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of 0
^ 17
为孩子开启一扇阅读之门_唐玉兰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为孩子开启一扇阅读之门

文/张艳  时间:2017-03-14  浏览数:923

假期里,我阅读了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给既是妈妈也是老师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仿佛为在育儿和育人这两条道路上浑浑噩噩、跌跌撞撞的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今天,我就书中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来和大家分享一二。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点来谈呢?一是因为我的儿子现在快三岁了,但是我感觉到他对阅读没有太大兴趣,我想一定是我的引导方法不正确,所以我需要学习。二是因为上周王凤英姐姐也谈到了这个问题,我感觉这是我们大家都面临的困惑,所以我们有需求。三是因为我们大部分都是语文老师,我们都明白阅读的重要性。

书中尹建莉老师说:“有一根“魔杖”,它确实是有魔力的,哪个孩子一旦被它点中,就会变得更为聪明,在学习和才能上更有潜力。”

“魔杖”是什么,就是课外阅读。它有一种魔力,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她例举了四个孩子的学习经历。其中两个孩子乖巧懂事,学习很努力,在小学时成绩不错,可作文水平很一般。另外两个孩子比较调皮,学习不算很努力,小学时成绩也不错,而且作文写得很好。尹建莉在和这四个孩子的家长交流后果然发现第一组孩子很缺乏阅读,而第二组孩子的家庭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孩子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阅读面很宽。经沟通后,第一组孩子的家长还是没能引起重视,反而担心因为阅读而耽误了课业。后来到了中学,第一组孩子在学习上面就表现出力不从心,成绩越来越不理想。而第二组孩子则能够游刃有余地学习,都在学业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看到这里,我更加相信阅读的力量了,我想我的孩子还小,我一定要抓住时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那么首先我们就要分清楚什么样的阅读才能称之为好阅读,什么样的阅读是坏阅读。尹建莉老师这样告诉我们。

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尹建莉强调要给孩子读故事,不要讲故事。以读代讲可以丰富孩子的词汇,也能帮助他识字。

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阅读必须达到一种半自动化的程度,阅读的内容才能被整体把握和吸收,才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一字一字地读会阻碍这种半自动化状态的形成,所感知的阅读材料是零散和不完整的。

在提高孩子阅读速度上,有一些细节要注意:

第一,不要让孩子低低地读出声来。

第二,不要一遇到生字就要求孩子查字典。

第三,可能的话,尽可能租书看或借书看。

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

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破坏兴趣,就是在扼杀阅读。

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文字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可以刺激儿童语言中枢的发展,并且这种符号与儿童将来学习中使用的符号是一回事,他们在阅读中接触得多了,到课程学习中对这种符号的使用就熟练而自如,这就是“读字”可以让一个孩子变得聪明的简单陈述。

而习惯“读图”的孩子,已习惯被动接受,不习惯主动吸收,他在学习上也往往显现出意志力缺乏。台湾著名文化学者李敖用他一贯激烈的口气说“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

尹建莉还特别提出孩子“读字”的时间开始得越早越好,“读字”和“读图”可以共存,不是非此即彼的极端关系。但如果儿童一直以来都是读图多于读字,或者错过了读字的启蒙关键时期,那么孩子对读字就建立不起来稳定的兴趣。儿童的天性都喜欢阅读,凡那些表现出不喜欢阅读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在合适的时机给他们提供合适的阅读环境。要么是家中很少买书;要么是买了书懒得给孩子讲;要么是整天用电视机哄孩子,总之,孩子从小与阅读是隔离的。


不仅如此,尹建莉还提出了不看“有用”的书这一观点。她强调在选择书时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的选择标准。因为只有“有趣”,才能让孩子实现阅读活动,只有实现了阅读活动,才能实现“有用”。很多家长在给孩子选择书的时候都比较功利,喜欢选择一些诸如作文集、散文集、名著、名家精选之类的书籍,如果孩子喜欢还好,不喜欢的话不就破坏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吗?尹建莉就让她的女儿度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琼瑶的《还珠格格》,因为这些小说悬念重重,情节有趣,能引人读下去,而且文字非常规范,笔法老练。而至于“经典”,尹建莉说如果孩子有足够的阅读基础,终有一天会对一些经典作品感兴趣。


我们明白了好、坏阅读之分,但在孩子对阅读的不欣赏、不感冒时我们还是感到束手无策。尹建莉老师这样告诉我们: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达不到目的,做的事与愿违,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那么同理,想要孩子阅读,那就要去诱惑他。但是诱惑也是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的。尹建莉老师是这样做的。为了诱惑女儿读大部头长篇小说,她买了一本《倚天屠龙记》,每天自己捧着读,边读边跟女儿分享精彩片段,边读边赞叹情节的精彩,讲到引人入胜的地方就停下来,告诉女儿自己后面还没看,看了才知道,充分吊起女儿的胃口。尹建莉便找准契机鼓励女儿自己读,女儿却因识字不多又没尝试过看长篇小说而显得怯怯的。尹建莉则告诉女儿,遇到困难和障碍就问她。这样一来,她的女儿便读完了《倚天屠龙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读完了金庸的十四部小说。就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女儿也发现了长篇小说的乐趣,再往后读长篇小说就成了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当然书中也有反面教材,家长始终没有领会到“诱惑”的真正含义,以“诱惑”的名义变相地“强迫”。也有的家长“诱惑”了,却不彻底,最终败在了另一个诱惑对象“电视机”的手下。这种情况,让尹建莉老师也感觉“无计可施”。因为你不想诱惑孩子去读书,那只好让电视诱惑孩子一天又一天地在它面前消磨时间了。

尹建莉老师提出的这些观点字字敲打着我的心,这么看来,无论是作为妈妈还是作为老师,我在引导孩子阅读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不能说看了这本书,我就能做得像尹建莉老师那样好,但至少我的观念革新了,心里开始萌动一些想法,并开始摸索和尝试。我希望从书本中汲取的这些智慧能为孩子点亮一盏阅读的灯,开启一扇阅读的门。

工作室介绍

<p> 唐玉兰工作室  是2015年3月,经双流县教育局批准正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