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别样的教职工例会_毛凤鸣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别样的教职工例会

文/周嘉陵  时间:2016-01-08  浏览数:1815


相信每个学校都在开展教职工例会,有的每周开展一次,有的两周开展一次。而大部分的教职工例会都会呈现:对学校前期工作总结以及后期工作安排,传达各级文件要求和精神等。常常因为学校对教职工会议内容缺乏准备和筹划,显得呆板,缺乏人文性、灵动性、学术性、吸引力。绝大部分的教师例会,老师们都迫于学校制度规定,呈现被动参与,得过且过,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甚至有的老师开小差、玩微信,看书、批改作业等状态百出;要不就呈现两个“望”:渴望会议能早点结束,希望少几个领导讲、每个领导都少讲点。这样的会议往往时间冗长,效率低下,时常发现会议讲过的事情,仍然不能落实,不见效果……

翔宇集团学校的卢志文校长为提高会议质量,增强会议实效,对所属学校每两周一次的教职工例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了设计和规范。让他们学校的教职工例会成为教职工提升品位、进德修身、专业成长、视野拓展、扎实工作的良好平台,在全校上下实现了思想、观念和情感层面上的融合。给许多学校组织开展有效的教职工例会提供了一些思考和借鉴。

他们每次例会的基本程序分为五个版块:

一、艺术鉴赏版块

以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的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为目标,以“三名”为载体,通过听名曲、赏名画、析名著,娱悦视听、放松身心、陶冶性情。每次10-15分钟。

具体安排:会议开始前十五分钟,场内播放名曲,教职工进场时签到,并领取《名作简介》。《名作简介》对作品背景、作者、特色等作摘要介绍。会议开始由一位主讲老师上台带领大家欣赏,边讲边听。对音乐作品,最后再安排一次完整听赏。

二、道德建设版块

以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能力为目标,以《翔宇教育集团员工宣言》为载体,结合实例,深入解读。每次5-10分钟,介绍一名翔宇人的感人事迹。

具体安排:被表彰人和宣讲人,由前一周的校行政会议确定。材料要翔实感人,宣讲要声情并茂。宣讲完毕,被表彰的同志上台,全体与会者报以热烈掌声,校长向该同志赠送一件礼品。

三、教育论坛版块

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理论素养、增强教育实效为目标,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观念、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探讨与反思,交流思想,统一认识,展示自我,相互启发,促进提高。每次10-15分钟。

具体安排:每次确定一个主题,安排1-2位教师书面发言,发言稿由学校教科室把关。主题发言结束后,其他老师可以自由提问或发表看法。根据剩余时间情况主持人控制好讨论的节奏。主题不拘泥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着眼于大教育,力求能让所有的听者均有收益。

四、时政学习版块

国际焦点新闻速递,国内热点时政点评,集团各校成果展播,教育政策法规宣讲,重要会议精神传达。时间5-15分钟。

五、校务工作版块

总结既往工作得失,安排近期重点工作,通报学校重大决策,表扬校内好人好事,针砭校园不良现象。时间不定。

备注:以上文字来源于《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卢志文著

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教职工例会,在卢志文校长看来,这样开展教职工例会的好处在于:1、可以通过艺术鉴赏的方式提升教职工品位;2、通过让教师宣讲教师的道德故事,让老师们相互了解、互相激励,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共同的价值观。3、通过对教育难点和热点问题的论坛方式,实现思想的交流,认识的统一,从而相互启发,共同提高。4、通过纵论古今、中外时事的分享及点评,让老师们拓宽了视野,开阔了胸襟。5、通过校务工作板块,让老师们明确工作目标,踏实工作。

那么现代学校管理中,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各种会议,发挥其更多的功能,并让其成为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良好助推器呢?这是我们管理者值得思考并着手改革的事情。上述案例告诉我们:在教师们认为普遍乏味的教职工例会也能组织成为一个高效而富于人文情怀的精神大餐。

一、让会议成为经营人心的精神家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因此对管理者来说,特别是校长,经营学校,先经营人心(摘录卢志文原话)。那么如何才能让会议成为经营人心的精神家园呢?案例中学校以《翔宇教育集团员工宣言》为载体,结合实例,深入解读,每次介绍一位翔宇人的感人事迹。这样让身边的人精心讲,讲身边的精彩事,从一个个的故事中,引导全体教职工朝着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前行,从而影响教职工达成共识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活的行动,这应该是我们学校文化浸润的有效路径。摒弃说教和训斥,远离“高大全”的光辉形象,让我们的追求更加接“地气”,进而形成学校发展的“正能量”。由此看来,我们的会议还可以从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校教育愿景等入手,不断挖掘典型、宣传典型,通过学校发生的故事、教师的点滴行为、教育教学典型案例等的剖析与分享,不断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追究浸润到每位教职员工内心,达到“经营人心”的目的。

二、让会议成为专业成长和学术研究的乐土

“教师的专业成长”现在已经成为学校管理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许多学校都在想尽办法地给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创建专业发展的机会。例如:双流县黄水小学成立的青年教师发展室,通过每周的论坛式、沙龙式、问题研究式的培训促进;双流县实验小学成立的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引领狠抓教育教学研究;双流县东升小学的“伙伴学会”,依靠团队力量,融合教师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学习、研究、成长……切实为各校的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多样的平台,注入了更多活力和强大力量。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还有很多,许多学校也有很多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上述案例让我们再次拓宽了视野,把枯燥乏味的教职工例会,转变为教师展示教育教学成果和挑战自我的擂台,转变为可以畅述自己教育教学学术研究成果的舞台。

三、让会议成为认识世界、增长见识的空间

我们常常说,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应该至少有一桶水。我们把学习知识的方法和知识本身带给孩子们,正如案例所在学校的校长卢志文先生把知识分为“知”和“识”,“知”可言传,而“识”只能通过体验和感受才能掌握和形成,案例中在教职工例会中增加时政板块正是这个用意。随着双流县教育“国际化”不断推进,各校的国际化水平也必将逐步提升,让孩子们了解世界,首先得让老师们了解世界。通过会议拓展教职工视野,然后带着理解去感知、体会和融入世界文化,带给孩子的必将更为生动、鲜活的。有的教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认识和态度、行为必须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改进。因此,我们不仅要利用会议让教职工增长见识、了解时事,还应该通过更多的渠道鼓励老师们这样去做。

四、让会议成为“常新”的平台。

所有的会议或者活动,用一种形式持续太久,就会使人有厌倦感。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创新是发展的驱力。为什么我们很多学校的会议会有那么多老师希望快一点结束,希望少一点时间。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会议本身的功能性太过单一,长期一成不变的形式和内容,让老师们缺乏了兴趣,造成混时间、磨时间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让它常新。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新?新在哪里呢?上述案例也给我们很多启示。

内容、形式新: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几个问题。学校的教职工例会,仅仅是显示领导权威,传达上级文件,呆板地总结得失和安排工作吗?学校工作纷繁复杂,事物繁多,不通过会议的形式,又如何让全体教职工知晓并付诸于行动呢?双流县双华小学的“双华竹简”便给他们学校会议创新创造了条件。他们将各个部门(德育、教学、后勤等)前期的工作总结与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按周形成“竹简”,发放到每个教职工手中,让大家一目了然。这样就可以省去了会议中大量总结工作和安排工作的时间,给创新会议内容和形式留下了空间,就可以在教职工例会上“大作文章”了。像上述案例中的艺术鉴赏、道德分享、科研论坛、时事共享等都可以去大胆地实施,甚至可以更多帮助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的内容和形式。

评价新:学校的发展需要成果的刺激,教师的成长需要成功的鼓励。而我们很多学校的教职工例会往往就是一些硬生生的安排、冷冰冰的说教、严厉的批评或训斥,做得好一点的能通过会议对优秀老师进行表扬和鼓励。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案例中卢志文校长就将他在各地讲学的纪念品作为奖励品发放给老师们,后来又改变为用抽奖的方式来给予奖励。但不管什么形式和方法的评价和奖励,只要能真正激发教职工内心激情和自我成长以及发展学校的动力,就是好的评价。

五、开展好教职工例会应该注意的问题。

1、充分准备,有的放矢。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从艺术鉴赏还是道德建设,不管是教育论坛还是时事政治,乃至校务工作板块,翔宇集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目的直指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因此,我们在实施学校管理,提升会议质量上都要精心准备,提前谋划,才能有助于学校团队精神的形成、集体认同感的培养、教育理念的融合、教师专业的发展。

2、少而精,精而实效。

每个学校都会有各自的校情和师情,同样的方式,用在不同的学校都会有不同的效果,甚至有的会适得其反。但是所有的会议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长,宜实效不宜“花架子”。会议过多、过长、没有实效都会引起教师的反感和抗拒,因此我们在改革或创新各种会议时一定要在实效上下功夫。

3、提前调研,从教师需求出发。

会议是给教职工开的,受益群众也应该是全体教职工,最终促进学校的发展。因此,通过多种方式的提前调研,充分了解教职工多方面的需求,更有助于会议效果的达成,使会议更具针对性。

工作室介绍

<p> 毛凤鸣校长工作室于2014年3月经县教育局发文同意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