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妙言妙语 琢临川之笔
11月13日,淅淅沥沥的烟雨带来了初冬的寒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因“千课万人”精彩依然如沐春风。双流县罗莉工作室暨棠湖小学教育集团研学会学员继续享受“新常态”课堂的教学盛宴。
语文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呢?清华附属小学窦桂梅校长《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指向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发展、撬动学校变革。清华附小研究和开设了“1+X课程”主题教学,丰富的课程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搭建了多元的平台,多元平台的背后是多元的研究与评价体系,贴近学生需要的主题课程在百花齐放的课程建设中发挥了其独有的教学意义。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王玲湘老师执教《关注,就是改变》,用口语交际教学环境,整合学科发展学生阅读理解的核心素养,创造了口语交际下的非典型阅读奇迹。本课中以生活中“雾霾”为线,引领学生学习“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最难把握的是文章或许不是属于同一类问题,因此,教学手段就存在局限性。但王老师很智慧的把两则非连续性文本放在一起,让学生从表图里去发现相同点,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采用提取、联系的方法让关注更科学化。从《关注,就是改变》一课中,我们看到一节别出心裁的口语交际课落脚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看到了“新常态”下,教师是既定教材的执行者,又是超越文本的创造者。
对于“新常态”课堂,小语教泰斗崔峦先生认为:核心词应该是“常态”,“守正出新”是新常态课堂的主旋律。与崔峦先生“守正出新”的课改理念相得益彰的是四节推陈出新的阅读教学课。来自江苏丹阳的张学伟老师执教的《螳螂捕蝉》,打破按课文段落情节讲课的常规式阅读教学,而是别出心裁的运用了归类法。寓言的学习离不开“道理”二字,但教师的“道理”采用填补空白、内化表达,不是侃侃而谈,而是学生自身感悟。本节课,有效运用文章结构,把握了大故事小故事的结构,别具匠心。
杭州天长小学的副校长蒋军晶老师一直致力于群文阅读的研究。蒋老师认为:好的语文课堂,一定不断地读和经常写。从蒋老师的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大量阅读对于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影响。“新常态课堂”打破既定文本的禁锢,群文阅读丰富的主题文本教学,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蒋老师带着《抓住诗歌里的矛盾》来到了千课万人,以诗歌中的“矛盾点”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领着学生抽丝剥茧的“找出矛盾——解决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渐渐领略到古人有意为之的“矛盾”的精妙之处,从而也向学生传递了遣词造句所需要的精雕细琢。
一天的学习是愉悦的,带给我们内心的感受是丰盈的。如何让课堂洗尽铅华、返璞归真?如何让常态课充满新意?由“新常态”课堂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冲击和启迪我们去思考。在导师的引导下,我们对所思、所感、所惑进行了交流、分析、整理,力求透过“新常态”课堂能够领悟到专家学者们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精髓。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恭行”。或许只有把文本的创新意识放在教育研究的首位,学到的东西才能在实践中真正的内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常态课堂最终才能真正的走向“人”。
工作室介绍
<p> 欢迎你来到罗莉工作室,这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请随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