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区小学科学“新课程、新教材、新实践”研讨活动召开
证书查询
9月25日,双流区小学科学 “新课程、新教材、新实践”主题教研活动在川师附属圣菲小学成功召开。双流区35所公、民办小学共71名教师参与了此次培训。
上午两节二年级课例,首先由圣菲小学黄小山老师带领二年级2班的孩子为参会教师呈现了一节《不同材料的餐具》课堂教学。黄老师带领孩子们从“科学好好玩”入手,带着孩子们玩“你摸,我猜”的游戏。在游戏中,发现要能很好的猜出这个物体是什么材料做得,我们需要用心的观察。由此引出观察的教学。通过眼、耳、鼻、手、工具—放大镜。我们可以了解到物体的特征。并记录下来。于是孩子们通过观察尽可能多的去了解木头、塑料、金属、陶瓷的特征。并进行记录。通过比一比看谁发现的特征多。更多的提炼出每种物体所不同的特征。在深入观察后,再重复游戏。并提升游戏要求为“你问,我答”,逆向思维来反思材料的特性。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材料的不同与相同特点。最后黄老师呈现一个生活中选择材料的开放性问题,本周我们要去春游,我们准备带上一些多种材料做成的物品。每样选择一个,你会如何选,并说明你的道理。让孩子们充分思考材料的特性所能解决的生活问题。并说出多种选择理由。语言与思维的碰撞引起了参会教师的共鸣。
第二节课由棠湖小学沈姝均老师带领二年级6班的孩子进入了一个魔幻的世界《神奇的纸》。常见的白纸一撕就破,你们能让它变成大力士吗?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能力。根据纸的特点,讨论出多种方案。沈老师带着孩子们一一分析,最后呈现出:改变厚度、改变形状。学生根据分析再次修正自己的设计。沈老师给每个学生一张纸,进行创造。要求桥墩由两本小字典组成、桥跨度10厘米。桥面要承受一个订书机。学生自行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形状。通过全班测试环节。孩子们发现“瓦楞状”是最方便制作、又不改变长度的设计。纷纷效仿制作瓦楞状纸。沈老师提出瓦楞状纸还能做什么?引出瓦楞状纸的防烫功能运用在防烫杯套上。瓦楞纸的形状不易改变,运用在制作扇子上等。通过学生思维的碰撞,发现小小的纸有如此多的神奇之处。
课后,参会教师对两节课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展开了激烈讨论。纷纷表示重新认识了低段科学课堂该如何教。
下午,小学科学中心组成员、棠外附小教师杨谢,做了《二年级新教材解读》。首先谈了自己一年新教材教学体会。再就结合全国新教材培训会议要求给老师们详细介绍了二年级科学课每一课要教什么,如何教。详细细致的讲解得到参会教师一致好评。 最后,区研培中心周玉老师做了《新教材编排特点》讲座。对2017版科学课标、一、二年级新教材编排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新教材从教教材走向了教科学的重大转变。一、二年级科学教学要把握学生特点,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和创造能力。教师要爱科学、以未来的眼光看科学的发展。
本次活动每一个内容都受到了参会教师的极大好评。通过培训老师们纷纷表示在开学初能接受新教材的培训,对自己认识新教材、开展教学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