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of 0
^ 22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_李春兰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文/张康  时间:2020-05-11  浏览数:756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将如诗的善意传遍世界

成都市双流区彭镇初级中学张康

一、班会主题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将如诗的善意传遍世界

二、班会课的背景:

我国疫情全面爆发的时候,作为普通公民的我们,亲眼见证了从年前一片欢腾祥和的浓郁的过年氛围,再到家家闭门不出 ,街上行人寥寥,物资欠缺,口罩难求。世卫组织宣布疫情为“国际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一度让大家恐慌的情绪达到高潮。在我疫情横行的国难之际,邻国日本慷慨的伸出援手,令人感念,而伴随援赠物资同来的还有绝美的诗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更是在大家灰蒙蒙的心上洒下了一道亮丽的彩虹。

邻国友人赠礼上写下的西周和唐人之诗,远不止是词句,更是让人动容的人类情感。作为汉诗的文化故国,我们更能心领神会。我们定将这份厚重的爱与所有的善意,都深藏心中。

愿春早来,花枝春满。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三、学情分析:

本节班会课的对象为初中七、八年级的学生,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作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处在前形式运算阶段,学生思维水平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仍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抽象的概念,本节班会课旨在通过“善意”、“温暖”、“爱”、“诗意”等这些具体的、学生有深切体会的词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班会目标

  1.通过对全球疫情蔓延的了解,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到病毒无国界,培养学生的人类共情的情感。

  2.从中国接受的援助和中国提供给其他国家的援助的具体事件中,理解对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3.通过诗歌文化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思想浸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班会前期准备

1.数据收集从我国疫情数据发展变化到全球疫情数据发展变化,帮助学生建立数据意识。

2.设计好班会课所需的PPT及诗歌、背景音乐、视频等素材。

六、班会活动过程

导入:病毒无国界,通过数据回顾这场全人类共同的劫难

老师活动: 播放国内、国外新冠肺炎感染人数的增加视频,培养学生数据意识,以及认识到1病毒的无情,其传播是无国界的;2此次病毒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今天这届班会课主要来体验疫情在文化层面的影响。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视频后,自助发言。

设计意图:引出人在面临此种危机时,人类文化带给我们抵御伤痛的力量。

   环节1.善意的传递,温暖拂面而来——日本对我国援助所传达的善意。

活动一:学生听故事,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典故。

活动二:学生欣赏歌曲《出征》,“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活动三:学生朗诵古诗《送柴御史》

设计意图: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在上一个活动中回顾到的种种伤痛、种种无可奈何,因邻国友人的援助所体现的人类情感、因赠礼中优美的诗词,而变得逐渐明媚起来。如果没有文化,我们的世界该是多么苍白,也是因为有了文化,我们与世界的沟通,多了更多的情感。体会诗歌的力量、文化的力量。

环节2: 将如诗的善意传遍世界——我国对日本援助所传达的善意。

学生活动:演唱程壁歌曲《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老师活动:展示我国援助日本物资中所传递的文化。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文化所传递的善意和力量。

环节3:抒发情感——写诗,三行短诗

诗歌有力量,带着人类的爱与勇气的诗歌更加有力量。在这样的日子里,让我们写诗吧,将诗歌的温暖和颂赞献给每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们。愿春暖花开的时候,这片土地上所有的梦想都还在,等雾散尽,再赴生命的邀约。

   老师活动:老师介绍三行短诗,并举例。

学生活动:学生写三行短诗,小组分享,然后展示组内感人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环节一、环节二,将学生感受到的、内心涌动的所有的情绪情感,通过写诗表达出来。

七、班会总结及成果呈现

1.教师班会总结

通过今天的班会体验课,我们感受到了我国古代诗歌文化在此次重大疫情中所体现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希望各位同学能够把在本节课中所感受到的善意和温暖留存于心,将这股向善向美的力量用来指引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如在学习上,能够更加由衷的认真学习传统文化,更加热爱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如在我们浏览网页时,浏览微博时,能够甄别网络中的谣言,摒弃网络上的恶意,将如诗的善意越传越远、越穿越广。

   2.成果呈现:学生诗歌作品。


工作室介绍

<p> 李春兰工作室简介 </p> <p> 在双流县县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