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双流教科院>>研培新闻

解新教材之变,探素养落地之道

双流区第三届新课标新教材解读大赛(高中历史)

文/唐新月  图/  时间:2025-04-14  浏览数:150

为了全面把握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总体要求,激发学科教师学习研究新课标新教材的热情与意识,促进教师理解并运用“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双流区初高中历史老师于2025年4月8日齐聚成都艺体中学参加双流区第三届新课标新教材解读大赛(高中历史)。主持人张炜老师首先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流程、时间安排,充分彰显了比赛过程的公平公正。成都市教研员赖蓉辉老师、成都市教研员宋廷飞老师和龙泉驿区教研员曾清浩作为专家评委莅临本次活动。

双流区七所高中学校从《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中选择一个单元主题进行解读。上午进行展示的学校有棠湖中学、成都盐道街外国语学校、双流永安中学和成都艺体中学。下午展示的学校为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双流中学和立格实验学校。

棠湖中学作了题为《双流区普通高中新教材解读:世界近代史——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的汇报。棠湖中学首先对课标进行了整体分析,再将教材与课标进行对应,由此得出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的总体认识,提炼出本单元的大概念“战争与革命”和单元主题“战争与革命下国际秩序的变化”,再以第16课《抗争与认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为例,通过创设学术情境、生生互评和开放性作业等活动来展示棠湖中学探索核心素养落地的具体实践。ueditor

盐道街外国语以《普通高中新课标新教材解读——<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为主题进行了展示。盐道街外国语学校围绕着课标解读、教材解读、大单元建构及设计、基于学情的新教材教学实施策略四个方面展开。在实施策略即具体的课例设计部分,盐道街外国语学校对本单涉及到的四课时都进行了一个详细的梳理,从冷战到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最后到殖民体系的瓦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框架,并采用问题链的形式依次对课本内容进行推进,旨在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ueditor

永安中学做了题为《成都市双流区第三届普通高中新课标新教材解读大赛——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的汇报。永安中学以“识变·应变”为切入点来让学生认识到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通过对课标、教材的分析设计出可实践的活动,如:通过让学生绘制经济全球化发展时间轴,让学生掌握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再通过设计“模拟联合国就俄乌冲突进行辩论”的活动,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意识。在辩论活动中充分利用评价量表,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ueditor

艺体中学以《从殖民“铁链”到独立曙光》为主题进行了展示。。艺体中学通过对课题对应的学业水平进行分析,得出差异化的评价要关注学生能否建立宏观脉络,并增强对亚非拉主体视角的理解,充分利用议题特色进行多元展示或解读。并对本单元的教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如“课文的旁设”形式多样,聚焦重点;“课文的后设”拓展探究,提升能力。通过课程学习以后,艺体中学设计出体现学校特色的作业,包括单元作业、课时作业和特色作业,其中特色作业就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情景即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作品创作和解析。ueditor

棠湖外国语学校做了题为《国际秩序裂变:殖民体系与民族觉醒的共振——纲要下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汇报。棠湖外国语学校首先对课程标准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梳理,和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结构化的解读,再结合课标对教材进行分析,由此确立了本单元的大概念“国际秩序”,再具体的课例设计时通过文本整合和任务驱动的形式,以油棕贸易地位的变化为明线,殖民体系的建立与民族独立的觉醒为暗线,通过问题链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认识到国际秩序怎样变?应该建立怎样的国际新秩序?ueditor

双流中学以《破局·重构·共生:二战后世界的“变”与“不变”——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教材解读》为主题进行了展示。双流中学通过梳理课标绘制了高中历史课标修订思路示意图,以便老师们更好的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在教材解读部分,除了关注教材与课标之外,还注意到了学术界对于二战后世界的研究以及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并以“特朗普增加关税”创设情境引申出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大趋势,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资本主义变化实质是巩固统治。ueditor

立格实验学校做了题为《依标施教,培育素养——<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课标和教材解读》的汇报。立格实验学校通过梳理课标、教材并结合学术界的研究提炼出了单元主题《战争与革命:20世纪上半叶国际秩序的裂变与重构》,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整体,体会教材各栏目编写的意图,如:“单元导语”起到提纲挈领,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宏观把握,同时附有课程标准要求,明确本单元学习重难点的作用,以便更好的帮助教师设计教学。ueditor

赛后,三位专家评委组对各备课组的解读进行了点评指导。评委指出:教学解读与素养培育是关键,要明确解读立意,是基于知识、能力还是素养;审视课程标准解读是否精准深刻,教学目标设计对素养落实的体现程度;关注大概念提取与教材编写者立意的契合度,弥补 “纲” 体解读的不足;重视学情差异,依学情优化教学设计以提升素养;尤其强调高一作为初高中学衔接阶段,要规避教学高三化;点明素养是知识运用及情境下的下意识反应,教学实施务必紧密结合学情。ueditor

本次比赛激发了学科教师学习、研究新课程新教材的热情与意识,提升了学科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老师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意义,只有更好地解读教材,梳理教材编者意图和安排,掌握教材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驾驭教材、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