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of 0
^ 29
《花脸》中的心理变化_罗莉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花脸》中的心理变化

文/ 蒋谨如  时间:2017-12-20  浏览数:690


摘要  冯骥才的文章总是让人津津乐道,塑造的人物总是栩栩如生。在一线教学中,不难看出学生对于他的作品总是兴致颇浓,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花脸》更是引起了孩子们的共情,孩提时代的心理,那种多变的心理世界,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关键词  冯骥才 心理变化  语言 神态 动作

正文

最记得在我小的时候上语文课,冯骥才的《珍珠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恨不得放学后也去买一只来养着,无奈找了很久都没找到珍珠鸟,渐渐地它就成了我心底未竟的心愿。一提到冯骥才我就想起《珍珠鸟》。我产生了好奇:这是一位什么样的作家,能把文章写得这么有趣?后来我知道了冯骥才出生于宁波慈城一个名震全国的中药世家,并且从道光到光绪的五十多年里,冯家竟然走出了13个举人,从小受到文化的熏陶,他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画家,更是一名民间艺术抢救工作者,私以为“文化人”这个称号,对他而言是当之无愧的了。

北师大版六年级的教材中有一篇冯骥才的《花脸》,让我颇感兴趣。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我饶有趣味地读了几遍,想象着上课讲到最精彩部分时,学生的状态和表情,我自己都忍不住笑出了声。我坚信孩子们会很喜欢这篇课文,11、12岁的时候,他们都是活泼可爱的孩子,也有爱不释手的东西,他们可以与作者产生“共情”,谁没有个调皮捣蛋的小时候呢?

我的教学目标有三:

1、掌握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

2、通过品词品句朗读体会人物“得意——得意忘形——恐惧”的心理变化

3、运用神态、动作描写写出“我”被爸爸打时的心理变化

就教学点而言,这篇课文能够深入讲解的点太多了,随便找一个,都是不错的选择,英雄情结啊、细节描写啦、心理活动啊、对比啦、侧面描写等等。买花脸时的满心欢喜,戴花脸时的神气活现,演花脸闯祸时的得意忘形,取消节目时的垂头丧气,最终悟出道理。这一条情节曲线中,满心欢喜、神气活现都是为得意忘形做足了铺垫。我设计的《花脸》希望能够抓住最精彩的部分,让学生去揣摩、玩味,去和作者产生共情。

一篇课文的灵魂,需要在反复地读中去寻找,不带有任何目的的读,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最打动我们的地方。我多读了几遍,连回家路上都在心里玩味着“小关公”的样子,当别的男孩子朝他投来艳羡的目光时,他那个快活劲儿;顺着楼梯扶手飞骑而下的得瑟劲儿,还有他砍碎祖传的乾隆官窑百蝶瓶之后,那可怜虫的样子,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就这样跃然纸上。这样一个可爱孩子的心理变化,真有意思。我便确定了我的教学重点——体会“我”得意——忘形——恐惧的心理变化。将重点锁定在了文章的12段。如何体会变化呢?我和经验丰富的师傅一起讨论,得出的方法是:品词品句,便是体会“我”心理活动最好的方法。要想指导学生体会这种变化,就要找出“我”的不同的心理。

我顿时醍醐灌顶,“得意、忘形”的心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来体会,例如“飞骑、大叫、上下一抡”这里可以复习五年级学过的通过动作描写反应人物心理,通过换词朗读来体会“我”的得意,是一种最直观的方法,朗读对比不同词语表达的不同的情绪,也可以强化学生的印象,“抡”字能否用“舞”替换?“飞骑”能否被“飞奔”替换?这时我们能够教会学生精准用词在表达情感、或心理活动时可以为文章增光添彩。体会“恐惧”,我们可以通过“坐在地上吓傻了”这个神态来体会我的紧张,这里也可复习五年级学过的通过神态描写反应人物心理;还可以通过爸爸的生气,妈妈比我更紧张这些侧面描写来衬托我的紧张。

品析了12段之后,学生知道了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展现“我”“得意——得意忘形——恐惧”的心理变化。在故事的高潮找到了这种变化,通过这种品词品句的方法来触类旁通,去找买花脸、戴花脸、取消节目时的心理变化,就变得具有可操作性,小组合作在这里就必不可少了。在认知——实践——迁移这三步中,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那么如何迁移呢?

每一节阅读课最终都是指向写作的,更何况这是六年级的篇目,读写结合是一定要训练的点,既然教了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那么训练点就呼之欲出,在糖瓜事件之后,“我”被父亲狠狠揪打的时候,心理也一定是有起伏变化的,关于糖瓜,关于妹妹,关于花瓶,都是有不同想法,不同心理的。这时候老师就应该完全放手,让学生说,发散思维,一步一步搭梯子,最终落实到写上:“我”挨打时心理是怎样变化的,会有什么样的心情?最开始被打是什么心情,后来想了想前因后果,又是什么心情?会说什么,做什么?让学生扮演“我”,用上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来写写“我”当时的心理变化。写完后最后的交流,老师选取不同写作层次的孩子来点评,点评要落到点子上、能够让学生真正把文段越改越好,学有所用。

阅读课中的写作点,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认真推敲的点,教会学生一种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传授给学生触类旁通的技巧,而不是单一地针对这篇内容来教内容。这也只是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见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工作室介绍

<p> 欢迎你来到罗莉工作室,这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请随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