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大赛-县级
《中华民族大家庭之兄弟姐妹》(整体步骤)
1、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3、 教学重难点 4、教学方法5、教学思想 6、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
《兄弟姐妹》是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第一框。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地理八年级上册《民族》,为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而本课是学好以后课文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个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培养民族精神。2、能力目标:培养与其他民族友好相处的能力。3、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才能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教学难点:学生对民族知识了解甚少。
四、教学方法1、集体讨论法:组织学生集体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直观演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了解。3、情境体验法: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五、教学思想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我在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比如:分析归纳法,思考评价法等等。六、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吸引学生”------播放视频《小苹果版(大中国)》,在观看视频时,让学生关注视频内容(如:景点、歌词、注解等),并说说从中获取了哪些知识,得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大家庭。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本课题。
环节一: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
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八年级上期的地理学科中已经了解到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因此在此环节中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和“中国政区地图”,让他们找找这些自治区分别在哪里?主要聚居着哪些兄弟姐妹?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地图的展示、填空,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温故知新,牢固掌握我国的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及其居住的兄弟姐妹,从而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环节二:民族知识大比拼
教师展示有关朝鲜族、彝族、傣族、苗族、土家族等民族的相关图片和音乐等信息,让学生分组进行探讨并比赛抢答。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音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生生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民族知识,感受个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与生活方式。
环节三:情景体验
创设两个情景,让学生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景表演,将学习到的东西运用于实践,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与各民族兄弟姐妹友好交往,从而增进个民族之间的感情。
环节四:畅所欲言
首先以“成都民族构成”为切入点,让学生探讨作为一个多民族城市、多民族国家,为维护城市国家稳定,团结,我们中学生改怎么做?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成都市民族构成,知道我市是一个多民族散居的城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从而得出中学生维护城市、国家稳定和团结的方法、途径。
环节五:齐声朗读固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齐声朗读民族歌谣,使课堂氛围更加浓厚,并且在简明扼要总结知识中结束本课内容。
文件下载:《同在一片土地上》教材解读
工作室介绍

<p> 廖洪森名师工作室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