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学习心得
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会议心得体会
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于11月28日在厦门市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基础教育领域120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在28日上午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致开幕词,受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的委托,教育部基础二司司长郑富芝到会并讲话。福建省和厦门市教育部门的有关同志出席开幕式。
教育部基础二司司长 郑富芝
教育部基础二司司长郑富芝在讲话中肯定了此次年会有“三好”。一是选题好,既符合国际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又敏锐抓住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更深度契合十三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教育主题。二是时机好,十三届五中全会刚刚结束,中国教育学会主动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围绕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这一核心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三是形式好,年会既有主论坛,又有分论坛,还设置了微论坛,把相关问题细化、具体化,提升了会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郑富芝司长在讲话中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时强调指出,要明确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思路和重点。一是要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坚持立德树人,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二是要注重统筹,努力推动从单项改革向综合改革、从一般性改革向更加注重体制机制改革的转变。三是要抓好转化,把最好的教育理念落实到一线、指导实践。在提升教育质量中要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完善课程标准。二是强化考试评价。三是推进综合育人模式改革。郑富芝司长在讲话中同时介绍了教育部以重大攻关课题立项形式,研制核心素养的有关情况。
开幕式之后,陶西平、张民生分别做了大会主旨报告。陶西平在主旨报告中,就今后国际和国内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目标的共同主题是提高教育质量,课程改革的定位、价值取向和构建等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张民生的主旨报告,侧重国内教育改革,发表了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观点。两位主旨报告人和参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28日下午,与会代表对话教育专家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吴正宪。会议同时有10个分论坛平行举行,即做适合的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核心素养的科学测量方法、语文核心素养、物理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与方法、创客背景下青少年创新思维教育、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教育家办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据了解,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已成为中国教育学会的品牌活动,每年11月举行,在教育行业和全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对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次年会参会人数创年会之最,参会代表对年会的召开和主题给予了高度评价。
会议期间,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做了主旨报告。他认为,2015年是教育目标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未来5年我国教育发展目标,今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仁川宣言》,制定了促进未来15年全球教育发展目标。这些目标的共同主题是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只有融入教育质量,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决定教育质量的因素一是课程,二是教师,课程改革的争论焦点是定位、价值取向、构建。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培养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主题,教和学齐头并进,课程框架走向整体,重视课程的卓越度、公平度、包容度,推进教育的信息化,将课程改革与评估结合等。著名教育家张民生也为大会做了主旨报告。他认为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教育应当帮助学生为明天做好准备,以便在日益复杂的世界中正确前行。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应该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紧密结合。
转播到腾讯微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 陶西平
会议平行举行了做适合的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核心素养的科学测量方法等10个分论坛,以及嘉宾访谈。经过广泛的交流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研究、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刻不容缓,这既是我国基础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中共同关注和解决的核心问题。在确立核心素养时,要妥善处理好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深入探索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方式及相关评价体系。
为广泛交流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教育学术研究,推进基础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建设,中国教育学会近年来在每年的年会中增设了微论坛。此次年会共举行了集团化办学下教师专业化成长、构建移动学习环境、特色社团建设等10个微论坛。微论坛会场座无虚席,与会代表一致反映,微论坛接地气,可以学到很多一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
与会者普遍认为,此次年会有“三个特点”。一是选题好,既符合国际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又敏锐抓住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更深度契合了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教育主题。二是时机好,十八届五中全会刚刚结束,中国教育学会主动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围绕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这一核心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三是形式好,年会既有主论坛,又有分论坛,还设置了微论坛,把相关问题细化、具体化,提升了会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嘉宾访谈暨教育沙龙环节
据了解,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每年11月举行,是中国教育学会长期经营和精心打造的品牌学术活动,已成为我国关注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讨交流重要学术成果、影响和服务教育行政决策、助推校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教育学术平台,也是集学术研讨、经验交流、成果展示为一体的教育盛会,对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次年会参会人数创年会之最,参会代表对年会的召开和主题给予了高度评价。会议还向荣获2015年度论文奖的作者颁奖。
作为一线教师,我有幸能参与中国基础教育界最高级别的会议开拓眼界并学到很多. “核心素养”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是在2014年去年3月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今天,我对这个这个概念体系的认识尽管很模糊,但是,毫无疑问,”核心素养”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那么,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立德树人靠什么来落小落细落实呢?这是个问题。
曾几何时,知识本位、应试教育填满了学校生活的缝隙,师生争分夺秒,为的是获取更多的知识,然而当知识以几何级态势增长,这种方式还能奏效吗?人们意识到,知识教学要“够用”,但不能“过度”,因为知识教学过度会导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发展受阻。教育不能填满学生生活的空间,要留有闲暇。因为学校教育绝不是给人生画上句号,而是给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更新知识观念是一种世界趋势。国际上多数国家、地区与国际组织都认为,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
国际上长达20多年的研究表明,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才能解决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只有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因此从结构上看,基于中国国情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此外,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
落到学校教育上,还需解决一个关键:它同学科课程教学是什么关系?
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各个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之筏,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核心素养还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比如语言素养,它并非专属语文一家,体育课也有——有可能只是手势和眼神,一个快球、快攻就发动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有效交流的非文字信号能力也是“语言素养”。
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个巨大挑战。首先是观念转型——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科教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首先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才会明白教学空间要把学生带向何方。
这也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
基于“核心素养”完善学业质量标准,还可能改变中小学评价以知识掌握为中心的局面。一个具备“核心素养”的人与单纯的“考高分”并不能画等号。它还将对学习程度做出刻画,进而解决过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操作性不足的问题。
当然,它不仅挑战我们现有的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同时也拷问着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素养,从概念到行动,从“知识至上”转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您准备好了吗?
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怎样?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教师要立德树人不只是一句空话
今年4月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提出了要确立与教育教学相配套的人才培养体制。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表示,信息化时代下,价值塑造应是所有育人工作的第一位。他说,现如今开放、多元的时代使得西方世界渗透对中国和平演变的思想比任何一个时期都严重,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国家认同,因此我们必须要让每一位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坚实的中华文化底蕴、拥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申继亮认为,要想做到上述三点要求,就必须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每个学校、每位老师都必须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他强调,老师的心中要装着学生,要清楚每一位学生适应未来发展应该具备的素养,改变过去“以知识为中心、教材为本位”的教学格局,要将课堂教材与学生的素养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是与考试挂钩。在申继亮看来,学科素养不只是学科能力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态度、价值等综合能力的体现。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表示,引起教师高度关注的问题就是把握好价值取向,将课程改革作为立德树人的突破口,面向未来要加强体育、美育,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2、让“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针对自主学习,田慧生举了一个例子。一次他去学校听课,老师让学生用“下”组词,有学生组到“下课”时,老师只是点头让学生坐下,直到有位学生组出“下车”一词时,老师连连称赞,于是之后的学生都组出“下”各种交通工具的词。下课后田慧生问这个老师“下车”比“下课”高明在哪,老师说:“教学参考书上提示说要引导学生把"下"与交通工具联系起来。”
田慧生说,这种课堂教学改革还没有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老师通过教学参考捆绑住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我们还没有调整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文化不应该是一种捆绑式的文化,应该把时间留给学生,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
国家督学成尚荣提醒道,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值得提倡,但我们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时候应当防止“去教师化”,因为随着学生学段的不同,学科培养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教师必要的引导仍然非常重要。
3、发挥学校自主性
拒绝“千校一面”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学校在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手段应用方面拥有自主权,能够自主安排教学进度,加强学校学科育人的功能作用,增加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田慧生认为,过去我们的教育价值观是把不同的学生拉入统一的教育模式中,将他们培养成“统一的人”,导致的结果就是“千校一面”。他说,高的学业水平和优异的学业成绩不能成为现在教育教学的核心指标,“特色、多样、选择、适合”才应该是评判教学质量的关键。
1999年开始实现课程改革以来,从过去“满堂灌”到现在“满堂问”,学生始终没能成为课堂的主导。成尚荣认为,教学改革需要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教师要思考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明确应该教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以及怎样改进教学等问题。
习总书记说过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成尚荣认为,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学生如何学习,不要让学校变成“教校”,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应当与以教为主的旧理念“断气”。他强调,新的基础教育改革从来不否定知识,而是以知识为中介进而超越知识,最终让学生们走向能力,走向核心素养。
工作室介绍
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1月。工作室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目标,以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