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学年年度研修计划
成都市双流区名教师(名校长)工作室
学员年度研修计划
工作室名称: 李春兰工作室
主研方向: 中小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室
学员姓名: 李 瑶
单位名称: 双流区西航港第一初级中学
申报时间:
项目名称
初中生积极品格培养实践研究年度主题初中生积极品格理论学习与研究年度时间2021年——2022年年度目标积极人格特质是建立积极心理学的基础。对初中生来讲,积极人格特质就是利用对其各种实际能力与潜能进行刺激、强化,在刺激后使这种实际能力与潜能变成习惯性使用方式后,就形成了积极人格特质。积极人格有助于中学生获得更好的应对措施,针对此方面学者研究了24种积极人格特质,有智慧、自我决定论以及乐观等,其中乐观与自我决定论受到关注最多。结合积极心理学内容可以看出培养初中生积极人格特质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促进其自身积极情绪的提升。自我决定性就是初中生对自身发展可以进行某种科学选择并长期坚持。项目管理措施1.组织保障:区名师管理办、区研培中心理论室、学校科研室等组织为工作室的建设及研修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监督和指导。区名师管理办的精细化管理引领工作室建设更加规范。各成员学校积极支持学员参加工作室研修活动,并在校内为学员提供讲座、示范课等机会和平台,扩大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
2.制度保障:根据《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双流区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管理办法>的通知》(双教函[2021]29号)及《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成都市双流区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的通知>考核指标的要求,整合管理办提出的关于建立导师负责制度、学员考核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学员考勤制度、学员奖励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制度、宣传报道制度、网络管理制度、研讨交流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结合工作室实际,而拟定《李春兰名师工作室学员考核评价积分管理制度》。通过评价积分促进学员的强化角色意识,在导师带领下,以工作室为载体,以班级为阵地,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聚焦研修主题,系统性地开展研学、研培、研用一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工作室成员的个性成长与共性发展。
3.学术保障:区名师管理办为工作室导师和学员提供“瞿上讲坛”的序列讲座、专家指导等方式,以及提供的专家经费提供了学术性和科学性保障。
4.经费保障
区教育局为每位学员提供1200元/人/期的研修经费,以及工作室8000元/期的专家费,各学员学校对学员的外出研修给予支持。工作室严格经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公开透明,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项目研修内容与措施(一)根据初中生特点采取针对性培养
在初中阶段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不光要重视学生能力发展还要注重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发展与培养。男生和女生在应对方式上有明显不同,教师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对初中生情绪加以关注,鼓励学生们站在旁观者角度去面对学习问题和挫折。情绪ABC理论表示导致消极情绪的原因不在于事情本身,而是个体对事情发生而导致的情绪反应。个人对某件事情的认识才是导致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针对男生好冲动、脾气急躁的特性,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多多与其进行交流,和初中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面对学习难题时首先想到向老师寻求帮助,乐于向老师倾诉,以此推动应对方式发展完善。
(二)大力完善积极心理品质相关课程
初中阶段的心理课需要增设积极心理品质有关课程内容,对初中生积极品质进行系统化培养,利用初中生积极品质的发展来强化初中生的应对方式,在心理健康课堂中结合初中生频繁遇到的学习难题,通过情景演绎等手段加以表演,借助趣味性教学方式让初中生从两方向去看待学习、生活中的挑战与压力[4]。在演绎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及时展开讨论,心理教师适时进行科学评价和补充,对同类型问题进行讨论并思索应对之举,强化初中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帮助初中生缓解学业压力的同时还能够掌握更科学的应对方式,心理健康课程的落实既能够培养初中生积极品质还可以推动初中生处理问题水平的提升,以此让初中生应对方式获得稳定发展。教师队伍还要提升自身素质成为学生榜样,在工作中保持阳光、正面的心态,常说积极用语,在潜移默化间影响学生。
(三)全面培养初中生自我调节品质
初中生自主调节品质能力越高其处理问题水平就越高,因而强化初中生自主调节品质来提高其处理问题水平至关重要。初中生自己也需要强化自身素质,学会控制自身情绪,同时建立自信心、自强心理和自尊心。在面对难题与挫折时,要坚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并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解决。对过去经历的磨难与难题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去解释,将磨难与难题当做是对自己意志品质的锻炼与加强。针对周围人的求助要适可而止,不可以过于依赖他人,而让自己的自主调节品质受到限制。要不断学习如何自我调节,在校园教育中不可以只凭借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要立足多角度给予初中生综合性评价。教师要帮助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建立自信并对其加以正确引导。比如,教师可结合学习成绩较差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的特点,设计一些其可以回答的问题向其提问,在答对之后及时给予表扬和认可,让低分段学生意识到现阶段学习困难可以经过日后的努力来弥补。切实培养初中生自主调节品质,以此强化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发展效果。项目研修成效(一)强调对初中生优点、价值研究
积极心理学表示心理学的作用在于建设而非修补,因而,心理学研究对象要是健康、正常的人,而非个别特殊人群。心理学需要关注初中生的优点,而不是他们的缺点。积极心理学要在继承和反思心理学的前提下,强调研究初中生的美德,以此补充心理学在初中生正常心理活动分析领域的不足,恢复初中生积极的一面。
(二)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
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加强对初中生心理疾病的预防,主要在于对初中生内部系统的塑造而非完善其缺陷。积极心理学角度下,初中生本身对于精神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弱,预防的主要任务是创设一门和初中生自身力量有关的学科,其目的在于探索怎样在初中生身上培养上述品质。在积极心理学支持下,借助发掘困境中初中生自身力量实现有效预防目的。如果只注重自身存在的缺点,并不会实现充分预防的结果。心理学的作用在于可以对个体积极品质进行有效测量,清楚其形成路径,同时利用合适的手段来塑造这些品质。
(三)兼顾初中生个体和社会层面
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渗透,在研究上避免了过于注重初中生自身缺陷,在重视初中生个体心理研究时加深了对初中生群体以及社会心理的研究。另外,在对初中生心理活动与现象原因和理论假设建立方面,更重视初中生体内积极品质和集体、社会文化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交互影响。虽然积极心理学人士提倡个人心理良好品质,但是始终关注社会文化,例如家庭、政治以及教育等方面对人情绪、创造力、心理治疗以及人格等影响。积极心理学倡导个人意识与经验在大环境中得以显示的同时也受到其影响。在宏观角度上的演变过程来看,环境对于人类主动和自然界联系的经验塑造有积极作用,因此对集体和行为的分析至关重要。
工作室介绍

<p> 李春兰工作室简介 </p> <p> 在双流县县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