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达成要注意知识版块与能力培养的对接
高效课堂要求挖掘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实现课堂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当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学习力、实践力、创新力等技能,知识才得到有力的支撑。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肩负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两大重任。如果在课上不协调好知识版块和能力培养二者之间的对接,我们所确定的“三维目标”几乎不能达成。请看下面一节美术课《我们的课余生活》教学案例!
5月6日,双流县毛凤鸣名校长工作室导师和学员围绕本学期研究主题: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走进双流县彭镇小学五年级某班,听了一堂美术课。课题是《我们的课余生活》。
课前,这位老师给了我们一份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
1、知识与技能:观察人物动态,了解人体结构,学会描绘人物动态的方法,尝试用剪纸的形式表现人物课余生活的有趣场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创造构思能力,提高学生用剪纸方法表现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说一说,看一看等活动引导学生回忆课余生活,借助摆一摆,动一动,画一画,剪一剪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动态,尝试主题创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课余生活的多姿多彩,进一步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观察人物动态,了解人物动态特点,学习描绘人物动态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怎样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人物动态。
整节课的流程如下:第一版块,回忆交流,导入激趣。老师让学生回忆上周学校举行篮球赛,引出课余生活丰富,板书课题。
接着,老师叫学生4人小组交流:课余生活还有哪些活动。接到任务,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因为问题简单,讨论价值不大,孩子们没用30秒就讨论完了!接着老师抽了一个同学回答,引出老师重点讲的知识:用骨式变化来表现人物动态。教学因此进入第二版块:拼摆探究,表现人物。首先,教师叫全班同学起立,在自己座位上空手跳绳,相互看对方的身体有哪些变化。任务一布置,老师喊1、2,2秒钟,孩子们还来不及甩手,老师就喊停。(这一环节,教师的时间没有留够,导致孩子没有充分体验,充分看,背后承载的观察力也因此没得到培养)。老师叫学生发言,因为没有充分体验与观察,学生回答也不很积极。于是老师拿出一个“小纸人”,请同学上去摆一摆。1个孩子走上台,摆动起这个小纸人,老师在一旁不放心地指导:头怎样,手怎样,脚怎样......摆完后,教师让学生评价这个同学摆得怎样,孩子们齐刷刷地回答:“好!”于是老师来了一句:非常棒,这一环节就结束了!(这一版块从老师设计的目标来看,承载的知识是借助摆一摆,动一动,了解人体结构特点。知识背后承载的分析能力因摆得不充分(1个人摆代替全班),说得不充分(全班齐说“好”代替组内讨论)!而没有凸现,也没有提高!第三版块:画一画,剪一剪,尝试主题创作。老师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一幅踢毽子的图画(一张A4纸)。给孩子们展示,叫孩子们观察这幅画中孩子的脸部、眼部......(因为纸太小,我几乎看不到什么,不知孩子们是否能看到)。没让孩子们交流自己所看见的,老师就迫不及待地拿出粉笔,在黑版上画了一个踢毽子的小人,边问孩子会变魔术吗?会给这个小人的衣服进行装饰吗?自顾自说地用了25分钟,在黑板前画着,讲着,介绍着画人物,装饰衣服。(这一环节老师用了足足25分钟,孩子们没有一次交流、讨论、发言,全部是老师一个人的示范,讲解,质疑,答疑。这些知识孩子们能理解接受吗?背后承载的:画—对应的表现力,装饰衣服—想象力,剪—创造力具备了吗?)回答是否定的。老师只顾知识的传授,不注重知识转变为能力桥梁—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机会的给予,目标是根本无法达成的。)
第四版块:学生合作,教师辅导。因为前面三个环节中,知识和能力的对接不充分,没接轨,孩子在这一环节中的表现可想而知。坐在我旁边的小女孩,在“画”人物动态这一环节就卡壳了!人体头部的一个椭圆图形,小女孩都画了一遍又一遍,橡皮擦了一次又一次。5分钟后,我巡视教室一周,大部分孩子因画的方法不知道,剪的方法也不知道,老师大而统的知识如蜻蜓点水,孩子的能力因没有提升,所以这一堂课拖延很长时间,孩子也不能较好地完成老师预设的教学目标!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关注过程比关注结论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
知识版块和能力培养二者之间的对接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观念与行动的对接。新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凸显。学生获取知识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构建,强调“发现”知识过程,强调在师生共同探讨下获取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教”是“导”,是“引”,而不是“灌”,少说或者不说。
第二,流程与学习方式的对接。知识是能力基本结构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只有那些可以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才能成为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围绕设定的教学目标,多给学生提供思维、组织语言、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的时间和机会。课中多用学生对学、分组学、辩学、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学交流、分组展示、质疑点拨、练习拓展等清晰流程,实现学生知能对接转换。
第三、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的对接。学习方法是可以作为知识被掌握。把学习方法的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学习活动中,经过反复运用,达到熟练,学习方法的知识就转化为学习技术能力。所以,教学设计必须包含学法指导,打通学法的通道,实现学习能力的飞跃。
工作室介绍
<p> 毛凤鸣校长工作室于2014年3月经县教育局发文同意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