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刘光文工作室简报“主题教研促提升,专家引领促发展”
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工作室迎来了近半个月以来的首次线下工作室教研活动。前期受到疫情的影响,大家只能隔着屏幕进行教研,此次工作室成员再一次相聚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大家都热情高涨。最值得大家高兴的是,工作室邀请到了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地理教研员、普通高中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白峡老师为本次活动做指导。
一、课例分享
本次活动以“区域地理主题式情境教学”为主题,对杨鸿麟老师展示课例《区域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东南亚为例》进行课堂观察分析研究。杨老师以一个来自东南亚的包裹将大家引入了教学的情境,课上学生认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主动上台展示,课堂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二、评课议课
课例展示后,杨鸿麟老师首先从单元设计思路到课时设计思路的依据和意图进行说课。接下来工作室成员分为两组,在20分钟内,小组各成员先进行独立思考,再进行合作研讨,最后由两组派出代表对本节课进行评课。
两个学员小组对本节课的优、缺点进行点评,总体归纳为:本节课的亮点是线索清晰,学习活动的设置主要依据“人对地、地对人、人地协调”这一主线;但针对本节课的主题与内容方面,也提出本节课设置的主题过大,与教学内容存在一定差异的缺点。活动后,每个学员也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与总结,并形成文字资料。
三、专题分享
本次活动的专题分享由工作室优秀毕业生陈文师兄和本届学员唐以利老师进行分享。首先由唐以利老师以“扣课标,落素养,区域地理主题式情境教学思考“为主题,详细分析了区域地理主题式情境教学的实施路径。陈文老师则从主题规划方面,展现了区域地理设计的基本结构框架,并详细分析了设置框架的依据。两位老师的分享,有针对性的解答了其他学员在区域地理主题式情境教学上的疑问。
四、专家指导
张白峡老师为本次活动做了详细的指导。首先张老师对杨鸿麟老师的课例进行评课,在评课前,张老师首先肯定了工作室共同学习的工作氛围,固定的时间大家坐在一起共同进行扎实教研的方式值得肯定。
对张老师的点评进行总结,其主要有以下几点:
优点:1.研究问题抓住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认知水平路径体现得比较好。从教学内容结构的设置体现了对学生认知水平的逐渐提升,体现出杨老师在教学上思考比较深入。
3.对学科研究的本质问题设置得很清楚,线索清晰,整个设计体现出地对人、人对地、人地协调的思维脉络。
4.对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知识基础情况认识得很好,体现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生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5.情境创设能清晰的展示出教师的教学意图,杨老师在教学细节上的处理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不足:主题和内容之间的匹配度,主题需要进一步修改,可更改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东南亚为例”。主题匹配对引导学生认识的指向更明确。
张老师提出如下的指导建议:
1.以问题确定区域,选择与主题相符区域构建情境。
问题来源于课标,问题即为主题,梳理课标要求,根据初、高中课程标准和高考考情要求,拟出核心问题作为学生探究学习的主题。立足主题,围绕区域创设情境,情境的选取尽量覆盖全球七大洲、世界重要国家和地区,做到精细选取,以凸出区域是问题的载体。构建思维结构时,是从主题到区域,再从区域到问题解决。在问题探究与解决中,掌握区域差异和区际联系等分析的一般方法,实现区域认知、综合分析和人地协调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
2.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的思路认识。
初中——主要是认定事实(如自然条件的认定,关注地理事实),重在体现是什么?在哪里?
高中——则主要是认定关系(如人类活动与地理条件之间关系,高中同时也把原理、规律融入认定关系中去),重在体现为什么是这样?如果变成那样怎么办?需要重点从区域认知、区域特征分析、区域要素联系和区域比较、区域发展等方面进行学习和掌握。
初高中必备知识——地理事实(如形态特征、分布情况)、概念、原理、规律。因此,地理考查重点是基于必备知识的考查。学生对地理事实的正确认识是理解学习概念、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基础。
3.高三地理一、二轮复习的问题和策略。
一轮复习:梳理知识→建立结构→强化应用
二轮复习:其结构情境更具复杂性,其比一轮复习的综合性增强,能力、思维和知识的要求皆在全方面提高,同时还需纳入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该阶段思考区域发展的方向主要是——人地协调、综合发展。
注意事项:每一轮复习都须注意学习的进阶性,都应是涵盖四大核心素养的全面复习,其区别仅体现在不同复习阶段四大核心素养考查水平的差异上。
4.体现地理共性和差异性规律的区域尺度选择问题。
要体现区域共性规律须选择——大尺度区域,要体现区域特殊性则宜选择——小尺度区域。高考考查点一般是选择小尺度区域,但是,其解决应是在深刻理解共性规律(通识性知识)基础上进行的,之后再结合材料或者问题中的细节以展示其特殊性。这样既增强学生调动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思维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把握细节、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因此,对我们的教学启示便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从大尺度区域入手进行学习,以把握共性规律的认识;而后在案例迁移对点演练中,可利用小尺度区域的考查,帮助学生把握共性规律,认识特殊现象,从而实现地理四大基本能力的培养。
活动最后,刘光文导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首先感谢张白峡老师的详细指导,并结合本次活动主题对学员提出建议和期望:
以教研促思考:要多思考做什么事?为什么做?做得怎么样?不能为了做某件事而做某件事,要有价值追求;提出针对本次活动和张白峡老师的指导要进行及时的整理与思考。
工作室介绍
<p> </p> <p> <br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