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与证明经典习题
1. “三角函数是周期函数,y=tanx,x∈是三角函数,所以y=tanx,x∈是周期函数”.在以上演绎推理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理完全正确 B.大前提不正确
C.小前提不正确 D.推理形式不正确
[答案] D
[解析] 大前提和小前提中的三角函数不是同一概念,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即推理形式不正确.
2.设△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ABC的面积为S,内切圆半径为r,则r=;类比这个结论可知:四面体P-ABC的四个面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内切球的半径为r,四面体P-ABC的体积为V,则r=(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将△ABC的三条边长a、b、c类比到四面体P-ABC的四个面面积S1、S2、S3、S4,将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系数,类比到三棱锥体积公式中系数,从而可知选C.
证明如下:以四面体各面为底,内切球心O为顶点的各三棱锥体积的和为V,∴V=S1r+S2r+S3r+S4r,∴r=.
3.已知整数的数列如下:(1,1),(1,2),(2,1),(1,3),(2,2),(3,1),(1,4),(2,3),(3,2),(4,1),(1,5),(2,4),…则第60个数对是( )
A.(3,8) B.(4,7)
C.(4,8) D.(5,7)
[答案] D
[解析] 观察可知横坐标与纵坐标之和为2的数对有1个,和为3的数对有2个,和为4的数对有3个,和为5的数对有4个,…,依此类推和为n+1的数对有n个,和相同的数对的排序是按照横坐标依次增大的顺序来排的,由=60⇒n(n+1)=120,n∈N,n=10时,=55个数对,还差5个数对,且这5个数对的横、纵坐标之和为12,它们依次是(1,11),(2,10),(3,9),(4,8),(5,7),
所以第60个数对是(5,7).
4.平面几何中,有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内任一点到三边距离之和为定值a,类比上述命题,棱长为a的正四面体内任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之和为( )
A.a B.a
C.a D.a
[答案] B
[解析] 将正三角形一边上的高a类比到正四面体一个面上的高a,由正三角形“分割成以三条边为底的三个三角形面积的和等于正三角形的面积”,方法类比为“将四面体分割成以各面为底的三棱锥体积之和等于四面体的体积”证明.
5.推理:“①矩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三角形不是平行四边形,③所以三角形不是矩形”中的小前提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
[答案] B
[解析] 由①②③的关系知,小前提应为“三角形不是平行四边形”.故应选B.
6、以下推理过程省略的大前提为:________.
∵a2+b2≥2ab,
∴2(a2+b2)≥a2+b2+2ab.
[答案] 若a≥b,则a+c≥b+c
[解析] 由小前提和结论可知,是在小前提的两边同时加上了a2+b2,故大前提为:若a≥b,则a+c≥b+c.
7.以下推理中,错误的序号为________.
①∵ab=ac,∴b=c;
②∵a≥b,b>c,∴a>c;
③∵75不能被2整除,∴75是奇数;
④∵a∥b,b⊥平面α,∴a⊥α.
[答案] ①
[解析] 当a=0时,ab=ac,但b=c未必成立.
8.“∵α∩β=l,AB⊂α,AB⊥l,∴AB⊥β”,在上述推理过程中,省略的命题为________.
[答案] 如果两个平面相交,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9.下面给出判断函数f(x)=的奇偶性的解题过程:
解:由于x∈R,且
=·
===-1.
∴f(-x)=-f(x),故函数f(x)为奇函数.
试用三段论加以分析.
[解析] 判断奇偶性的大前提“若x∈R,且f(-x)=-f(x),则函数f(x)是奇函数;若x∈R,且f(-x)=f(x),则函数f(x)是偶函数”.在解题过程中往往不用写出来,上述证明过程就省略了大前提.解答过程就是验证小前提成立,即所给的具体函数f(x)满足f(-x)=-f(x).
10.先解答下题,然后分析说明你的解题过程符合演绎推理规则.设m为实数,求证:方程x2-2mx+m2+1=0没有实数根.
[解析] 已知方程x2-2mx+m2+1=0的判别式Δ=(-2m)2-4(m2+1)=-4<0,所以方程x2-2mx+m2+1=0没有实数根.
说明:此推理过程用三段论表述为:
大前提: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0,那么这个方程没有实数根;
小前提:一元二次方程x2-2mx+m2+1=0的判别式Δ<0;
结论:一元二次方程x2-2mx+m2+1=0没有实数根.
解题过程就是验证小前提成立后,得出结论.
工作室介绍

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1月。工作室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目标,以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