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狼爸引起的思考
在意林书第2012年一月上半月刊上看到一篇《“狼爸”走红是中国孩子的噩梦》的文章,同时江苏电视台教育节目也播出了萧百佑用棍棒教育孩子的方式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热议。虽然大多人对萧先生的这种体罚式的教育方式表示质疑,但是也有少数人表示表示大加赞赏并且甘心情愿地把自己的孩子也送给萧先生进行“体罚”,而萧先生本人却是沾沾自喜大肆宣扬所谓的“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在萧先生的理论体系里,孩子在上大学前不能交朋友,生活中只能有“亲人”和“同学” 这两个概念,甚至不许孩子看电视、随便喝可乐。
什么样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对于这个问题,萧百佑的3个已考上北大的孩子也许还懵懵懂懂,但至少,他们已经失去的快乐的童年。女儿萧箫曾经在日记中写过“我没有快乐童年”,儿子萧尧也曾说过:“爸爸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也失去了童年时该有的快乐。”而孩子的感受在“狼爸”看来无足轻重,萧百佑认为只有“动物性”的孩子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快乐,“现在他们考上了北京大学,所以我相信以后他们在回忆童年时,一定认为是快乐的。”
为人母的我,也在反思自己的观念:曾经的我也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他的学习过程,只要孩子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我就会如萧先生一样在孩子身上来一顿“竹笋炒肉”,渐渐地,孩子的性格也开始变的胆怯、不自信,只要有我在他旁边,他做任何事情都胆战心惊,即使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他也不敢下结论,就怕出错受到惩罚。无论什么事情都要经过我的允许,我给予肯定后他才会放心去做,长此以来,我便进入另一个误区:孩子的依赖性太强或是这孩子真懦弱。可好好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留空间给孩子,什么事情都要介入,孩子还剩下什么是属于自己的?通过自己的检讨,我发现在惩罚孩子时,不止孩子会受到伤害,自己也无形的受到伤害。比如每次在“教育”完孩子后,自己的心也会痛,所谓孩子是母亲身上的肉,痛在孩子身上,却也痛在父母心上。与其大家受伤害,还不如给孩子一个自由空间,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而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也对自己这几年的教育历程进行了梳理:尽管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我不会像对自己孩子那样进行“棍棒”教育,可是我也过多的关注学习能力强的幼儿而忽视相比较差的孩子。尽管孩子们年龄较小,可他们也有自己的自尊。也许你无意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伤害到他们幼小的心灵。还记得去年一次活动中,我在无意间就伤害到一个能力较强、性格温顺的孩子。那次是语言活动,我在请幼儿回答问题时忽略了他也曾多次举手、而且坐姿端正,我只关注到性格内向和能力特强的孩子。从那以后,孩子就开始远离我、逃避我。刚开始我还纳闷,为什么他就远离我了呢?后来通过与孩子交流,才得知原来是因为我的“不在意”孩子以为我不喜欢他、不要他了。找到了问题所在,我便开始细心观察每个幼儿,试图走进他们的心灵,和他们成为朋友,与他们进行心灵交流,渐渐的,孩子又走进我的怀抱。通过此事,我得出一个结论:不要小看孩子,不要不把他当回事,他们的自尊意识也许比成人更强。
通过多次外出学习和不断反思,我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也试图让更多的人能转变旧思想、旧观念。我曾多次听专家讲座,发现很多人也在呼吁为儿童寻找真正的快乐。我也针对这个问题与家长交流,爷爷辈的几乎都赞成萧百佑的教育,而且思想比较保守,不易转变。而父母辈的则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幼儿园的孩子就是不能小学化的教育,学知识是次要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刻不容缓的,要让孩子不仅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看来我们80后的家长已经感觉到孩子失去了原有的快乐,有家长(80后家长)和我谈到以前我们玩的游戏现在的孩子几乎都不会,而且游戏的方式也越来越少,“玩”的时间都放在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去了,孩子都快没有自己的空间了,我们都是自作主张的把各种意识强加给孩子,很少了解他们需要什么?看来我们的家长们思想已经逐渐在改变。只要我们多与他们交流先进的教育经验,相信孩子们的“春天”会来的更早,让童真的笑脸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