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冯之刚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文/吴小兰  时间:2016-01-06  浏览数:771

一年级老师大多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注意范围窄,随意性较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差,教学目标难以完成等情况不时出现。为师者精疲力竭,学生却茫然无知,一无所获。“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老师们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其实,只要教师能把握住学生特点,深钻教材,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组织教学这个关键,采用灵活多变的引导方法,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知识、发展能力。为此,我们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年龄特点,创设与知识点相关的情境教学。

在刚入学孩子的眼中,小学生活充满陌生而新奇的色彩。如何把握契机,在孩子心田种下爱学习、爱数学的种子呢?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一年级孩子的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解读教材,每节课都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创设与知识点有联系的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让其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学习起来特别有意思。如在教学《上下》前,我的教学预案是将整节课的教学融入“给大树爷爷庆祝生日”这个情境中,意图是让孩子们在遨游童话世界的同时学习新知,解决问题。由于整个情境环环相扣,惊喜不断,教学预案的实施过程就比较好,学生兴趣盎然,参与度高。所以,情境教学是一年级教学中十分有效的重要途径,符合儿童心理素质和性格发展的特点。好的课堂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还可以活跃思维。

二、从入学的第一节课做起,重视学生各种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堂学习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学生知识信息的获得主要通过这一渠道来完成。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一年级是孩子人生学习生涯的起航阶段,培养其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万事开头难,万事坚持难,”只要做好这两个“难”,而后的“万事”就“易”了。

1、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当老师讲课或别的同学发表意见时,不懂得如何认真倾听。有的一心想表现自己,他就高兴地站起来,边举手边不停地喊老师,我知道,有的随心所欲地看书、玩玩具。此时,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课堂的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而且会滋长某些不良习惯的蔓延。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就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比比谁听得最认真!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适时的表扬。如 “胡静听讲多认真呀,张飞蔚坐姿真漂亮。”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用目光加以暗示。一年级学生很单纯,都喜欢被老师表扬,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多表扬少批评,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听课效果会好很多。这样经过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学生能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

年级的课堂上,还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有的孩子手举得高高的,请他站起来后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有的孩子站起来后,支支吾吾,声音很轻。我认为“说”其实包括回答老师提问、纠正他人发言和参加小组讨论三种情况。无论哪种情况我都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然后强调语句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并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和说话的方法。还要求回答提问时音量要大,语气要肯定,让全班同学都听见;纠正他人发言时态度要诚恳,音量要适中,要先肯定对方发言中好的、对的方面,再诚恳地指出不足,说出自己的意见,千万不要讲伤害对方的话,被纠正意见的同学,应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不管对方说的对不对,都要抱着“闻过则喜”的态度耐心地让对方把话说完,如果意见正确,要点头表示感谢,可以说,:“谢谢你,我听明白了。”如果意见不正确,也要等对方把话说完后再发表不同意见,可以说:“谢谢你,不过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因为……”;小组讨论时要用商量的语气相互补充,音量宜小不宜大,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我努力使学生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其次,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合作、操作、读题、审题、书写等方面习惯的培养。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悉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是一张等待描绘的画纸。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是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三、教师要重视修炼自己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是否吸引学生,对于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修炼自己的语言。

首先,教师语言应具有儿童特色,但"儿童特色"并不是儿童腔,而是要贴近童心。教师用贴近童心的语言与儿童进行交流,如此一来,春风何愁不化雨,"润物"自然"水到渠成"了。教师如何让自己的语言贴近童心呢?注意“甜、慢、短、精、新、活”这六个字。“甜”:母亲对孩子当然是甜甜的,教师与儿童对话,只有多带些"甜味"才能适应儿童,才能像母亲一样抓住他们的心。反之,枯燥的说教和要求只会让他们心不在焉、大倒胃口。“慢”: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的儿童在感知过程中,分析能力也有一定发展,但发展水平较低,他们多善于直觉感知。因此,对儿童说话,语气必须要慢,语气太快,儿童会反应不过来。“短”:正处于发育之初的儿童,无法像成年人那样,将对方所说的内容先记下,然后再去回味理解。他们只能直接瞬间反应,不善于理解推理。因此,对于一些较长的句子,低年级学生常常"消化不良"。“精”: 儿童的注意力持久性和稳定性较差,容易分散。心理学研究表明:七岁儿童最长可以连续注意10分钟至1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对儿童说话要"精练",绝不能"拖泥带水",在儿童的注意集中区内,用精简的语言有效地解决问题。“新”:低年级学生好奇极强,他们喜欢新鲜活泼的语言。如果教师只一味使用一成不变的腔调和语言,久而久之,就会让儿童感到乏味,从而失去倾听的兴趣。因此,教师对低年级学生说话时,要注意语言形式的多样化。从心理学角度讲,新奇的语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加强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使其印象深刻。“活”: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在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对低年级学生说话时, 应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尽量做到生动活泼且活灵活现,从而易于学生理解。世界是鲜活的,学生是鲜活的,因而学习也理应是鲜活的。

其次,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准确到位,要具有激励作用,有时还要灵活采用态势语。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不能太单一,左一个“你真棒”,右一个“你真行”,这样整齐划一的评价方式,学生听多了肯定会烦。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分对错,一味表扬,对答错的地方也不指出。这样的评价缺乏针对性、准确性,又如何能给学生带来启发,促进学生发展呢?准确性是评价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没有生命力,无论用词多么考究,语句多么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评价语务必恰如其分。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既不能一味简单赞扬,也不能草率地去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好,好在哪里;错,错在何处。

教师的评价语要有激励作用。莎士比亚说过:“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一年级的小学生更渴望这样的“阳光”,当他们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语能巧妙点拨 ,春风化雨 ,发挥好“激励”的作用。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公开课上对一名学生这样评价 :“你真了不起啊 !如果刚才你坐下了 ,不就失去了一次显示自己的机会了吗 ?”粗一看 ,这似乎是表扬 ,但我们仔细品味一下 ,会明白这是于老师对该学生进行的“心理辅导”。对这个不能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于老师先用“真了不起”夸奖他,接着借“如果……不就……”句式巧妙地提醒这个学生不该放弃锻炼自己的机会,也是在提醒鼓励跟他一样胆小的学生,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所知,敢于表现自己的所能。多么委婉,多么亲切的鼓励啊!

适当运用态势语言进行评价。除了有声语言之外,教师还需要适当地运用态势语言。如果后进生在回答问题时,老师用充满希冀的眼神看着他,就能增强这个学生的信心;如果老师用微笑来鼓励胆小的学生,他就会消除紧张心理,有勇气回答问题;如果发现学生提出别的同学提不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时,老师能用赞许微笑并伸出大拇指,夸赞道:“你有一双慧眼哟,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语,内心一定会美滋滋的,一定会产生 “下次我还要发言”的欲望;对于有些学生的表现,老师还可以走过去抚摸她的头或握握他的小手以示鼓励。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丰富自己的语言,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语素养,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是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多思考、多修炼、多实践,相信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会精彩叠出,教师和学生将在“课堂”这片沃土里各取所需,共同成长!

工作室介绍

<p> 双流区“研培员冯之刚工作室”于2015年4月经双流教育局批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