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教育教学政策学习】-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_李琴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研修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研修动态

【教育教学政策学习】-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

文/李琴  时间:2024-03-27  浏览数:1622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50号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已经2021年5月25日教育部第1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9

1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长  陈宝生

 

2021年6月1日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落实学校保护职责,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

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对本校未成年人(以下统称学生)在校学习、生

活期间合法权益的保护,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办

学、依法治校,履行学生权益保护法定职责,健全保护制度,完善保护机制。

 

第四条 学校学生保护工作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注重保护和教育相结合,适应学生身心

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尊重学生权利,听取学生意见。

 

第五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落实工作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健全学校学生保护的支持措施、服务体系,加

强对学校学生保护工作的支持、指导、监督和评价。

 

第二章     一般保护

 

第六条 学校应当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得因学生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下统称家长)的民族、 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情况等歧视学生或者对学生进行区

别对待。

 

第七条 学校应当落实安全管理职责,保护学生在校期间人身安全。学校不得组织、安排学生从事抢险

救灾、参与危险性工作,不得安排学生参加商业性活动及其他不宜学生参加的活动。


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学校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及时

通知学生家长;情形严重的,应当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八条 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

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第九条 学校应当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名誉,保护和培育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表 彰、奖励学生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教育、管理中不得使用任何贬损、侮辱学生及其家长或者所属特

定群体的言行、方式。

 

第十条 学校采集学生个人信息,应当告知学生及其家长,并对所获得的学生及其家庭信息负有管理、

保密义务,不得毁弃以及非法删除、泄露、公开、买卖。

 

学校在奖励、资助、申请贫困救助等工作中,不得泄露学生个人及其家庭隐私;学生的考试成绩、名 次等学业信息,学校应当便利学生本人和家长知晓,但不得公开,不得宣传升学情况;除因法定事由,不

得查阅学生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或者其他网络通讯内容。

 

第十一条 学校应当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保障学生平等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参加教育教

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并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

 

对身心有障碍的学生,应当提供合理便利,实施融合教育,给予特别支持;对学习困难、行为异常的 学生,应当以适当方式教育、帮助,必要时,可以通过安排教师或者专业人员课后辅导等方式给予帮助或

者支持。

 

学校应当建立留守学生、困境学生档案,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关爱帮扶工作,避免学生因家庭因素

失学、辍学。

 

第十二条 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或者变相开除学生,不得以长期停课、劝退等方式,剥夺学生在校接 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权利;对转入专门学校的学生,应当保留学籍,原决定机关决定转回的学生,不得拒

绝接收。

 

义务教育学校应当落实学籍管理制度,健全辍学或者休学、长期请假学生的报告备案制度,对辍学学

生应当及时进行劝返,劝返无效的,应当报告有关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学校应当按规定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有休息、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

炼的机会和时间,不得统一要求学生在规定的上课时间前到校参加课程教学活动。

 

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不得以集体补课等形


式侵占学生休息时间。

 

第十四条 学校不得采用毁坏财物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的违法违规物品,

按规定予以暂扣的,应当统一管理,并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学校不得违反规定向学生收费,不得强制要求或者设置条件要求学生及家长捐款捐物、购买商品或者

服务,或者要求家长提供物质帮助、需支付费用的服务等。

 

第十五条 学校以发布、汇编、出版等方式使用学生作品,对外宣传或者公开使用学生个体肖像的,应

当取得学生及其家长许可,并依法保护学生的权利。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尊重学生的参与权和表达权,指导、支持学生参与学校章程、校规校纪、班级公约

的制定,处理与学生权益相关的事务时,应当以适当方式听取学生意见。

 

第十七条 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或者处分学生的,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听取学生的陈述、申辩,遵

循审慎、公平、公正的原则作出决定。

 

除开除学籍处分以外,处分学生应当设置期限,对受到处分的学生应当跟踪观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

育,确有改正的,到期应当予以解除。解除处分后,学生获得表彰、奖励及其他权益,不再受原处分影

响。

 

第三章     专项保护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落实法律规定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和预防性侵害、性骚扰等专项制度,建立对学生欺

凌、性侵害、性骚扰行为的零容忍处理机制和受伤害学生的关爱、帮扶机制。

 

第十九条 学校应当成立由校内相关人员、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有关专家、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

参与的学生欺凌治理组织,负责学生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宣传教育、组织认定、实施矫治、提供援助等。

 

学校应当定期针对全体学生开展防治欺凌专项调查,对学校是否存在欺凌等情形进行评估。

 

第二十条 学校应当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平等、友善、互助的同学关系,组织教职工学习预防、处理学 生欺凌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对学生开展相应的专题教育,并且应当根据情况给予相关学生家长必要

的家庭教育指导。

 

第二十一条 教职工发现学生实施下列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

 

(一)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他人身体或者恐吓威胁他人;

 

(二)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他人人格尊严;


 

(三)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

 

(四)恶意排斥、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

 

(五)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

播他人隐私。

 

学生之间,在年龄、身体或者人数等方面占优势的一方蓄意或者恶意对另一方实施前款行为,或者以

其他方式欺压、侮辱另一方,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可以认定为构成欺凌。

 

第二十二条 教职工应当关注因身体条件、家庭背景或者学习成绩等可能处于弱势或者特殊地位的学

生,发现学生存在被孤立、排挤等情形的,应当及时干预。

 

教职工发现学生有明显的情绪反常、身体损伤等情形,应当及时沟通了解情况,可能存在被欺凌情形

的,应当及时向学校报告。

 

学校应当教育、支持学生主动、及时报告所发现的欺凌情形,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三条 学校接到关于学生欺凌报告的,应当立即开展调查,认为可能构成欺凌的,应当及时提交 学生欺凌治理组织认定和处置,并通知相关学生的家长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认定构成欺凌的,应

当对实施或者参与欺凌行为的学生作出教育惩戒或者纪律处分,并对其家长提出加强管教的要求,必要

时,可以由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训导、教育。

 

对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等严重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

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不同学校学生之间发生的学生欺凌事件,应当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建立联合调查机制,进行

认定和处理。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职工与学生交往行为准则、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规定、视频监控管理规

定等制度,建立预防、报告、处置性侵害、性骚扰工作机制。

 

学校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并制止教职工以及其他进入校园的人员实施以下行为:

 

(一)与学生发生恋爱关系、性关系;

 

(二)抚摸、故意触碰学生身体特定部位等猥亵行为;


(三)对学生作出调戏、挑逗或者具有性暗示的言行;

 

(四)向学生展示传播包含色情、淫秽内容的信息、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

 

(五)持有包含淫秽、色情内容的视听、图文资料;

 

(六)其他构成性骚扰、性侵害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章     管理要求

 

第二十五条 学校应当制定规范教职工、学生行为的校规校纪。校规校纪应当内容合法、合理,制定程

序完备,向学生及其家长公开,并按照要求报学校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学校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按照要求开齐开足课程、选用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学

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或者引进的课程应当经过科学论证,并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学校不得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向学生提供有偿的课程或者课程辅导。

 

第二十七条 学校应当加强作业管理,指导和监督教师按照规定科学适度布置家庭作业,不得超出规定

增加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第二十八条 学校应当按照规定设置图书馆、班级图书角,配备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内容积极向上的课

外读物,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质量。

 

学校应当加强读物和校园文化环境管理,禁止含有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迷信、赌博、恐怖主

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读物、图片、视听作品等,以及商业广告、有悖

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现象进入校园。

 

第二十九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按照有关规定完善安全、卫生、食品等管理制度, 提供符合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制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极端天气和意外伤害应急预案,配备

相应设施并定期组织必要的演练。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应当对校园实行封闭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校园。

 

第三十条 学校应当以适当方式教育、提醒学生及家长,避免学生使用兴奋剂或者镇静催眠药、镇痛剂

等成瘾性药物;发现学生使用的,应当予以制止、向主管部门或者公安机关报告,并应当及时通知家长,

但学生因治疗需要并经执业医师诊断同意使用的除外。

 

第三十一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体质监测制度,发现学生出现营养不良、近视、肥胖、龋齿等倾向或者

有导致体质下降的不良行为习惯,应当进行必要的管理、干预,并通知家长,督促、指导家长实施矫治。


 

学校应当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在课间、课后使用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开展体育锻炼;在周

末和节假日期间,按规定向学生和周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第三十二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 机制,按照规定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设心理辅导室,或者通过购买专业社工服务等多

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指导、帮助教职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

对待学生。

 

第三十三条 学校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学校或者在校园内使用;对经允许带入

的,应当统一管理,除教学需要外,禁止带入课堂。

 

第三十四条 学校应当将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纳入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网络

文明和防止沉迷网络的教育,预防和干预学生过度使用网络。

 

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上网设施,应当安装未成年人上网保护软件或者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技术措施,避免 学生接触不适宜未成年人接触的信息;发现网络产品、服务、信息有危害学生身

工作室介绍

成都市双流区李琴名班主任工作室以课堂教研为主线, 以“专业引领、同伴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