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四川省双流中学,四川 成都 610200覃梅)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以B4M3 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a785bmunication” 阅读教学为例
覃梅
四川省双流中学,四川 成都 610200
摘要: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 首先提倡并实施的,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了教学当中,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协作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
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支撑
教育心理学研究者对学习的研究发现,在被动学习下的学生学习成就最低,其次是学生的主动主动学习,建构学习与互动学习下手学生学习成就最高、学习兴趣与动机也最高 [1]。这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扮演组织者及促进者角色的观点,正好印证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揭示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突出了意义建构和社会文化互动在学习中的作用。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不断用新知识去检验旧知识,并在旧知识不再实用的情况下,修改原有的知识。学生的学习,不是通过教师传授所得,而是学生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必要资料,在获取信息过程中,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这一观点被放到学校教学中,则更加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学生变被动接受者为主动建构者,不断思考,主动加工新的信息。此外,合作学习也是其他理论复合的结果。美a785bxuexila.a785b/lunwen/philosophy/sinology/" target="_blank">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率先提出“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做过类似的研究,并提出了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理论。学习金
字塔的顶层teach others是学习者的最高境界。这和我们新课程教学理念吻合,即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大力倡导探究—发现式学习和自主式学习,这些学习方式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即:小组自主合作学习。“Learning by doing”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率先提出一种指在强化工程学科学生全面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的教学模式,今天我们将其放入英语教学中,称为“做中学”,这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要求学习者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这也验证了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何越来越注重对话,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荀子•儒效篇》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后来富兰克林将其译为:
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learn.
这里也强调了合作、共同探究的重要性。
-
小组合作学习的合理设计 [2]
小组的分配与构成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效果。韦布(Webb)提出异质小组和同质小组两种分法,异质小组,即将不同能力的同学组成一组;同质小组,即将能力相同的同学组成一组。小组合作学习多采用异质学习小组。它是根据小组成员在各个方面的差距组成异质合作学习小组,这样使得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成员异质性表现在:英语语言能力、性别、性格、社会背景等等 [3]。厦门教育学院学者郭砚冰在其著作中提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的性质和人数,分别采用“同桌合作式”(即同桌两人为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做pair work);“四人合作式”(即前后两排学生为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做group discussion);“多人合作式”(即5~6人为一组,适合完成team work, interview或tasks)。小组的分配根据要求可以是固定的成员,也可以是按照英语教学的需要分成的小组,或者由学生自由组合。本课堂在课前准备阶段已经完成了分组。在正式上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座位临近原则的自由分组及异质分组,按照教学的需要,分了同桌二人组;座位相邻四人小组;以及根据学习能力强、中、中下、弱进行了六人异质分组,多人小组中选出2名主力人员。
-
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下面以教授阅读“Body-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一课为例,再现本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展示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如何得以开展。
一、(热身)Warming-up
Warming-up 作为话题的导入,是整个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对接下来的阅读学习起到了热身的作用。通过warming-up环节的设计,可为学生引出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对接下来的深入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笔者在该篇文章的热身环节,首先通过展现自己与同学们打招呼的方式,引出了话题:How do people greet each other usually? 这里,教师采用的是 “四人合作式”(group discussion)让学生展开讨论。该话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就此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该问题教师给予学生5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四人小组里选定2名主力人员,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大家的发言,一名同学代表小组成员进行发言。在这期间,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进行监督,保证讨论始终围绕话题进行。讨论时间结束后,各小组代表进行发言,谈到了各种日常生活中打招呼的方式。最后,教师对同学们的发言给予了鼓励及积极性的评价,和同学们一起总结本课学习的核心内容: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这样,话题的提出并不是由教师直接口述完成,而是鼓励学生以探究者的姿态来积极参与到内容学习中,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获取新知识。第一次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将话题进一步深入渴望。
二、(精读)Intensive reading
教师在让学生进行了skimming(搜索式阅读)和scanning(跳跃式阅读), 获取文章基本信息,了解文章基本大意后,让学生进行intensive reading,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该文章介绍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打招呼的方式。由于文章内容的特殊性及可操作性,教师在该环节设计了“同桌合作式”(pair work)的小组合作,位置相邻成组,成组快捷简单。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找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打招呼的不同方式,在这一环节,教师给出学生一个表格进行完善,并以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模仿。
附表格:
Cultures |
Ways of greeting |
Body parts involved |
Meaning of the greeting |
Europeans& Americans |
|
|
|
China |
|
|
|
Muslims |
|
|
|
Hindus |
|
|
|
American youths |
|
|
|
随后,教师随机抽出了5个小组进行表演,发现学生不仅将表格很好地进行了完善,而且能够一边口头描述,一边用肢体语言来进行表演,这样让学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整个教学环境变得生动而真实。
三、(输出) Post-reading
在阅读环节完成以后,教师在这里设计了post-reading. 本环节教师设计主要目的是对文本的扩展、延伸和运用。本环节教师补充了课外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打招呼的不同方式。本次小组合作采取的是“多人合作式”( 6人为一组,约翰逊兄弟曾得出,偶数成员的合作小组比奇数成员的合作小组表现得更成功)。每个小组拿到一张小纸条,上面描写有:打招呼的方式、源于何地、含义。各小组成员一起阅读这些内容,小组内充分讨论、理解小纸条上信息,最后选出两名代表上台表演本小组领取到的打招呼方式,其余同学通过他们的表演,猜测该方式的英文名称、源于哪些国家,含义是什么。Eg: 第四小组拿到了此纸条:
Group 4
African Greeting
Where: In most African countries.
How: Raise the right hand, palm to others.
Meaning: There is no stone in my hand, which is a symbol of goodwill.
NOTE: Two students act it out on the platform, and then ask your classmates to guess:
1: what’s the name of it? or how we call it in English?
2: where does it a785be from?
3: what’s the meaning of it?
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各小组代表踊跃上台认真表演,余下同学积极参与猜测,课堂学习气氛被掀到了最高潮。小组合作中,同学们相互启发,共同构思,将本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了综合运用,同时也大胆创新,拓展了思维。另一方面,小组内先充分讨论,进而组际间交流,达到了组内与组际间共享智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圆满完成了小组内的任务,而且注意到了组与组之间内容的交流共享,小组合作的意义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组合作成了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种常态。本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根据目标达成的需要,采取了随机分组及课前的异质分组来帮助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的优越性:
(1)小组活动体现了真实性及灵活性
如:教师采用“四人合作式”(group discussion)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打招呼的方式;“同桌合作式”(pair work)的小组合作,以同桌两人为单位,对文本中涉及到的打招呼方式进行模仿...这些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合作学习过程变得真实而新鲜,整个课堂动态而生动。
(2)小组合作学习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如:“四人合作式”的分组讨论;小组对开放式话题---“打招呼方式”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必要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自己获得新知,达成教学目标。“同桌合作式”的分组表演;两人一组模仿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打招呼的方式,充分体现学习主动性及“做中学”这一教学模式。“多人合作式”的分解任务;全班总动员,各组异分工,最后组际间知识智慧大分享,扩大了小组合作的意义。
(3)小组合作活动的设计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小组合作的展开首先是:‘四人合作式’(group discussion),这里属于“基础巩固型”,巩固已学词汇,并带领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讨论出了本堂课学习的话题。阅读过程中“同桌合作式’(pair work)的小组合作,这里属于“新知加强型”,让同桌二人组队模仿,熟悉本堂课的新内容,强化对新学知识的认识。最后采取“多人合作式”( 6人为一组),这里属于“创新运用型”,在post-reading 这一环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并有所创新,这样设计突出了层次性。
-
总结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现在基础教育重要的课堂组织形式,作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模式,我们要进一步探究,将其充分运用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Chi,M.T.H. Active-Constructive-Interactiv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ifferentiating Learning Activities [J] Topics in Cognitive Science, 2009,1:73-105.
[2] 余明. 合作学习小组能力构成因素对互动过程与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3] 庞国斌、王冬凌. 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工作室介绍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