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双流教科院>>研培新闻

聚焦核心素养,共探历史跨学科教学新路径

文/缪苑桢  图/  时间:2025-04-14  浏览数:152

为深化历史学科育人功能,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路径,2025年4月11日,“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历史跨学科主题教育学习”专题研讨活动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双流中学、双流区张炜、李小园名师工作室共同承办,各区(市)县初中、高中历史教师前来交流学习。本次研讨以“学科融合·思维进阶·素养落地”为核心理念,通过课例展示、专题讲座与研讨交流,为历史教师搭建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的专业平台。  

一、课例展示:以历史为轴,融通学科赋能素养发展

来自双流中学初中历史组的王玉婷老师首先带来了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课例展示。教师通过解读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引导学生理解与感受“人文主义”内涵及表现。教师借用文学素材和代表画作让学生运用语言解构文本、赏析画作,实现语文、美术与历史的学科融合。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个人在人文主义思想鼓舞下实现个人价值的行为,树立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与自我实现的价值追求。ueditor

棠湖中学的兰燕华老师紧接着带来了高中历史纲要下册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课例展示。教师展示路德百年纪念画,学生多视角解读画作,通过赏析艺术作品提升审美素养,培养史料解读能力,实现美术与历史学科融合。教师运用政治哲学范畴中的卢梭的相关言论,解读启蒙运动主张及影响力,实现政治与历史学科融合,学生能够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到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ueditor

二、专题讲座:常态课跨学科教学的系统化建构

棠湖中学的辜柔老师分享了“何为跨界?何为路径?——历史跨学科教学的理论追问与实践应答”的专题讲座,从理论溯源到实践策略提出系统性方案。辜老师从国家到社会的人才发展需求、初高中的课标要求、教考衔接需求等入手进行跨学科教学的要因分析,指出要以史为机,多科联动,实现育人目的。为有效实现常态课的跨学科教学,辜老师提出一些具体的路径,举例说明不同学科间学科素养的共融、知识与能力的共融。最后,辜老师展示了双流区各学校开展跨学科教学的例子,通过“历史+科技”“历史+艺术”“历史+哲学”等多元融合范式,印证了跨学科教学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可通过“小切口·深融合”的主题设计,在常态课堂中实现历史逻辑与多元学科思维的有机共生,为素养落地提供立体化路径。ueditor

三、研讨共识:跨学科教学的价值锚点与行动方向

活动尾声,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赖蓉辉老师为本次研讨作了总结,赖老师指出历史跨学科教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多元化校本实践样态持续涌现,推动着素养导向的立体化育人网络的构建。鼓励老师们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如AI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为跨学科历史教学增添新的活力与手段,让学生在沉浸式、探究式的学习环境中,切实感受历史跨学科学习的魅力与价值,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与素养的提升中,真正实现跨学科教学育人目标的落地生根,助力学生成长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ueditor

本次主题教研活动通过课例解剖与理论建构,为历史跨学科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学科融合·素养为本”的教学改革,助力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成长为具备全球视野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