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以必修一为例谈谈地理课堂中的有效提问_刘光文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以必修一为例谈谈地理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文/孙静  时间:2016-12-22  浏览数:456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发展和现代教育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更高要求,高中的教育教学面临着非常艰巨的任务。老师要根据新课标和新的教学理念对课堂进行大胆改革探索和创新,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有以课堂中的优质提问来实现。老师作为课堂的导入者,引领者,在课堂上不能随便提问,必须要对课堂中的提问有所准备和反思,那怎样的提问才算是优质高效的呢?下面我以必修一为例,说说提出有效问题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有效问题从新课导入开始

    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之前的有效提问应该是既能让学生能对课堂上即将发生的事情有所准备,同时又能够将过去知识进行复习。它可以由一个故事、趣闻、图画、影视资料、实验、演示、角色扮演、成语、典故、谚语、诗词歌赋、数据、史实等形成,但一定要注意问题的导入设计,比如以下三个案例:

    案例一:在导入《地质作用》时,我播放了尼泊尔地震的新闻视频,大多数的老师会这样导入提问:“我们看了这段视频,下面一起来学习地质作用” 通过对导入提问的思考,我改为:“尼泊尔地震让人触目惊心,在这背后引发地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地质作用”因为本节课学习的就是地质作用,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地震的原因,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同身受,如果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做好导入提问,整堂课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案例二:在讲交通运输方式的时候,很多老师会引入了这句话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然后提问:“大家都知道蜀道难,但为什么还要修建川藏铁路?”,这样提问显得明显没有任何准备,学生的回答一定是五花八门,杂乱无章的,占用了课堂的大量时间,而且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降低了本堂课的学习效率,通过思考改为:“蜀道难,从自然条件的角度来说到底难在哪里?我们需要改造哪些自然条件才能修建川藏铁路?”这样一改,就明确了学生的回答问题的范围,让他们结合所学的自然地理知识,对川藏线的自然条件作分析,给了文本堂课一个很好的切口,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也使得整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处理都在学生跃跃欲试中完成。

    案例三:学习日界线之前,教师先讲一个小故事:一位孕妇在飞机山上生孩子,先生下一男婴(哥哥)10分钟后。船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她又产下一男婴(弟弟)在登记兄弟俩出生时间时。哥哥是43日.弟弟是42日,结果是弟弟的年龄比哥哥大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案例很常见,但很多老师是将它放置在学习完“日界线”以后提问,而如果这个问题作为新课的导入必定会事半功倍,因为这样不仅有趣而且又和教学关系紧密,还能给所有同学表达和参与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能想说话,都有话说,这样优质的问题导入犹如一朵火苗,燃起了同学们对学习不断探索的热情。

    以上案例充分证明,如果课堂导入提问充满趣味性和新奇感,学生便会更加自觉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地理课堂也更应该如此,这些提问都创设了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具有一定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的,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不断地在课堂中去思考和质疑。

工作室介绍

<p>   </p> <p> <br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