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亲近母语,走进童心_罗莉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亲近母语,走进童心

文/黄艳琼  时间:2015-09-15  浏览数:752

还在大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亲近母语”这样一个不太起眼的网站,一个真正源自民间的组织,一群为儿童的母语阅读潜心研究,大胆尝试,坚持不懈的一线老师。他们来自祖国的各地,因着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共同信念,因着一个坦诚分享交流的论坛,走到了一起,互相勉励,从最初的几个人走到了今天的上千人,并将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不仅是小学的老师,还有中学老师、学生家长和每一个认识到阅读重要性的人。

这一次,我近乎是怀着一种朝圣的心理去的。不仅因为论坛主讲人有引领我改变观念、爱上孩子、立志做一个和孩子一同成长的班主任的薛瑞萍老师;更因为这样一群为共同信念走到一起的人,令我从心底油然而生起一股敬重之情,他们对儿童阅读的坚守精神牢牢地吸引着我;还因为自己在教育理念上遇到了很多困境,当各种现实的观点冲击而来时,我不知道自己的坚持对不对,到底该坚持些什么。人之所以会纠结,要么因为不够坚定,要么因为见识太狭隘了,所以我积极申请了这次外出培训。感谢学校给我这次机会,相信在这一次次的不断学习中,我会很快成长起来。而对于这次培训,我只想说四个字——不虚此行。

心灵的洗礼,灵魂的震撼

点亮一盏灯,我们都是绿光芒。

当古稀之年的梅子涵先生伴着一盏微弱的灯深情地开场,借用《去年的树》讲述起自己与亲近母语一起走过的十年,那些推广儿童阅读的奋斗与坚持,那份对儿童阅读始终不变的信念与执着,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让我们这些“惦念阅读的候鸟”本能地想要靠近亲近母语这棵大树,汲取它的养料,化身为它的一部分,成为一道能够点亮孩子阅读心灯的“绿光芒”。

当耄耋之年的资中筠先生迈着颤微微的步子坚定地走上讲台,毫不避讳地分享她童年的阅读故事,并用那颇具亲和力的声音唱起年幼时母亲交给的歌谣《春晓》。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发自内心的掌声持续了好久好久。可以说在三天的论坛中,几乎每个人都在强调有方向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对儿童的重要性,但资先生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她只是客观地讲述了自己的童年阅读之路——母亲反复的方言儿歌的启蒙教育,家里敞开的书架,没有人要求她必须要读什么读多少明白什么,她只是发自本身的一种对阅读的喜爱,自然地不求甚解地阅读着。

但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有一些共同的地方,比如让孩子置身于一种阅读的氛围,感受到阅读是一件好的愉快的事情,有种类丰富的可读的书等。我想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这些基础的东西,那我们就足够成为一道小小的绿光芒了。

点亮一盏灯,照亮孩子的路。

来这儿之前,我单纯的认为,做儿童阅读推广的一定是一些比较好的学校,一些很优秀的中青年教师,但我怎么也想不到,一直坚守的还会有这样一些人。年近五十的程曦老师看起来是那样平凡,然而她所做的事却是那样不平凡——她从自己的班级着手,探索激发儿童阅读兴趣的方法,不仅主动分享给身边的老师,还积极邀请专家来讲课,更将阅读的美好传播到一些比较困难的小学。她让我看到了,只要有心,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

饱受异样眼光成长起来的王玲老师的童年甚至青年时代都与“阅读”没有多少关系,直到她遇见了一个美丽的图书馆,从浩瀚的书海中获得了精神的抚慰。推己及人,她将阅读带进孩子们的生活,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而且无形中影响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读书明理,这种改变首先是从王老师自己开始的,她开始去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关怀他们帮助他们。有人说经历决定了一个人成为他现在的样子,对此我深表赞同。而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相似的平淡无奇,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和我们的阅读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多月前,有家长给我打电话,问给孩子买些什么书好,请我推荐。当时我没有太在意,只是上网搜了一些适合小学生看的书目结合自己的经验,推荐了一些给她。现在想来,还是太草率了一些。有些惭愧的是,其实不少书我还没有看过。听了王老师的故事,我想我应该多读一些孩子们在看的书,挑选真正适合的书推荐给他们。推荐毕竟与自由的阅读不同,代表了一种态度在里面。

来自贵州的穆慧翔老师的讲述让我几欲落泪。不仅仅因为主持人煽情地讲他有多么不容易,也不仅仅因为他那面对困难时举重若轻的态度和对儿童阅读事业朴实而坚定地决心,还因为我到过贵州那样艰苦的地方,切身感受过他们有多么不容易,我的大学同学来自那里,我的TFC的队友正在那里奋斗着。我的朋友们或许离开了落后的家乡,或许两年后再也不会回到支教的地方去,可是他和他的同伴们,在为那里的孩子们四处奔走着,在为改变那片土地阅读贫瘠的面貌而不懈努力着。那样一种对信念执着追求的精神令我羞愧——我总是会因别人的质疑而改变自己最初的坚持,可是就像那幅挖井的漫画,如果每次都半途而废,那永远也不会挖到水。通往目的地的路有千千万万条,别人探索出来的捷径轮到我时可能又会多出一些坎坷,应该要有自己的选择,只要方向是对的,始终坚持着朝那个方向,不断做一些调整,终会到达。人生,总会有一些非走不可的弯路。

除了个人,还有很多学校也不遗余力地支持着、推广着儿童的母语阅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印象最深刻的是后来我们去学习考察的扬州市汶河小学正谊书院,书院是在董仲舒的祠堂的基础上兴建起来的,学校充分抓住并利用好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古文和古礼的熏陶教育。整所学校的氛围都是儒雅的,无论是环境还是里面的人,升旗时孩子们严肃认真,唱国歌的声音整齐嘹亮,队列行进中有力地踏步,每个孩子遇见陌生的老师都会微笑并轻声问好,连课间也听不见嘈杂的吵闹声。正谊书院的负责人正是献课《孟子》的余耀老师,他的课沉稳大气,古韵十足,仿佛把人带回了古代的书院。

点亮一盏灯,让我们薪火相传。

参会人员有各地的中小学老师、校长,有关心、支持教育的公益机构,有关注教育的新闻媒体,还有一些即将走上教育岗位的有志青年,还有来自台湾的老师……我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怀着同一个信念聚到一起,并将化身为绿光芒,为儿童的母语阅读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开放的讲坛,理念的碰撞

《作为教师的孔子》薛瑞萍老师——小组讨论,妖风邪气。作为一个对教学有丰富经验,对教材有独到理解的资深教师,薛老师主张应该由老师主导课堂,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珍惜课堂上的每分每秒,不做无谓的尝试。——可是几乎每个上课的老师都或多或少地用到了小组讨论的形式。可见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能力。

《外婆,你好吗》岳乃红老师——我读你听,静静地熏染。孩子能读好、能理解的篇章交给孩子自己读,互相交流、讨论;难度较大的由老师深情诵读,精心组织语言,引导孩子突破难点。——对于岳老师的处理,在后面的集中交流中,有人认为老师讲的太多了,有人认为文章没选好太深了,而作者梅子涵先生声称“这就是专门给小学生创作的”。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份材料有不同的解读,这要怎么处理呢?

《两只手套》李玉贵——就上面的问题,来自台湾的李老师课后答疑中给出了一种回答。她说去日本访问学习的时候,觉得老师讲得非常好,就问是怎么设计的,日本老师很疑惑:“就是照着教程上啊。”后来才明白他们有统一的教程,一步一步该做什么都很清楚,完全不用老师“再加工”。更让我难过的是她的另一个介绍,她说去英国访问时,很骄傲地向他们介绍台湾的阅读推广进展,结果遭遇了更大的尴尬——英国老师不理解为什么要推广阅读,那不是很自然的事吗?别人的阅读是一件和吃饭喝水一样普通经常的事。李老师呈现的课堂也和我们有所不同,课前让孩子们清楚地知道我们要达到哪几个阶梯,然后一步一步落实了再进行下一步。一篇课文可能要学六、七个课时,关注点比较全面,不仅有语用方面的,还有语感、情感等方面。对学生的运动同样很重视,认为只有充分活动了,才能静下心来学习。李老师的课堂很亲切很活跃,她随时提醒着孩子应有的礼貌礼仪,但并不是硬性的要求。而且节奏比较慢,给孩子充足的思考讨论的时间,让大部分的孩子获得学习的快乐。虽然经常在告诫自己,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急不得,但真的很难做到,等待所有的孩子跟上脚步,觉醒出内在的自制力。

《雅舍》(节选)朱爱潮老师——字斟句酌,读出感情。朱老师的课堂就比较接近我常见的公开课了,只是把练笔的时间用在了朗读上。

《去年的树》蒋军晶——群文阅读,开阔视野。重点解读《去年的树》,还简单阅读了新美南吉的另外两篇作品,体会他的作品风格。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来了解、分析写作手法和文风,激发孩子阅读同类作品的兴趣。其实我不太理解对比分析文章的风格意义何在。

《爱书如命的一家子》刘颖——抓住语言,写活人物。这节课也是常见的公开课类型,读写点选得很巧妙,加上文章趣味性很强,效果很好。最后有争议的地方在于,作者为什么要写不爱看书爱吃书的书虫。看来,深入了解背景及相关材料很重要。

每一位老师的功底都很深厚,一听就是读了很多书——至少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书读了很多。让人深感阅读课,其实不好上啊。我想就和考察时一位老师说的那样,在最初的阶段,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是最重要的,不要有太多硬性的要求,让阅读成为一件麻烦的事。当然,一些鼓励性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在有了兴趣做基础,有了习惯做保证之后,再来提升阅读的质量和效果。


工作室介绍

<p> 欢迎你来到罗莉工作室,这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请随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