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双流教科院>>研培新闻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

文/叶书艳  图/  时间:2024-11-06  浏览数:944

2024年10月29日上午,成都市菜单培训——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高中化学结构化教学实践研究在棠湖中学开展,参会对象为全区高二年级化学教师。此次活动由双流区化学教研员叶书艳老师组织,活动共分为课例展示、评课、专题讲座三个环节。

活动的第一项为《盐类水解》课例展示。

棠湖中学的钟得洪老师以《基于学科理解的探究式教学—三探盐类水解》为题,上课前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问题生成单展示课前预习的结果,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课堂学习。课堂由三个探究性的活动元组成:探究氢氧化铁胶体形成的原因,探究盐溶液酸碱性的原因,探究盐类水解的应用。以必修一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作为情景贯穿整节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宏观现象,探析微观成因,并从两个维度总结并判断氯化铁溶液酸碱性的思维模型。再引导学生应用模型,从个例到一般,分析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从本质上了解盐类水解。最后结合盐类水解原理,分析盐类水解的应用。课程结束后安排了两个与盐类水解相关的微项目,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ueditor

双流中学的岑杨老师以《盐类水解的概念》为题,为大家展示了一堂逻辑严密,问题层层深入的课堂。课堂由两个活动元组成: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和揭示盐类水解的过程与实质。岑老师以氯化铁溶液有丁达尔现象作为情境引入,引导学生从方程式角度思考氯化铁溶液的酸碱性,再通过实验测定溶液酸碱性。基于两种已知盐溶液的酸碱性,引导学生预测其他盐溶液的酸碱性,再通过小组实验实测盐溶液的酸碱性,归纳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类型之间的关系。然后从微观角度,基于水的电离,盐的电离,微粒生成弱电解质等视角,分析以上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最终归纳总结,分析盐类水解的实质与规律。

活动第二项为评课环节,课例结束后先由两位老师进行说课,讲述设计的思路与目标完成度。其他学校老师高度评价了两位老师的教学创新,学生在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中通过探究实验提高了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此外,学科理解课题组成员也结合课堂观察量表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效果三个角度评价。

活动第三项为双流区化学教研员叶书艳老师分享专题讲座——《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高中化学结构化教学设计研讨》。从四个角度进行了分享:一、深研课程标准,学习学业质量标准;二、分析高考试题,感受学业质量标准;三、结构化教学设计,体现学业质量标准;四、高二教学规划,融入学业质量标准。叶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讲解,细致地指导各位教师如何更好地从学业质量标准的角度进行教学。ueditor

此次菜单培训活动不仅为各学校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更为高二的化学老师们解忧纾困,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灵感,让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