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郭小渠工作室教学论文(罗玲)
浅谈新课改化学教学
成都双流棠湖中学化学组 罗玲
摘要:对新教材在教材结构、教学内容、实验探究等方面的认识,提出自身在新教材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转变和收获,浅谈对新教材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教材结构 教学方式 教师角色 教师意识 评价方式
从教已近十个年头,正窃喜几轮教学下来,教材已滚瓜烂熟,教学也得心应手,结果新一轮教材的改变和轰轰烈烈的课改春风,让我又像当初大学毕业一样,一切又重新开始,重新熟悉教材,重新去探索教学方法,重新……
我是2012年9月从高一开始新教材的教学,到现在已完成新教材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三三本教材的教学,现将自己这一年多对新教材的认识以及结合新课改的一些教学感悟和反思记录下来,作为对自己成长的一种记录。
1、对教材的认识
1.1教材结构的变化大
传统的高中化学教材,知识体系科学缜密,体现了科学性和系统性,偏重学生知识的掌握。但新课程中的必修模块,基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性的新理念,打破了老教材传统的知识体系,注重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1.2教学内容广,难把握重点
新教材必修模块内容涉及面广,几乎覆盖了旧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就化学《必修1》就涉及了高中阶段所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同时还包含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物质的量、原子结构、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基本实验操作等。内容多且课时紧,每节课经常在多个知识学习点中切换,而每个学习点在旧教材中都比较系统,现在浅尝辄止,不深不透,老师想讲, 时间不够,无法展开,学生听了更是一知半解。
1.3实验探究多,难以实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不管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都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部分。新教材增设了较多探究实验的课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但新教材中作为学生实验的“活动与探究”和作为演示实验的“观察与思考”的编排多了,对于教师来说,组织实施上都存在着很大困难。
1.4教学方式新,对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要求高
和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同,新教材教学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1.5知识内容变化大,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
在选修三教材中增加了能层、能级、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金属晶体的空间堆积方式等等比较抽象的结构化学知识,这些不仅仅是对教学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考验。
2、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
2.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要求对教师角色进行转变,由过去的传授者、“独裁者”、“裁判员”、“演说家”、“家长”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研究者、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在课堂上老师的地位要求与学生平等。
2.2教师意识的转变
在传统观念中,教师就是传授知识,但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光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教会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情感与态度等各方面能力,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是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学生学会了新的学习方法之后,教师应帮助学习者回顾学习中的每一步骤,使他们在脱离这种结构化的情境之后,仍然会使用该方法。
2.3教师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
传统教学都是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品质、潜力的评价,评价方式呆扳、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新课改后要求在评价学生时,不是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
3、新教材和新课改结合的一些教学实践及反思
3.1建立平等的课堂关系
开始时,在课堂上我热情的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平等互动,尝试和谐的、宽松的教学方式,但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首先,学生没有预期的互动能力,他们习惯于老师讲课,学生听讲、记笔记,缺少新课程所需要的质疑、探究的能力。其次,设计的探究达不到预期效果,有时又忙于灌输一些传统教材上较重要的知识体系,造成探究时间不够,形同虚设。第三,学生在学习和讨论中容易跑题,不自觉地扩大学习的范围,导致教学中的随意性加大,往往一节课完成不了预期的教学内容。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也得出了一些方法,那就是一定要处理好讲授和探究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节奏和讨论的主题进行及时的调控。新教材对知识的呈现方式做了较大的改革,教学中可以直接感受到教材对探究活动的重视,其中有些结论没有直接说明,而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己归纳总结;有些内容只介绍了基础知识,与这些理论有关的拓展、原则要求用实验探究方法自己获取。这就要求教师研究在上课前精心研究哪些内容应该让学生去探究,哪些内容必须进行讲授?教师在课堂上要如何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新问题?讲什么?怎么讲?何时讲?讲到什么程度?这需要老师在课前花大量时间备课,精心设计课堂;看上去新课堂老师讲的更少了,但是课前备课更难,花的时间更多了。
3.2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实际情况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新教材虽然从结构到内容都有很大的变化,它侧重于展现知识的平台而非缜密的科学体系,侧重于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而非死板的知识的接受。这样的教材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创造展示、空间。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用教材、用资源,重组教学内容,尽量使学生在轻松学习的同时又能很好的获取知识,同时锻炼自己的能力
3.3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新教材在内容上内容广,难把握重点,比如必修一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前旧教材是六、七章的内容,新教材才两章,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把握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的难度、深度和广度,讲究教学内容的螺旋上升而不是一步到位。先通过基础知识的讲授、基本能力的培养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没有必要去加深必修模块的内容,等到部分学生的化学“个性”形成时,我们再来深入研究探讨,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标素质教育的目的,
3.4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实际困难
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坚决不能轻易放弃,更不能把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变成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课后背实验。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在我们现有的实验条件下顺利开展实验探究呢?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学生情况等,对课本上的实验做些形式上的调整,把简单的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实施比较困难的学生实验改成演示实验;其次,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将“活动与探究”的内容确定为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根据学校的现有教学条件,是不可能按照新教材那样每节化学课进行实验探究,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内容和条件进行筛选一下,实验仪器比较简单的,就在教室内进行;而实验仪器比较复杂的或将几个“活动与探究”合并在一起,在实验室里让学生做,总之,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总之,新教材,新课改让我觉得给教师的发展搭建了很好的展示平台。把我们从机械的、枯燥的单一授课模式中解救了出来,无论是原来的骨干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觉得在新课程面前我有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同时老师也与课程在同步发展。面对相同的教材,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处理办法,面对不同的学生,老师也有不同处理的办法,老师确实是和新课程在共同成长。老师的办公桌少了一些教辅,但在课后多了更多的思考,也不由自主的多了一些自主学习,多年来不会在中学老师办公桌上出现的大学教材现在出现了,各种提升自身能力的书籍也出现了,老师在吃饭时间或者下班以后讨论怎样教学处理的教学问题的话题也更多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在教学改革这条路上继续努力探索吧!
工作室介绍
<p> 双流县名教师郭小渠工作室是2012年成立的化学工作室,挂牌于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