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思考(徐天福)
双流县名校长工作室研修课题一
双流中学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思考
学员:四川省双流县中学 徐天福
一.理想状态的现代学校是什么样的
理想的现代学校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学校教育的人文性与民主性,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二是学校教育的开放性和全时空性,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面向国内、国际的全方位开放;三是学校教育的个性化与全面性,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人文情怀和道德人格,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克服学科分裂和分数崇拜,是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要将双流中学建成一所“理想的现代学校”,首先需要对其进行诊断。
二.学校文化诊断
学校文化诊断。这里的学校文化指的是,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同时根据学校教育工作的逻辑关系所进行的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环境文化和管理文化。
(一)反思学校传统
四川省双流中学位于成都市南部新城——中国西部航都双流。学校开办于1940年,距今70年,起初为“双流县立初级中学”,首届招收男生2个班(学生129人,教职工18人),后增设高中更名为“双流县立中学”,校名由国民党元老、近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题写。早在上世纪50年代双流中学就享有小华西坝和花园式学校的美称,1960年当时的校长李天洁代表学校出席了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文革期间,学校受到巨大破坏。文革结束,学校百废待兴。改革开放后,学校建设逐步走上正轨。90年代中期以后,双中在教育教学上实现了跨跃式的发展,成为了国内一所知名度较高的中学。多少年来,双中的师生以一种“求真务实”的作风不断创造出辉煌。
但是,当提及双中时,我们想到了什么呢?我们共同关注的人、事、物是什么呢?我们的“英雄”是谁呢?我们的文化是什么呢?
(二)学校现状诊断(当前学校普遍问题)
1.学校个性化发展问题。要研究当下基础教育学校发展的战略方向,必须回顾过去,纵向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经验性办学和规范化办学。之后学校的发展出现了几种发展状况。一是被动式发展:升级(市级、升级、国家级重点);二是主动式发展:兼并,联合办学,这是一种无限扩张、有名无实的办学;集团学校,这是一种有限扩张、缺乏个性的办学。理想的办学应该是个性化的办学——特色办学,其目标指向就是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色彩、文化风格。而当前,我们周围的学校在特色办学这一方向还有很长的路。
2. 学校课程文化、教师组织文化问题。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全面的提升。但是,由于新课程改革的难度、广度、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新课改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新课程理念没有真正转化为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虽然建立了新的课程结构,但是并没有建成完善的实践系统。虽然理论界推介了许多教育理论,但是教师无法将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虽然拓展了教师的新的师训渠道,但是并没有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课程改革遇到了一个最大的瓶颈,就是教师文化,教师组织文化的整体状态有待进一步提升。
3. 学校环境文化问题。学校环境文化主要是渗透在学校环境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在学校时空中人们在活动中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的文化价值观念等。当下的学校环境建设,最大的问题是人与环境的分隔。学校环境难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多元需求,难以有效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学校建筑缺乏“以人为本”的考虑,难以良好地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学校管理文化问题。当下学校课程改革正在引发学校管理的深刻变革,呈现出新的发展走向,即从粗放式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从规范化管理走向内涵式管理,从封闭式管理走向开放式管理。从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封闭性,开放办学有效机制需进一步建立;二是单主体,只注重校长与行政人员的作用,忽略了学生、教师、家长的作用。这些问题由于效率追求,单一的、片面的效率追求是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学校管理诉求。普遍存在于各级各类学校中。
三.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遇、威胁)
因素 |
S(strength) |
W(weakness) |
O(opportunity) |
T(threat) |
|
区 域 环 境 |
1.区域有70年“老双中”的品牌(四川省一级示范校) 2.周边科研和高校资源较丰富 3.周边有几所优质初中 |
1. 优质生源向市区流动 2.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
1. 教育的国际化视野 2. 天府新区建设 |
1.优质生源的流失 2.成都名校扩张 |
|
硬 件 设 备 |
1. 设施设备条件好 2. 教育信息化水平高 |
1、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有待提升 2、教育设备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 |
1、推进数字化校园的空间大 2、周边科研机构和高校有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 |
网络资源的开发 |
|
教 师 资 源 |
1. 师资多为2003年后招聘的优秀教师,整体素质较好 2. 教师梯队建设机制形成,教师发展走向正轨 3.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学校 |
1.教师工作压力大 2.结构化问题 3.教师发展性教力不足,观念更新 4.研究型教师数量不够 5.专家型教师乏善可陈 |
1.中青年教师的发展潜力大 2.学校是华东师大实习基地 |
人事制度改革影响师资的调整 ;绩效后教师工作积极性问题 |
|
学 生 状 况 |
招生人数减少,学生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多数学生淳朴善良、勤奋刻苦,蕴藏着亟待发展的优势潜能 |
学生学业负担偏重 缺乏较好的自主、主动学习习惯和能力 创新能力不足 德育活动精细化程度不高 |
差异性带来的选择性、个性化成长 激发学生发展潜能成为师生的共识 |
高考的压力 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
|
因素 |
S(strength) |
W(weakness) |
O(opportunity) |
T(threat) |
课 程 教 学 |
课程环境日益丰富 教学工作扎实有效 |
课程理念没有有效落实 课程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特色课程 教学三维目标落实不均衡 课堂教学比较传统 |
学校成为双流县“e21项目行动学校”,着力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提升 |
学科课程行为和实践根深蒂固 |
学 校 管 理 |
1. 扁平化管理模式建立 2.干部领导力不断增强 |
学校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细化、完善; 过程管理有待推进,执行力有待加强; 常规管理重管理、轻领导; |
中层干部竞聘,干部年轻化 人事制度改革 |
教师观念的更新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冲突,干群关系的优化 |
家 长 配 合 |
1. 家长关注度高 2. 对学校工作支持配合 |
学习成绩期望值 高,关注分数。 |
1. 家校沟通教育机会提高 2. 参与学校管理,观念沟通增加 |
对素质教育的举措不理解 |
四、学校改革发展背景
2015年四川省《关于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增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能力”,支持学校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依法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各级各类学校依法制定各具特色的学校章程。同时,由提出“创新学校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强化教育家办学,健全推进学校管理专业化制度,健全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机制。
这个意见征求稿是学校未来改革发展的风向标,也是学校发展的新机遇。
五.凝炼学校办学理念文化
“精英教育”品牌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的一问,无疑切中了今日中国的教育体制之痛。从总体上看,杰出人才的培养有赖于精英教育的完善和发展,虽然近年来,精英教育受到了质疑与批评,但从国际上来看,发展精英教育是各国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反思后的选择。所以,我们应该更新观念,认识精英教育的战略重要性,为我国精英人才的培养寻求可行之策,为国家、社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时代英才。
因此,双流中学确定了以“精英教育”为学校办学的深层次发展目标,把双流中学建设成为一所真正“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能够持续引领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的示范性品牌高中。
双流中学的精英教育,其本质在于塑造人的心智,精髓在于精英意识的培养。学校致力于通过开发多元化的课程,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来激发学生特长潜能,培养学生精英意识,让学生最终成长为具有意志力、领导力、记忆力、领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精英”。
办学目标:现代示范学校 知名特色学校
现代学校的示范性:高境界、高品位、高质量。
特色学校的知名度:课程特色,环境特色,文化特色。
办学理念:教师发展为本 奠基学生未来
育人目标:平民本色,精英气质;民族情怀,国际视野。
双流中学的精英文化,是不离平民本色的精英文化。“平民本色”是指在精神领域将学生培养成质朴善良、宽厚平易、诚信感恩、勤奋踏实、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而“精英气质”则是立足于“平民本色”的卓越追求,即是培养学生的高深的学识、高尚的精神、高雅的情趣、高超的领导力、高明的创造力和高远的想象力。两者相辅相承,不可缺一,只有具备“平民本色”的精英才具有雄健的精神动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所谓"民族情怀",就是要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爱国爱民,自觉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国际视野"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全球的眼光看世界,善于理解和吸取各国文化的精华,能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进行基本的国际交流。"民族情怀,国际视野"就是要使学生成为出色的中国人和国际人。
六.学校文化建设策略----培养精英的路径
(一)课程文化:办学个性化的解决
1. 构建学校课程新系统,促进学校个性化办学。第一,寻找优势。学校培育和形成特色有两条途径:一是如何从已有的或潜在的办学资源优势上来挖掘特色,二是如何利用已形成的历史办学优势或地域优势来发展特色。双流中学具有较为优越的地理区位——双流县地处天府新区核心区位,是全国百强县之一。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丰富的办学经验。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和优异的办学业绩。这些都是我校的优势,为学校打造“精英教育”品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第二,校本运动。充分发挥学校办学自主权,走校本之路,这样才能立足校情,发挥自主性、创造性,推进课程改革,从而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学
校的特色之路。
按照教育部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我校建立以“领域、科目、模块”为系列的三级课程结构系统的学习课程。全面落实国家基础必修课程(基础类)、校本课程——校本模块限定性选修课程和校本自主选修课程(智商类、情商类、特长类)。在各个板块的课程体系中,凸显不同的价值追求。如:基础课程(必修)--- 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满足合格要求; 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双商发展,个性发展及学校个性化建设。其中,模块课程(必选)---体现学校文化的课程---落实办学特色; 选修课程(自选)---体现学生个性的课程---追求特长发展。双流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主要规划图: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突出强调“以人为本,面向全体、面向发展”的核心教育价值理念,以打造“精英教育”品牌为目标。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学生发展需求、情商和智商的协调发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身心健康素养、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认知和生存能力”五项基础素质和“独特的智能品质、卓越的领袖气质、执着的创新精神、自主的研究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五项特色素质。
同时,关于选修课程。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继续为学生提供不同标高的教学。常年开办书法、绘画、器乐、声乐、舞蹈等艺术兴趣班;田径、球类、射箭、艺术体操等各类体育运动队,由省市县名师执教,为艺体特长生提供畅通的成长平台。开办各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生社团,把有共同爱好的学生聚在一起,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这种分层管理、多元教学的方式能使所有学生都得到良好发展,充分体现我校“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
2. 学校课程统整:德育教育和课堂教学。
统整德育和教学活动,重建学校课程。将德育活动、学科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社区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等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统一纳入课程管理的范畴,构建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学生为课程主体,以模块课程为载体、以学分制为评价纽带,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为课程文化特征,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系统。
“精英教育”的关键是德育!精英教育的本质在于塑造人的心智;精英教育的精髓在于精英意识的培养。我校坚持“以导为主,严爱结合”的德育工作模式,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德育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并将针对“精英教育”开展德育工作。我们将在自编校本教材《青少年求真向善尚美德育读本》的基础上,针对“精英教育”,从精英人才需要具备的情商——认识管理情绪、激励调控情感、培养意志品质、提高交流沟通水平、锻炼耐受挫折能力、学会管理艺术等六个方面制定计划,编写新的德育校本教材,在高中三年,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系列化教育。
“精英教育”的阵地在课堂!我们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过程及课堂教学手段。获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这就是我们提到的“高效教学”。我们要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目标、活动、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预习、互动、训练,通过“二元高效教学(二元导学)”达到“精英教育”的目标。
为了达到“二元高效教学”的效果,我校将继续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并以“学案导学”为教研的突破口,提出了“同伴互助”“自主探究”。即在“学案导学”平台上,通过“同伴互助”(包括生生同伴互助,师师同伴互助,师生同伴互助等形式),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整个“学案导学”过程,贯彻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这样使我们的老师教得潇洒,学生学得轻松,最终实现老师“鱼渔双授”,学生“鱼渔双收”的目的,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路径,学有方法,学有信心。
(二)教师组织文化
1.课程改革催生了新的校本研训模式,新的研训模式生成了自由、和谐、创生合作的组织文化。我校探索实践备课组教研、课程改革、师训相互结合,三位一体。努力建设共同价值观,加强学术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学科规范建设和学科课程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团队:师德修养高,教育理念先进、终生学习、追求卓越。从而,发挥他们的特长,体现他们的价值,打造“精英品牌”。
2. 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应该具有——平民本色(即爱生活、会实践、有爱心、能自强)、精英气质(爱读书、会思考、有才情、敢担当)。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为教师精英气质的培养搭建平台。学习上海七宝中学“八大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如生活情趣类:DIY 俱乐部、钓鱼协会 、英语口语班 、陶艺沙龙、棋牌社;心理类 :心理工作坊 、家庭教育沙龙;艺术类 :摄影沙龙、雅韵礼仪队、国画入门及鉴赏 、五线谱入门、钢琴沙龙 、声乐沙龙;读书类 :读书班 、写作班。
(三)学校环境文化:改造学校环境, 培育和谐的课程场
1.以人为本,整体规划。学校的环境与人是不可分割的。双流中学把学校环境当作一个系统加以考虑,对学校环境的结构、功能、风格有一致的要求,对物质环境整体规划有明确的环境思想,充分学校的个性化的教育思想,修建校史馆,突出“钟楼”文化、“三雅文化”,凸显“精英教育”的理念。
2. 绿色生态,教育生态。学校是四川省绿色学校,校内绿树成荫,是名符其实的生态校园。同时,学校正在努力营造一个便于师生交流的生态环境。
3.情景教室, 温馨自由。双流中学每学期都组织温馨教室评比,各班学生各显神通,通过盆景、插花、板报、书画等营造出一中体现班风、班貌和相关学校要求的气氛。同时,在班额较小的班级尝试围坐式、小岛式等桌椅布置方式。最大限度亲切舒适,自由的氛围。
4.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首先是积极倡导一种民主平等、情感交融、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人格平等。其次,学校通过多种方式提倡相互欣赏、团结协助的教师关系。倡导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关系。
(四)管理文化 服务学校文化建设
把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协调起来,把效率管模式和人格管理模式结合起来,做到舞动“制度”与“人文”的双色舞带,这是新时代学校管理追求的目标。在管理改革与管理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力求形成学校管理文化的显著特性,即科学性、民主性、人文性。不断完善规范各项管理制度。继续大力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法制化进程,建立起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的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常规管理机制;坚持 “科研工作常规化,常规工作科研化”,保障学校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加速办学条件的现代化进程,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更优越的环境。
结束语
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创建一种共同体的感觉,就是要让学校师生员工能够形成对学校的认同感,形成“我们感”,将自己归属于学校,自我认定是学校中的一员。只有在这种“我们”意识的推动下,我们才能风雨同舟。“大师之问”言犹在耳,出于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我校提出实施打造“精英教育”品牌的发展方略;我们深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付出艰苦的努力,就一定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对教师的职业幸福、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2015年4月
文件下载:徐天福 专题1
工作室介绍
<p> 高志文校长工作室于2015年3月经县教育局发文同意成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