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科普教育的几点心得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科普教育的几点心得
成都市双流区彭镇小学 凌先红
摘要:
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越来越取决于科技的发展水平,而科技的发展需要从教育着手,从娃娃们抓起。当前,我国正在逐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全社会的实施,作为农村小学一线的教师,激发广大孩子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开展好科普教育工作,我们责无旁贷。结合自身近期从事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我们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在日常语文教学工作中融入科普知识教育的实践,经过不断分析、思考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心得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科普知识 教育
受当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农村孩子能接触的科普资源和正规科普教育相对薄弱,但面对着这一群天真活泼、好奇心极强的低段孩子,我们不能错失培养他们学科学、爱科学和用科学的机会,必须适时为他们种下科学的种子,但老师怎样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对孩子们的科普知识教育呢?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科学的动机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激发了孩子学科普知识的兴趣,就没有什么事办不到。班上孩子在学习课文后,老师会推荐孩子们去阅读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文章或书籍。但对刚入校不久的孩子们,他们的识字量小,知识面较窄,能阅读的书较少,可是对带有图片的书籍,心中保持着一颗好奇心,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深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展示一些适合小学低段学生的科普书籍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在这样“潜移默化”的气氛中感受到看科普书就是对,看科普书就是好。
如:班上的孩子在老师执教完《雪地里的小画家》后,他们对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人说,要冬眠的动物除了课文中提到的青蛙,大家还知道哪些动物要冬眠;有人说,为什么有的动物要冬眠?为什么有的动物又不冬眠呢?有人说,动物们冬眠的时间是一样长的吗?面对这样的一个个问题,老师指导孩子们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中的动物篇,孩子们发现书中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读起来有茅塞顿开之感。后来,孩子们还带来了不少有关动物类的书籍,大家共同阅读,互相帮助,孩子们在边学边猜字的过程中解决了上面提到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利用语文地方课程的时间来让学生讲一讲冬眠的动物的情况,孩子们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识字量,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清晰地表达了相关的科学知识。孩子们对科学的迷恋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二、解疑释惑,宣传科普知识
有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总以“眼观”为主,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面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时,学生总是眼巴巴地望着老师,总想在老师处找到答案。韩愈在《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传播道理,传授学业,解疑答难的人。试想学生在课堂上知道了自己特别想知道的答案,这是多么高兴的一件事。我想,答案揭晓之时也就是学生们掌握相关科普知识之时。所以,老师可以利用这样的学习契机来进行知识学习的切入点,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生对科学的探索。
如:学生在寻找春天之时,孩子们发现了水中的小蝌蚪。大家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有人说,小蝌蚪大脑袋,长尾巴;有人说,小蝌蚪有两条后腿;有人说,小蝌蚪有四条腿;有人说,小蝌蚪的样子很吓人,四条腿加一短尾巴。老师问,这样的回答对吗?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自己观察汇报的情况对不。于是,我为了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为了尽快让他们明白知识的正确性,我马上给孩子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但孩子们还不尽兴,所以,我再次利用《小蝌蚪找妈妈》的PPT课件,孩子们认真地观察了不同时期的蝌蚪样子,明白了刚才同学的回答都是正确的。只是他们观察到的蝌蚪是不同成长过程中的蝌蚪。
三、学科知识改错中融入科普知识教育
现在,随着学习任务和压力的增加,很多的孩子在学校里都忙着学习语文、数学等基础文化知识,在家里忙着看电视、上网、吃零食等,一天的生活显得忙碌却又毫无生“气”。面对大自然中的花草、动物都还是凭自己的生活经验,所了解的知识也是凭感觉来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我们常会听到学生“冒泡”,面对学生说出来的知识,我们要有很强的洞察力去发现问题之所在。当学生们在课堂上随口说出来的答案中会形成我们新的教学知识,会激发学生很强的探索欲望。如果是自己不懂的知识,老师要有“肯钻”的劲头,在不断地学习中扎实自己的教学,孩子们也在这样的探索路上发现求真求实的科学人值得敬佩。之后的语文学习会“激起一层层的浪”,孩子们收获的将是多学科的知识。
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练习中的提到动物分类:学生对家禽类、兽类动物分得很清楚,但下一题对鱼类动物的补充,学生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其中有学生也说了“鳄鱼、鱿鱼”。老师质疑:它们是鱼类吗?学生不知可否。接下来,老师鼓励学生去探索“鳄鱼、鱿鱼是鱼类吗?”的问题。中午,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到百度上找到了鱼类的视频,也找出几张有鱼类代表的图片,观察其特点是鱼以鳃呼吸、以鳍游泳,再对比鳄鱼、鱿鱼的外形特点,对应相关文字说明,“鳄鱼不是鱼,是爬行动物,鳄鱼之名,或许是由于其像鱼一样在水中嬉戏,故而得名“鳄鱼”。”“鱿鱼,虽然习惯上称它们为鱼,其实它并不是鱼,而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软体动物”。最后,学生们在视频、图片、文字的对比中发现鳄鱼、鱿鱼都不是鱼类。
四、积极引导,用科学知识“说话”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现象的地方颇多。《冬天是个魔术师》讲到了窗户上结冰了,人们变胖了等现象,面对冬天这个问题,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历诠释了科学知识。如果说,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很重要的话,那么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知识是必须的。”如果是给小学生低段的学生用很长的文字去讲解,他们不愿意听,也不愿意学。但是如果是他们亲身经历的事,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春天来了,大家脱毛衣时会产生静电。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不懂这个科学知识,而且还感觉怕怕的。有一天,班上一个女孩子在脱衣服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她大家地说:“谁弄了我?”她的周围没有一个人。这时,她说:“老师,不晓得,谁弄了我一下,我感觉麻麻的?”刚发生的一切,我都观察到了。于是,我给孩子们讲明这是一种摩擦起电的现象。孩子们对“起电”特别来劲,所以,我让孩子们看老师做实验 ---------当塑料直尺吸起小纸屑的时候,孩子们欢呼雀跃,接着,我让孩子们模仿老师的样子来做实验,孩子们手中的塑料直尺也神奇的吸起了小纸屑。最后,学生明白了脱毛衣是摩擦起电,“麻麻的感觉”是“静电”原因造成的,一般情况下,静电对人体没有伤害。课后,很多孩子在家里也尝试做了摩擦起电的实验,家长们也发现孩子们懂得了不少知识,语文课堂也变得缤纷多彩。
五、积极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寻找科学知识
有人说,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的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面对生活中诸多问题,老师都可以让学生去探个究竟,对于农村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老师可以有机整合学校大队部工作、科学知识、日常管理工作和自己的语文教学,创造性地开展科普知识教学。其中,我班就结合学校三月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来了一次观察种子发芽的实践活动。
如:学《一粒种子》之前,老师布置作业:种种子(自选种子)并写好观察记录。学生纷纷回家种种子。事后的作业反馈发现,有一半学生种的种子没发芽,分析原因有:一是用炒熟的瓜子种的,二是天天浇水;有40%的学生能顺利让种子发芽;还有10%的学生有创意地让种子发芽(种在营养水里),观察记录也写得很具体详细。成功的“观察记录表”有效地记录着种子每天的生长情况,结合教材《一粒种子》这篇课文的学习,孩子们更清楚的知道了种子发芽是需要水、阳光、温度和营养的,明白了不同的种子发芽会用不同的时长,同时,孩子们在对比、交流中也发现了自己在种种子过程中的得与失,为下一次的种种子实验积累了经验。
总之,语文教育无处不在,科普知识也能“如影随形”。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希望农村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语文和科学知识的熏陶下,科学意识逐渐增强,探究能力不断提高,一天天茁壮成长。
工作室介绍
<p> 2012年4月24日,双流县名教师“吴明渠工作室”在东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