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of 0
^ 17
曾浩课例:《识字四》_唐玉兰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曾浩课例:《识字四》

文/曾浩  时间:2018-12-29  浏览数:667


《识字四》教学设计

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  曾浩

一、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例是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四的内容。课文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里面藏着夏天活跃的小生灵——各种昆虫。本课例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观看资料、在课堂中活动交流,感受夏日昆虫活动的有趣场面,培养学生对昆虫的了解和认识,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课例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熏陶,创造,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的学生都是生活在大城市中的孩子,对于本课儿歌中的昆虫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不够深入。但是孩子们对昆虫、动物有很高的学习和深入了解的兴趣,喜欢在课外书、电视、网上收集关于昆虫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老师将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课堂上进一步创设情景,培养孩子们诵读儿歌的兴趣,引导孩子在实践中学习。此外,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字能力,本课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较多集中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认字规律、找到识字方法,拓展新生字方面是个难得的机会。

学习本课存在的困难是: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夏日昆虫活动的有趣场面,激发研究昆虫的兴趣,从而展开想像描述夏日趣闻,并进一步地拓展学习新生字。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在课前老师让学生收集了大量关于昆虫的资料,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中,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通过看昆虫录像激发学习动力;玩识字游戏找识字规律,引发识字兴趣。并进一步通过昆虫图片、相片等激发学生拓展想象,达到熟读成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描述夏日趣闻。

(三)教学环境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确定选择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指导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下自主探究,点击观看以及进行识字游戏等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创造性。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展开想象,描述夏日的趣闻。

2.培养孩子利用网络资源和环境查阅资料的能力,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网络环境中观看资料、在课堂中活动交流,培养学生对昆虫的了解和认识。

2. 通过资源游戏加强孩子对生字的认识以及对词语的理解。

3.正确、整齐、规范书写“蚂、蚁”两个字。

4. 正确、流利朗读儿歌,积累表示昆虫名称的词语。

情感与态度:

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感受夏日昆虫活动的有趣场面,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并积累表示昆虫的词语,激发学生描绘大自然的趣闻。

教学难点:利用网络资源和环境查阅资料,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想象学习生字并进一步描述夏日趣闻。

四、 教学过程

(一) 教学流程  


课文欣赏:观看昆虫录像,走进昆虫世界。

自主学文:借助课件资源自主读文识字写字。

背一背:借助资源表演动作背诵课文。

说一说:发挥想象,延续课文,描绘夏天里活动的其它动物。

昆虫小百科:在丰富的资源库里自主探究。

畅谈收获:精彩展示,在信息技术的舞台上汇报学习情况。

唱一唱:欢歌跳舞,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展现夏日昆虫大舞台。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准备:

1.制作网页。

2.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昆虫的活动。

3.拍活动照片并制成网页。

学生准备:

1.制作自己喜欢的小昆虫头饰。

2.开展小组研究昆虫的活动。

3.搜集有关昆虫的资料并交给老师。

教学过程:

1.信息资源导入,引领学生走进昆虫世界。

(1)孩子们,夏天已经来到了,大家跟肖老师一起到昆虫世界里去看一看,他们都在忙什么吧。(放课件,昆虫世界)。

师:夏天到了,在我们身边的小动物朋友们都开始活动起来了。蜻蜓展开透明的翅膀在半空中飞来飞去捉虫子;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她们的翅膀五彩斑斓,比花朵还美丽呢;勤劳的蚯蚓在土地里忙着造宫殿呢!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小蚂蚁,正在地上运粮食,它们弱小的身体却可以扛起比它们重52倍的东西呢!你们瞧:这些游来游去的是什么呢?对了,他们是小蝌蚪,别看他们现在身体又黑又小,游着游着它们就长成了会捉害虫的青蛙啦!蜘蛛的样子虽然不太好看,但是它们却是结网的高手,夏天来了,它们正忙着结网呢……

(2)你们瞧:动物们多开心啊!它们都是谁呢?咱们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跟他们打声招呼吧!

(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蜘蛛、蝌蚪)

[教学设计意图:从昆虫王国的录像中引导孩子走进昆虫世界,创设优美的童诗意境。]


2.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件资源自主识字写字。

(1)孩子们打开课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趣的儿歌,识字四。

(2)能不能在儿歌中找到这些动物的词语?用“---”划出来,再把儿歌读准确,读通顺。咱们来比一比看谁能做到不多不少不错字。

(3)教师巡堂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出示“我会认”的生字。

    谁来做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小老师上台领读)

(5)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和这些生字交上朋友呢?

引导发现:这些生字都有“虫字旁”,都跟虫子有关系。

(6)生字你们都会认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词语认读游戏:借助游戏巩固识字。

(7)你们真棒。老师奖励你们自己玩两个小游戏,他们就藏在你们的电脑“小游戏”当中,快去试试吧!(学生操控电脑)

(8)学习写字:请大家在自己的电脑中跟着书空字的笔顺,然后再在书上练习。(学生操控电脑)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网络资源,学生在认读生字中认识生字,并通过游戏加强对生字的识记和巩固。]


3. 表演动作诵读儿歌,感受“有趣的夏天”。

(1)生字宝宝都躲到儿歌里去了,你们还能读准它们吗?自由朗读课文。

(2)个别读,其他小朋友评价。

(3)这些小东西真有意思,你最喜欢谁呢?

(4)谁能把你最喜欢的动物加上动作,演一演?(个人表演,其他孩子做评价。)

(5)大家一起表演,我看哪个小动物最生动。(全班齐读课文,表演动作。)

(6)多有意思的儿歌啊,我们一起合作把它背下来,好吗?(小组活动:做动作背诵课文)。

(7)小组汇报表演。


[教学设计意图:表演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课堂环节之一,在熟读童诗的基础上表演动作,是对昆虫世界的再现,并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昆虫的愿望。]


4.描绘夏天,激发想象,在资源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师:夏天里有这么多昆虫在活动,它们多么勤快,多么可爱!孩子们,只要你平时留心观察,一定会发现不只是这些小动物们在夏天活动着,你们也来当当小作家,把课文继续编下去好吗?打开电脑“说一说”,看看能不能给你灵感。(学生操控电脑)

(2)个别汇报,其他同学评价。

[教学设计意图:结合网络资源,学生利用图片提示,激发出孩子们的创作激情,为描述夏天打下基础。]


5.自主积累,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中观看其他的昆虫活动。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昆虫世界里,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和感兴趣的图片,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昆虫小图片、昆虫小百科和我与昆虫的课外资源,现在就请大家去自由地选择欣赏,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操控电脑)

[教学设计意图:在丰富的资源库里自主探究。给学生提供资源库有三类“昆虫小百科”、“我与昆虫”和“昆虫小图片”,让学生在电脑中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学习。资源库补充了孩子们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让学生对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6.精彩展示,在信息技术的舞台上汇报学习情况。

师:结合我们之前的小组活动,我想请每个小组的小汇报员上来汇报你们的学习情况。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学得最好。学生上台介绍资料。(主机资源展示)。

[教学设计意图:学生互相交流汇报,小组代表通过电脑资源展示,交流收获,激发学生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以及描述夏天趣闻的愿望。]


7.欢歌跳舞,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展现夏日昆虫大舞台。

师:孩子们,我们都听到了夏天的声音,看到了夏天里活泼勤劳的小精灵。今天我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可真不少!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和小动物们一起去迎接夏天的到来吧!

[教学设计意图:欢歌跳舞,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展现夏日昆虫大舞台。课堂呈现一片热闹的场景,激发孩子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板书设计:

         识字四

蜻蜓     蝴蝶    蚯蚓                 我会写:  

蚂  蚁

蚂蚁     蝌蚪    蜘蛛

(四)教学反思:

本次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低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围绕“走进昆虫世界,体会夏日情趣。”为主题开展了多姿多彩的学习活动。回顾本活动,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良好,信息技术给语文综合性学习带来了创新与成功!体现了以下特点:1)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多元化的语文课内外资源。

           2)运用信息技术为学习提供自助平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3)让信息技术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谐共生。


工作室介绍

<p> 唐玉兰工作室  是2015年3月,经双流县教育局批准正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