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策略(黄超)
【摘要】在网络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网络技术从相关网站中搜索编写电子教案、制作课件所需要的资料 ,并且可把制作的电子教案和课件、微课储存于教学服务器或云端中,以供学习者查询、下载,实现自主学习。
【关键词】网络环境 课堂教学 策略
一、认识网络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网络是指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终端和网络通信设备,用通信线路链接起来,按一定的方式进行通信,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各个大学、中学、小学都建起了自己的校园网及网络教室。这样,学校不但能把校内的计算机资源综合起来,还通过Intera785b网对外建立广泛的信息获取和知识交流渠道,极大的带动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凭借黑板、粉笔、书本、挂图等媒体以口授的方式给学生讲授知识,学生靠耳听、笔记的方法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有很大的局限性;后来使用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等单一现代教学媒体及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虽然在教学手段上有很大改进,也起到一定辅助教学的作用,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所突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网络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网络技术从相关网站中搜索编写电子教案、制作课件所需要的资料 ,并且可把制作的电子教案和 课件储存于教学服务器中,以供学习者查询、下载,实现自主学习。这种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与单纯计算机课件的使用完全不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改变了以前被动的学习地位。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实现了单向知识的传授的教学型教学方式向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型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教学资源向学习资源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习环境的开发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帮助者、调控者和评价者。现代教育理念追求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不只是认为能力的提高,而是个性、社会化、人格、道德和能力的全面培养。
二、提高教师网络课堂教学的能力
学校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课程资源,改变教材呈现方式,从而促进师生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和生命活力,同时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改革课堂教学及相关教学行为,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具备熟练掌握并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我们应深刻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国家和学校的政策允许下,教师应通过各种培训和进修,紧跟科学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2、教学设计的能力。网络课堂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基础,指导着教学的实践活动,使教学内容更加广泛、丰富。
首先,从设计的观念与方向上,强调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一切教学安排都要从学生需求与特点出发,始终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
其次,从设计策略上,强调运用系统观和整合的思想,对教学过程的各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注重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强调设计的创造性与灵活性及设计中问题的解决方法。
3、用先进的方法、手段进行施教的能力。教学的施教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计划方案的能力。由于网络课堂教学参与了现代教学媒体,所以不象传统的课堂教学那样只需单纯讲授能力和答疑能力,而是强调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情境的创设、各学科的相互整合及对学生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4、监控管理能力。网络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还要通过上网学习,获取网络学习资源,网络资源具有选择性,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监控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控制下索取有用的信息资源。
5、教学研究能力。网络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新的教学规律,对新规律的发现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学实践活动是发现新规律的重要过程,教师应根据网络课堂教学的新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研究新的教学规律。教学研究能力是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6、终身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是指教师能够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有意识的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不断的学习各种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保证自己职业能力的适应性。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进行网络教学。
1、现代信息网络的应用,大大促进教师的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知识的形成过程,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设计能力培养过程,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主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膜式。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创造任务驱动的网络自主学习新模式,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明确概念,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锻炼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习惯和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老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作业与考评方式均发生深刻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
2.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课件辅助教学。运用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自制、整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并发挥网络的优势鼓励学生探究性学习。网络和课件为学生提供充分自主学习的手段,也应是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教育是人学,是培养人的科学”。其体现在教学上,则是以学生个体未来更好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群体社会和全人类在和谐的继承与创造中不断进步为出发点与归宿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去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能满足学生的这一要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教育。自我教育包括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学生相互的教育和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三个方面。衡量自我教育的维度主要是实际参与度和实际体验。课堂教学增加自我教育的成分,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实际参与度和实际体验的程度。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创新、利用、交流等能力)得到普遍提高,进而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以上教育理论都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能更好地提供符合上述要求的操作平台。
四、在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注意事项
(一)、在网络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网络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不在系统的教授教学内容,但是教学时间的安排,媒体的选择,网络课堂教学的课前指导,教学内容的设计,知识的传授,组织学生讨论及上网学习等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由教师导航控制。教师在整个整个教学过程中仍然起主导作用。
(二)、注重网络课堂教学负面效应对学生的影响
网上的内容包含了很多不适合学生浏览的内容,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使得大部分学生思想早熟,老成,失去了孩子应有的天真、浪漫。互联网信息的高度图像化使学生习惯了视觉刺激,不利于追溯本质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因此教师在网络学习辅导时,对于起负面作用的信息要严格控制,及时纠正,并对其正确引导。
(三)、注意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
虽然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比具有缺乏动态效果、信息量小、教师工作量大等不足之处,但不应否认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
对学生而言,传统教学方法的板书形式便于学生记笔记,掌握重点和难点,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对教师而言,传统教学方法讲解深入浅出,有利于教师现场发挥和有效控制教学进度。师生面对面交流有利于相互沟通,增进感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因此,在信息时代,我们既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去刺激、鼓励和指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又应视其学习兴趣、能力和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来决定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去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教师会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反馈,如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析或进一步发问,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使得课堂的氛围活跃。
工作室介绍
<p> 高志文校长工作室于2015年3月经县教育局发文同意成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