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卷】:2023年全国高考物理甲卷
【专家评卷】:2023年全国高考物理甲卷
四川省双流中学 黎国胜
四川省物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西华师大及四川师大硕士研究生导师
金考卷2023第一期,天星公司
2023年全国高考物理甲卷,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体现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重视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导向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
1、试卷结构和难度变化:
2023年与2022年比较,试卷结构、题型、知识板块分布方面基本保持稳定。试题以常规题型为主,总体难度比2022年有所下降,比2021年难度小得多。
同时,试题更加注重基础,适当增加简单题。如14题,以体育运动中的推铅球为情景,考查学生对平抛运动的理解,影响机械能和动能的因素,起点低,考生容易上手,对考生非常友好。
今年的25题与2022年的25题比较,情境学生非常熟悉,难度也不大。
与2022年类似,2023年甲卷仍然没有考查万有引力及变压器、远距离输电。
2、命题理念:
(1)重视物理观念的考查:
物理观念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物质的观念、力与运动的观念、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念。通过高考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试题对高中物理涉及到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简谱运动等典型运动模型都有涉及。14、18、19、20、21、24、25题等,都在考查学生能否应用物理观念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教学:2023年全国甲卷,14题起点低,15题、16题,都比较容易,17题开始难度缓慢加大。整套试卷,情境比较常规,题干文字较少减轻了学生的阅读负担,数学运算量也有所减小,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思考物理本质,突出物理思维和关键能力的考查,防止大面积学生在理综考试时“弃考”物理,有利于引导高中教学。
2、考点题型新变化
考点变化
整体上各模块的比重相对稳定。但稳定之中有变化:
(1)近四年整体看,重视对“电磁感应”部分的考查。2020年电磁感应考了一个选择题,一个计算题,总分达到18分之多。2021年电磁感应只考了一个选择题,总分6分。2022年考了两个选择题,占12分,2023年考了一个选择题和一个计算题,总分26分之多。2021年的电磁感应虽然只考了一道题,但放在21题的位置承担了“能力甄别”的功能。2022年放在16题、20题的位置,仍然担当了“能力区分”的重任。2023后,电磁感应放在了21题和25题的位置,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区分题。
(2)实验题继续延续了一力一电的格局。2021年力小电大,2022年及2023年都是电小力大。但是23题虽然考查了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题型比较常规,难度不大。
(3)2022年、2023年都没有考查万有引力、交变电流及变压器。全国甲卷不会刻意追求知识覆盖面。但是,2023年平抛运动却反复考,14题、24题考、25题,都在考平抛运动。
(4)计算题稳定中有变化。2021年、2022年、2023年24题、25题,都是一力一电,力小电大。2023年、2022年的24题都考平抛运动。2022年的24题,考查平抛运动知识点单一,但运算题偏大,要求学生字母运算能力要强,而且要有一定的运算技巧。2023年的24题仍然考查平抛运动,但综合性更强,涉及到能力的转化与损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2022的25题物理情境较为新颖,学生较为陌生,得分率低。2023年的25题情境较常规,学生容易“入题”,既能鼓励学生大胆求解,又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较好地兼顾“服务选才”与“引导教学”的高考功能。
(5)选修模块稳中有变。34题仍然考查光学和波动力学,2021年光学填空,5分;振动与波作为计算题,10分。2022年轮换振动与波作为填空题,5分;光学作为计算题,10分。2023年,光学作为填空题,5分;振动与波作为计算题,10分,振动与波考查学生对波的形成与传播、振动加强与减弱的理解。考查的知识点和试题难度都比较稳定,有利于高中阶段的教学特别是学生的复习。
(6)33题考查的知识点、题型、难度都比较稳定,有利于高中教学。
高考评价体系中“四翼”的体现:
基础性:整套试卷注重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如14题,考查平抛运动的概念,物体作平抛运动,显然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恒定不变,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重力做功不影响机械能,速度会越来越大,动能也会越来越大。15题考查核反应的两个守恒: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16题考查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都比较基础,应用的物理规律不多,运算量也不大,学生容易得分。24题、25题两个大题,情景都比较常规,都体现了试题的基础性,让学生能够在考场上以稳定的、平和的心态完成考试。
综合性:高考是能力考试,是选拔考试。试题的综合性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必然要求。学生能否应用多个物理规律解决多过程问题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25题,以绝缘棒和导体棒的弹性碰撞开始,考查的物理过程多、应用的物理规律多,有一定的运算量,体现了试题的综合性。
应用性:实验题的22题要求,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给出了灯泡的参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要求学生选择实验电路,比较常规。但是要求学生画出电流表内接时的伏安特性曲线,设问比较新颖,能够较好区别学生的分析、论证和推理能力。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应用性。
创新性:2023年全国甲卷重视创新,特别是设问和考查角度的创新。17题,考查学生非常熟悉的匀速圆周运动,题干文字少,要求学生根据题干信息运用数学工具找出合外力与半径的关系,设问非常新颖。19题,物体位于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推力的作用,物体受力个数不多,试题难度不大,但以图像的形式呈现,要求考生根据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力F与加速度的函数关系,从物理的角度分析截距、斜率的物理意义。
情境题的变化
情境:情境是实现“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的载体,对考查和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具有关键作用。2023年全国甲卷,试题的情景总体来讲很常规,以平常的学习、练习所见的情景为主,少有与生产、生活、科技前沿相联系的情景。
2024届备考建议
针对2021年、2022年、2023年高考试题的考查特点,2024届的高考复习建议如下:
1、重视基础,回归教材
不管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还是科学思维、科学探究,都必须以必备知识为基础和前提。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的物理思想方法的复习。2023年甲卷的19题,就是结合图像考查牛顿第二定律。20题带电粒子对准圆心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圆形磁场的运动问题,来源于教材的例题。14、15、16题都非常基础,25题涉及的弹性碰撞,导体切割磁感应线运动,都离不开基础知识。
2、要重视典型物理模型的复习
高中物理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一些理论模型,要重视物理模型的建立、识别及应用。如高中物理的四种典型运动模型: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这些运动遵循的物理规律、运动特点及受力特点、分析方法,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2023年的甲卷涉及平抛运动的试题就有三道,17题考查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3、注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实现物理知识的结构化。依据物理观念确定大单元,采用大概念、大单元的方式进行复习,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结束,要引导学生自己画思维导图,把本单元的概念、规律、题型等画在一张图上,弄清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4、要注意掌握好习题的难度。平常复习、练习不宜过难,特别是“连接体”、“板块模型”、“传送带问题”、“弹簧类问题”、“人船模型”等力学问题,不宜占用过多时间。在高三复习过程中,特别是月考、周练等考试中,要合理把握试题难度,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注意能力提升的阶段性。试题过难,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出现“习得性无助”心理,防止出现“弃考”、“弃学”物理的现象。
5、注重物理观念的形成,如力与运动的观念、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念,养成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能量转化分析的习惯。物理观念的形成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循序渐进。要将物理观念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例如,见到一道力学综合题,养成画示意图的习惯,根据题意进行运动过程的划分,根据运动情况去分析物体的受力,善于选择牛顿定律或者能量观点、动量观点解题。形成清晰的物理观念不是目的,物理观念加科学思维,就能快速地解决物理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目的。
6、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学会自律、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引导学生不怕困难,敢于直面困难,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还要有顽强的意志力。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辛苦的,物理学科是有难度的,要想获得优异的成绩,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让学生相信“世间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报”。
7、鼓励学生建立错题集,错题要寻找错因,而且要把错题反复多次独立地重做,防止一错再错。要总结归纳出典型问题的解题方法,寻找最佳的解题策略。
考情速递
1、选择题考点单一,阅读量和计算量减小。
如14题,主要考“平抛运动”这一个知识点,题干语言简练,不需要定量计算。15题主要考查核反应的两个守恒,文字简短、简单计算即可。16题、18题、21题定性分析,17、19题只需要简单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2、重视教材,特别是教材的典型例题。20题考查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来源于教材的例题。教材在讲磁偏转时,以CRT显像管为例,电子经加速后正对圆心进入圆形磁场运动。
3、重视学生实验和教材小实验。22题、23题两个实验题都是学生必做实验,只要学生认真做了实验,理解了实验原理、掌握了数据处理方法,就很容易得分。
21题来源于教材和资料上的小实验,平时要重视,尽量多做实验。
工作室介绍
黎国胜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12月底,是双流县首批成立的5个工作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