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千课风采,倾听百家心声
钱塘雨美,西湖茶醉,人间天堂,千课荟萃。
山花烂漫,彩叶纷飞,文化盛宴,万人聚会。
不知不觉,“千课万人”观摩活动已进行到第四天,名师风采依旧,我们一行人学习的热情只增不减。
如何让孩子在课堂上站起来,做会“思”的、冷静且理性的、拥有独立精神的人?干国祥老师从“语文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做了解答。广度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广度要比教材所承载的宽广,深度则体现在要引导学生形成批判、反思的思维方式。
今天上午,来自福建、台湾、马来西亚的三位老师同上沈石溪先生的《最后一头战象》,我们就在这个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中三入三出,三思三省。
福建名师何捷以“文章本位”教学理念为指导,抓住文本特点,上了一堂可圈可点的阅读鉴赏课。他将阅读学习“化大为小”,有机的选择鉴赏点,以“寻情”指路,带领着学生沉入故事。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时,以文字寄情的,就引导孩子关注文字、品味文字;以实物寄情的,就引导孩子抓住实物线索,联通前后文,统筹思考,全方位感受;以言行寄情的,就引导儿童触发感受,自由表达,仔细批阅,阐述心声。何老师的语文课力求去伪存真,鼓励孩子不说套话,用自己的话说出真实的想法,真正着眼于发展儿童的思维。
来自台湾的葛琦霞老师则采用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评价的教学模式,为大陆的语文教学吹来一股新风。课伊始,葛老师就提出要学会向沈石溪一样写一段动物描写文字,目标明确落在表达,让孩子有意识的关注描写的方法。在课文分析环节,教师让学生自选关注点,小组提出课文的优点,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描述证明。小组发表时,葛老师巧妙点拨,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氛围中学会了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来自马来西亚的黄先炳先生课堂教学充满创意,独树一帜。正如我们讨论的那样,虽然不是所有的设计都适应学情,但是黄老师带来的教育理念却深入人心:在比较中体味作者语言描写的精准,在辨证思考中获得一生受益的学习型思维。
三节课后就是辩课,名师们妙语连珠,其精彩纷呈无法用语言表达,他们针锋相对,却有彬彬有礼,那种宽容真诚的探讨氛围、灵活开放的思想碰撞,给我们一场精神的洗礼: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因为执教者对文本的解读不同,呈现出来的精彩自然不同。无论是何老师的注重情感体验,还是葛老师的解密文本写作,亦或是黄老师的批判性阅读,都旨在呈现出对一堂课的不一样的解读,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给我们辨证思考的启迪。
下午,我们满怀期待聆听了陈琴老师的《春晓》、《临江仙》,并跟着吟诵《蝶恋花》,我们眼里情不自禁含着泪花。古代小孩子读书要学声韵,掌握了声韵,就懂了长长短短,读书就任感觉游走高高低低,把每个字都读饱满了,读书就字正腔圆、抑扬顿挫了,这种读书方法能使所读的内容成为永久的、终生的记忆,具有“种子的力量”。
盛新凤老师创造了一个生生之间激荡碰撞、回鸣共响的交响乐式情境;林珊老师用知性的语言带着孩子和我们一起感受知音文化;周益民老师以“啊?”开题,以“哦!”结尾,两个感叹词便是阅读的制胜法宝;邬国文老师与孩子的心灵对话,触摸情感,让童话绽放出了生命的色彩。
工作室介绍
<p> 欢迎你来到罗莉工作室,这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请随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