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班级文化建设》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
双流县永安中学 陈强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与主要理论依据,班级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功能,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 行为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在师生学习、管理、生活、教育互动中实现班级目标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人的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的人都是社会人,所谓社会人就是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之下的,任何个体不可能离开社会和集体而单独的存在。集体对个性的成长起决定作用,个体的行为和观点也会影响着集体,二者相辅相成。学生作为个体他离不开班集体这个集体,班集体会时刻影响着班级里的每个个体。加强班级个性化建设,其实质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其宗旨直指学生主体意识的张扬,符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思想。
二、心理教育学的相关观点。华生的环境决定论,福禄贝尔强调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因素,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同样重视环境的作用,环境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说过: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存在于环境中,离不开环境对自己的构建与补充,所以环境对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子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基调,指导并决定着班级文化的方向。班级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是相互依存,二者相互促进与发展。但是,并不能要求每个班级完全按照校园文化打造成统一模式,这样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倡导张扬学生的个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需,也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班级个性化文化建设能充分发现和激化学生个性的潜质,整合学生个体目标与集体目标,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以个性化的教育活动,多元的教育方式,建设具有个性色彩的民主和谐的班级育人环境,从而促进校园文化的多元发展,形成每个学校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以下四点。
一、班级文化建设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新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主张关注学生发展,提倡学生发展的多元化,倡导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建设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二、班级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长期需求。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所以建设好班级文化充分的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和要求。
三、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子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班级文化建设是更好的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需要。班级文化建设是教师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有效措施。
班级文化建设有以下五点功能。
一、教育功能。这是班级文化最根本和最主要的作用。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学生的行为有引导、调节和纠偏的作用,它的教育作用是无形的,但无处不在而且影响深远。
二、德育功能。学生生活在班级体中,长期接受良好班级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参加各种有益的班集体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从而加深道德认识,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进一步推荐了德育工作的开展。
三、约束功能。班级文化所形成的一系列的规范体系制约着学生的言行举止。这样的规范一旦形成将形成一种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从而让学生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以后进入社会能更加自觉地遵守社会的一切法律法规。
四、凝聚功能。班级文化其实就是一个班的班魂,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班级文化寄托着班级成员的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激发班级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从而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
五、激励功能。班级文化使每个班级成员都有家的归属感,家就是让每个家庭成员感到温暖的港湾,是提供物质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每个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充分激励着每位成员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六、平衡协调保障功能。平衡作用就是平衡班级成员之间的不均衡,能够较好的平衡优势和弱势,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动态的平衡。协调各种不同类型的价值观和文化,使其协调一致,不会出现较大的分歧。保障班级能够和谐平稳的运作,保障一个班集体充满活力与生机,保障每个成员能够平等和谐快乐的生活在一个班集体中。
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从总体上说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硬文化是指有形的,能够观察到的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软文化则是指无形的,不能用肉眼观察但能让人明确感受到的隐形文化。主要包括: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下面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做简单阐述。
一、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就是班级的硬件建设,就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大的框架就是教室,教室是学生生活的大环境,是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教室的布置就尽力要做到“净”“齐”“雅” “新”。“净”:,干净,教室要干净,窗明几净,讲台、课桌、班牌、班旗、窗帘布、黑板、名人字画、《中学生守则》都要打扫干净任何死角都不会留,电灯开关都要清理灰尘。教育学生不乱扔垃圾,做好每个人四周保洁工作,指定专人监管和巡查,安排专人做好卫生保洁工作。“齐”:整齐,黑板上面班训要左右对称,多媒体要安装整齐,各种劳动洁具摆放井然有序,行与行之间课桌距离适中,前后成线;名人字画左右两边对齐;学生座位位置前矮后高,学生统一着装校服。“雅”:雅致,窗帘布颜色要淡雅,教师自身的着装要庄重,浅绿色较适宜教师仪表要求庄重、朴实、整洁、自然、大方,不能穿着太花哨和时尚,老师姿态要端庄、自然,给人以精力旺盛、稳健敏捷、轻松的感觉。女教师化妆应该给人淡雅、健康的印象,不浓妆艳抹,不宜用香水。女教师不能穿会发出很大声响的高跟鞋,不能佩戴过多和过于花哨炫耀的首等。男教师的头式发型不能过长或过长,要适中,要做到使人精神抖擞。“新”:创新,要有创新意识,推陈出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集中每位学生的创造思维来建设班级文化。充分利用黑板报和荣誉榜,捕捉和观察学生的进步,寻找每个同学的亮点,及时公开表扬。每个月出一期不同主题的黑板报,教室可以布置图书角,学习园地进行各科学习指导,进行团知识普及;编策后设有反思台;实话实说留言,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每月一次作业检查,及时在荣誉榜上进行公布。每周一次班主任寄语,给学生温馨提示。“净”“齐”“雅”“新”创造了一种舒心学习环境,让人们心旷神怡,起到“润物细无声”作用,正所谓文化化人,文化育人。
二、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指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直接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而一个班级学生的言行举止则能够反映出一个班级的行为文化,能够折射出教师教书育人的效果。学生应该有学生应有的言行举止,教师也应该有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的言行举止应该给学生以示范作用。教师不仅在上课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在课间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也应该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学生说话做事都有应该有一定的规矩,说话与行为举止不能轻浮,不能说和做违反法律、违背道德、违反班级规章制度的话和事,说话和做事都应该三思而后行。
三、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指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抓好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二是要抓好制度的实施。班级制度以学校制度为基础,是学校制度的拓展和细化。班级制度也就是所谓的班规,班规是根据校规校纪,根据每个班实际情况,根据大家的具体情况,经过大家共同讨论来制定的。校纪校规提供了评定学生各种行为的一个大的尺度和方向,而班规班纪则根据每个班的实际情况具体指定的,它可以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学生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班级制度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制度的制订与完善。制订班级规章制度必须以教育法规、政策为依据,必须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制度应具有相对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强制性。班级制度也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突发事件的发生等等实际情况而做相应的适时的修改、完善,从而确保规章制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从而充满活力和具有可操作性。其次是要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和实施。班级规章制度不是制度出来就能产生作用的,是在实施规章制度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其功能和作用的。实施规章制度的过程中,一是要对学生加强宣传,使每一位学生准确和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明确遵守规章制度的作用以及违反规章制度的后果。必须让绝大多数的学生认可以使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班级规章制度,从而将带有强制性的班级规章制度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二是要积极创设条件,如让各科科任教师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积极运用班级规章制度,告知家长班级规章制度,让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自觉的运用规章制度,从而使规章制度能够更快、更好地实施。
四、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主要指在班级集体生活中被班级绝大多数班级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班级的价值观。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班级文化的灵魂,是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要建设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班级人际关系是指班级成员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而又持久的关系,主要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和一个班级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情感,加强学生思想情感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做好榜样示范作用。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能够使一个班级更加和谐友爱开心的学习生活,有助于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集体效应,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为人处事方式,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和合作等。其次是要培养积极健康的班集体舆论。班集体舆论就是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和看待事情,应充分并善于利用一切舆论工具启发引导班集体舆论,正确把握集体舆论的方向,以确保班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后一个关键内容就是培育充满正气的班风和浓厚的学风。班风是指班级的作风和风气,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学风是指班集体对待学习所变现出来的一种集体态度和趋势。优良班风和浓厚的学风对班集体所有成员都起着熏陶和感染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无形教育力量。
综上所述,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在教育工作中尽最大努力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工作。
工作室介绍
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1月。工作室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目标,以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