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 文本解读
《装在套子里的人》文本解读与问题导学
唐 燕
契诃夫毕业于医科大学,后来弃医从文。他的小说细针密线,冷峻客观,追求平常和本质,截取生活的片段,捕捉幽微深刻的艺术细节,微言大义,具有哲理的象征和不动声色的幽默。白描的手法更是出其神入其化。他从不追求情节的离奇和跌宕,在细节上却精雕细刻。《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的代表作,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意义和广泛社会影响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思考。本文谈谈我对这篇文章的解读和教学中如何实施问题导学:
一、对此文解读有两个个方面需要注意:
1、关注小说的创作背景
契河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别里科夫正是沙皇卫道士的典型。课文是原小说主要部分的节选。
2、关注小说情节对主题的突显作用
小说教学,情节和主题是主轴,而小说的情节是为主题服务的,这是众所周知的理论,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老师往往想当然地概述了情节,再想当然地总结了主题。其实,从情节到主题,是有一段路要走的,要有足够的鉴赏文本的眼光和耐心,才能使之一以贯之。小说中华连卡姐弟的出现,别里科夫的恋爱事件、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都对我们理解小说的主题很有帮助。解读文本时这一部分的情节可以作为重点进行解读。这一部分从“可是,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至“从此再也没起过床”,叙述了别里科夫的“婚事”。这里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开端,别里科夫昏了头,决定结婚。发展,别里科夫和“促狭鬼”、柯瓦连科之间的矛盾和背靠背的斗争。高潮,柯瓦连科与别里科夫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斗争。结局,在华连卡的笑声中别里科夫婚事失败,生命结束。小说通过婚姻故事的描写,深刻地表现新生力量与腐朽力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隐约地预示着新生的东西必将能战胜腐朽的东西。
二、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1、关于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一是赏析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形象。二是学习本文的讽刺语言与作者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三是培养学生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四是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领悟到因循守旧的危害性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2、关于导学问题的设计
我在完成这篇课文教学时,主要完成了一下五个问题的研究:
一是要求学生细读第一部分,讨论文中写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具体分析有形的套子和无形的套子。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作者笔下的别里科夫形象。作者抓住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外貌、心理、语言、行动,简练、鲜明、夸张而又合理地进行描述,生动逼真地塑造了一个“套子”的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是别里科夫的外表的“套子”。在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面前,恐惧、憎恶,用各种防身的套子把自己包起来,逃避现实,是别里科夫思想上的“套子”;千方百计地进行挣扎,不时地从“套子”里钻出来,去干预现实,辖制别人,以维护“体统”,防“乱子”,是别里科夫“套子”的反动作用。“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是别里科夫的口头禅,典型的套子式论调。“套子”是窒息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专制势力的象征。小说最后描写别里科夫可悲的下场,展示了反动腐朽势力必然灭亡,激起人们冲决旧的牢笼,创造新生活的勇气。
二是作家用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写别里科夫的婚事,初看起来,好像与前文连接不紧,这一故事情节的设置妙在何处?作家把他的主人公放在婚事的面前加以描绘和议论,对揭示别里科夫的丑恶本质,对于突出和深化作品的主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就连“结婚”的义务和责任“别里科夫”都不敢承担了!”甚至连“求婚”“允婚”的勇气都没有了!在别里科夫枯竭了的心灵里,连“该结婚”的念头也产生不出来了!至于真正的爱情,那就更是别里科夫所无法理解的。仅仅是一个“该结婚”的念头就弄得他一命呜呼了。——这就有力地突出了别里科夫的性格。在这里,作家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是意味深长的。别里科夫跟真正的爱情是无缘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契诃夫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是多么深入细致,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准确、真实。
三是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他的“套子”就是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的一切陈规陋习。他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凡是违背法令,不合常规的事,都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他认为自己有责任用套子去约束别人,“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如何理解这一人物形象? 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他的“套子”就是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的一切陈规陋习。他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凡是违背法令,不合常规的事,都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他认为自己有责任用套子去约束别人,“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四是分析相关重要语句,让学生谈谈对这些句子有何看法?分析小说语言特色。契河夫是幽默讽刺大师,《装在套子里的人》表现出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
五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这段话有利于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最后一部分是写埋葬了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说明只要沙皇专制制度存在,就有别里科夫的存在。要消灭这种装在套子里的胆小保守的人,就要消灭适合他们生存的那种制度。任何一个时代,胆小、保守是要不得的,应该勇于开拓创新,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潮流,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3、关于学习成果的表达
最后我让学生将本课的主题和《祝福》进行比较鉴赏,对教材上的课文进行主题比较鉴赏,让学生了解那个特殊时期的小说的特点,以便帮助学生能够在解读其他类似文本时找到方法,能够准备把握小说主题。
三、教学反思
就两节课完成这篇小说的学习而言,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达到预定的效果。其成功之处在于:教学层次定位准确。本人能够在学生把握情节的基础上,从人物性格切入,选点准确,学情意识强。在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和作品的鉴赏中,本人尊重学生的理解,善于从学生的表达中引导点拨,注重了教师角色的转换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注重了阅读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研学氛围中,达到了提高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目的。
但是,由于教师的作为必须受80分钟的限制和师生思想交流不可控状的制约,这两节节课同样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提高的空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课堂导向语言应进一步精确、凝练,突出有效信息,给学生更明确的思维导向。评价语言还有待于提高、丰富。
2、作家思考生活的方式有其共性特点,可以尝试归纳式思维导引,以启发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智力。
工作室介绍
<p> 王泽军工作室是2012年2月由双流县教育局批准成立的第四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