用字母表示,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建构新知的生长点。
教学片段三:
师:没错,用字母表示数可真简洁啊!能将一首永远也数不完的儿歌一句话表达清楚,看来咱们已经会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了,我们加大难度,你能不能将嘴巴,眼睛,腿都编进来呢?你来试一试吧,把你的答案写在导学单上。(两分钟)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3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
___只青蛙____张嘴,_____只眼睛_____条腿。
师:2只青蛙呢?3只青蛙呢?更多只青蛙呢?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
独立完成导学单。
学生完成题单,教师巡视。(板书:__只青蛙__张嘴,_只眼睛__条腿。)
全班集体来完整表述自己的儿歌。
师:看来,咱们对于前三排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在最后一排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时,大家的争议是比较大的,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找2、3个学生来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生1:a只青蛙a张嘴,a×2只眼睛a×4条腿。
生2:m只青蛙m张嘴,m×2只眼睛m×4条腿。
.....
师:这些看似不一样的表示方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
师:无论用哪个字母来表示青蛙的只数,都能表示出嘴巴数与只数相同,眼睛数是只数的两倍,腿数是只数4倍,这样的一些的数量关系。
师:这里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呢?
生:无数。
师:能举个列子吗?还有呢?可以表示0吗?如果字母表示0的话,这首儿歌就是 “0只青蛙0张嘴,0只眼睛0条腿”了,就没什么意思了。在这里字母可以表示从1开始的任何自然数。
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将青蛙只数和嘴巴张数、眼睛只数、腿条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表达出来。在此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体验来建构知识,推理出在这一情景中字母表示的数是任意的自然数,且有无数个,初步渗透字母的取值范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符号的需求,意识到字母是有利于学习数学的一种符号,激发应用符号的意识,真正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建立符号意识。
四、在应用中内化,升华符号意识
教学片段四:
看来咱们都是些爱思考、会学习的孩子,都能用字母表示这么复杂的儿歌了,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用字母表示数的情况,淘气跟笑笑一起为我们带来了一些例子。(微课展示)
师:谁还能像老师这样提出生活中的问题,让同学来解答呢?
(通过淘气笑笑展示、同伴问答、教师补充,让学生感受到字母可以表示加、减、乘、除多种数量关系。)
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通过举例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让学生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简洁明了的特点,同时扩展了学生的思路。通过不同水平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与作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背景相联系,升华符号意识。
五、在练习中深化,发展符号意识
教学片段五:
师:孩子们!经过刚才的学习与探究,你都学会了什么呢?
生:用字母表示数。
师:还有吗?
生:表示关系。
师:用字母表示可以表示数,还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某种关系。咱们是怎么列出这些含字母的式子的呢?
生:先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再用字母去表示。
师:用字母既能表示出数,也能表示出某种关系,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知识到生活中,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下面的儿歌吗?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1朵梅花5个瓣; 1周有7天;
2朵梅花10个瓣; 2周有14天;
3朵梅花15个瓣; 3周有21天;
...... ......
( )朵梅花( )个瓣。 ( )周有( )天。
2、填空。
(1)奇思今年10岁,经过s年后,奇思( )岁。
(2)1500元买了x台电视,每台电视 ( )元。
(3)一个长方形的长为ɑ厘米,宽为b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3、终极挑战:
(1)我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是我的3倍,妈妈比爸爸小2岁,妈妈今年 ( )岁。
(2)一本书有100页,淘气每天看ɑ页,已经看了5天。5×ɑ表示( )。
通过课堂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本节巩固练习的设计关注不同学生体现一定的层次,注重从不同层次的练习性任务和问题性任务的解决中,刺激学生深度思考,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符号意识。
“字母表示数”的学习使学生符号意识和代数思维发展的关键内容,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之一的“符号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符号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不断提升理论知识,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运用有效策略帮助学生理解符号内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不断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丁慧芹.小学低段学生数学符号意识与感知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中旬刊),2022(10):91-93.
[2]陈林,杨艳华.培养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四部曲”——以“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为例[J].四川教育,2022(18):47-48.
[3]刘艳茹,苏雪云,斯琴其木格.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培养策略探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2,30(04):144-148.
[4]李娟.聚焦符号意识 培养代数思维[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04):67-68.
工作室介绍

<p> 双流区“研培员冯之刚工作室”于2015年4月经双流教育局批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