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课题研究道路的原点
今天,我一共听了两堂培训课。上午是四川省教科所的老师针对“课题开题论证的方法论”给大家做了实例生动的讲解。下午是成都市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回归课堂原点的深度学习引导研究》重点课题的开题报告会。这次培训,从课题每一步怎么入手到具体直观的优秀课题展示,让我对科研论文的认识有了一次质的飞跃,同时也让我有了不少思考。
一、万丈高楼平地起。
做科研,不仅需要有很好的研究课题,还需要扎实的科研功底。包括课题如何设定和表述;课题是否具备可行性、科学性;对核心概念的界定从哪些方面入手,需要借助哪些工具和资料;课题研究方法可以按照哪些标准划分,又可以划分为多少类,每类又有多少子方法,每种方法适用的范围及其具体表述......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做课题研究的同时,或者应该是在做课题之前就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我印象深刻的记得上次《关于校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会,刘旭老师对我们课题的指导,其中好些方面都是做课题所具备的基本常识,包括题目字数、参考文献、关键词界定等。这说明工作室亟待需要对每名工作室学员进行基础专业知识的培训。
虽然下午进修校的开题报告做的很充分,很精彩,但是有一个专家指出,这开题报告一听就是年轻人写的,语言稚嫩,充满美好的设想,而缺乏一些实实在在的表述。不管这个专家的评价是否准确,但也可以说明一点,课题研究的基本素养对每一个老师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下午成师附小华润分校老师飞汇报中,我深刻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她们给与会老师分享的主题是“以规范的管理促课题推进”,其中具体阐释了他们“教研合一重合作”的思想,包括计划共同做、工程共同管、成果共同用。教学目标与科研目标相结合,日常教学中渗透教研目标。每次提出一个科研方向的假设,然后在日常教学中验证改进,最后再在教研活动中讨论、提炼、推广。且每学期学校都举办教师科研分享故事会,请专家对每位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思考做出点评。通过“校际学习团队”、“校内参与团队”、“教师论坛”等方式有效促进了每位教师的科研热情和科研水平。
就我们工作室而言,也可以像上述学校一样,加强合作,每星期写一篇教学反思作为“科研问题库”,每月选出最具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交流,实现人人参与科研的好势头。
其实,今天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如何做文献。虽然今天听进修校考题报告的目的,很大程度是因为“回归课堂原点”和“深度学习”这两个吸引人的关键词,但听了之后,我体会到今天的重点不是让我理解什么是“深度学习”这个名词含义,而是为什么他们能够想到做这个课题。同样是学校的老师,同样是北师大的教材,为什么他们能提出如此专业的课题?听罢,我认为是因为广泛应用周围资源,整合优势资源。不论是网络、书籍、期刊、专著,还是大学教授、优秀学者,进修校都做到了充分利用和汲取。就文献而言,在进修校的分享中提到了他们搜集了多方的文献资料,还请了各类大学教授做指导,最后专家提问环节也强调了文献的重要性,但今天笔记上的方法等这些知识都是片段化的。所以最后,我觉得师父可不可以和专家联系一下,为我们做一场专业的讲座呢?
总之,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自己的不足,发现工作室做科研过程的不足。正所谓“无中生有”,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以空杯的心态投入到日常教学中,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用书本充实自己的大脑,合作解决问题。
工作室介绍
<p> 周晓玲工作室是双流县首批县级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