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廖洪森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
浩渺行无极
扬帆但信风
廖洪森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
(2021 年 10 月)
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廖洪森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
(2021 年 10月)
主管:双流区教育局
双流区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名师工作室管理办主办:廖洪森名师工作室
主编:廖洪森副主编:
编委:廖洪森 黄洪霞 柯洒 廖红 刘莉娜 卢英 毛传友 肖芳彭远霞 任小翠 王雅丹 王玥琪 徐文群 张和佩 张颖晨 张思雨 周虹君
投稿信箱:liaohongsengzs@163.a785b 工作室 QQ 交流群: 280767145
目录
CONTENTS
工作掠影........................................3
工作室发展划................................15
导师推荐.......................................21
时政聚焦........................................47
学科前沿.......................................60
双流区名教师廖洪森工作室送教活动
——送教东二 共同进步
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0日
活动方式:线下研修
参加人员:工作室导师廖洪森及本届工作室全体成员
活动主题:双流区名教师廖洪森工作室送教活动——送教东二 共同进步
活动内容:2021年10月20日下午工作室全体成员抱着一颗求知的心齐聚双流区东升第二中学。工作室成员徐文群老师和刘莉娜老师分别以“享受学习”和“民族精神”为主题呈现精彩课例。工作室成员基于“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论,围绕课例展开课堂观察、思考和交流。每位工作室成员依次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在点评过程中各位老师集思广益并且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探寻更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最后导师廖洪森也根据两位授课老师的教学内容与课例分别进行点评指导。
— 课例分享—
课例一
授课主题:享受学习
授课老师:徐文群
授课年级:初一
课 型:新授课
第一节课由工作室成员徐文群老师以“享受学习”为课例呈现,本框体主要围绕四个内容展开:学习之苦、学习之乐、学习之法、学习的意义。徐老师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以“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黄国平的博士论文致谢”为例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黄国平求学的心路历程,感受到黄国平求学路上的苦和乐,再通过对比的手法,让学生感悟自己读书之路上的苦和乐。教学过程中徐老师注重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课堂积极性,注重学生沉浸式体验,学生积极发言,主动分享自己学习中的苦与乐。在探究学习方法的环节徐老师设计了小组讨论环节,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积极讨论,展现了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徐文群老师授课
《享受学习》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学习中有苦更有乐。作为初中生,面对初中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学生会遇到很多困难,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因而产生畏难情绪,这对学生的学习信心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帮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内心激发学生的实践性学习兴趣,逐渐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控,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显得十分必要。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真正做到珍惜学习机会,热爱学习。
二、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作用
本框题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主要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本课《享受学习》的教学主题是让学生认识学习,感受学习,从而领悟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能够喜欢学习。教学设计应通过体验的教学方式从学生已有的学习,尤其是进入中学这一阶段对学习的亲身感受出发让学生体会学习中的快乐,进而让学生感受到享受学习权利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其次,从探索世界奥妙的角度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体会学习的快乐。
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到学习苦中有乐,领会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能够喜欢学习;懂得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从而学会感激家庭、感激学校、感激社会,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及终身学习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感悟。
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是苦乐交织的一种认识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活动;意识到学习能不断认识和发现自我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无穷快乐。同时提高自主学习、克服困难和辨证思维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学习活动的苦与乐,认识学习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学会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老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各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师生在此情此境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境交融的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有独到的作用。
2、活动教学法。活动教学法不仅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课堂上来,而且,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耳濡目染的体验和感悟到知识,使学生终身难忘。
四、教学过程
(教学理念)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教育本身就应该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把握“活动”和“情感”两条主线,营造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以体验式教学为途径,深入学生生活实际,使教育的实效性得到不断延伸。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黄国平致谢
【设计意图】:道德法治课强调情境和氛围,教学情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本节课通过了解黄国平在苦难中的求学经历,让同学们感受读书的苦和乐。
第二环节:指导学习
教师提问:黄国平学习之苦——黄国平在求学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苦?
【设计意图】学生各抒己见,自己找出黄国平学习中的苦
知识迁移——你在学习中体会了哪些苦?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体验学习之苦
教师提问:黄国平为什么能克服读书的苦,是什么支撑他坚持下去?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探讨引出学习中不仅有苦也有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
教师提问:
学习之乐——黄国平在学习中体会到哪些乐?
知识迁移——你感受到学习的哪些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到学习中不仅有苦也有乐。
第三环节:观看视频——黄国平西南大学演讲视频。黄国平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黄国平受邀到母校西南大学才能进毕业典礼并且致辞,在会上他毫无保留的把他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分享给自己的学弟学妹。
教师提问:黄国平的学习之法?知识迁移——你的学习之法?
小组讨论:1、时间:三分钟2、形式:分小组讨论。各小组交流、汇总,形成本组的学习方法成果。最后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集思广益,共享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四环节:观看视频——读书的意义
黄国平:这一路,信念很重要,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来,不枉活一世。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加美好的事情,那这辈子就赚了。
教师提问:你为何而读书?
【设计意图】读书是为何赚钱,是为了成功,是为了出人头地,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是,这不是读书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预设和前提去读书,可能只会得到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我们的人生是有限的,但书本里有无限宽广的世界。希望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们收到启发,让学生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我们读书,不仅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眼界和人生。
五、教学反思
《享受学习》这一课,对于刚上初中,现在正是感到课业压力负担特别重的学生们来说,他们怎么可能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呢?所以心里困惑很大,再加上书上这课内容很少一,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备这一课。于是请教了老教师,他们给了我很多指导,让我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的活动中来,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和机会,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去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过后,很有感触,反思如下:
本课我设计了“对比”的方式,想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看法。让学通过了解他人的读书故事体会自己学习的苦与乐。通过几个学生活动的环节,丰富了课堂内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同时也由于学生参与过多,导致课堂时间安排出现问题,有些环节不得匆匆带过。所以在课堂调控方面还有待提高。
课例二
授课主题:高扬民族精神 书写华彩青春
授课老师:刘莉娜
授课年级:初三
课 型:新授课
第二节课由工作室成员 刘莉娜老师以守望精神家园----《高扬民族精神 书写华彩青春》为主体,通过听一听、说一说、连一连了解中国的脊梁-模范代表人物的事迹以及不同时代的各个民族精神缩影,理解民族精神内涵及品格特点,通过对模范民族精神代表人物的人生追求和事迹展开小组探究及分享,体悟民族精神对个人、对民族、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增强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传承弘扬民族精神,我们在行动》倡议书,落实行动,践行当下,提升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学生积极参与,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民族精神模范人物事迹并作分享,能通过合作探究民族精神模范人物人生追求和事迹,能理解民族精神内涵及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践行倡议书,体悟如何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激励彼此,提升行动力。
刘莉娜老师授课
【教学设计】
【学习主题】 九上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高扬民族精神 书写华彩青春》
【设 计 者】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学校 刘莉娜
【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课时目标】
1、通过听一听、说一说、连一连了解中国的脊梁-模范代表人物的事迹以及不同时代的各个民族精神缩影,理解民族精神内涵及品格特点
2、通过对模范民族精神代表人物的人生追求和事迹展开小组探究及分享,体悟民族精神对个人、对民族、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增强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传承弘扬民族精神,我们在行动》倡议书,落实行动,践行当下,提升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
【评价任务】
1、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民族精神模范人物事迹并作分享
2、能通过合作探究民族精神模范人物人生追求和事迹,能理解民族精神内涵及意义
3、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践行倡议书,体悟如何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激励彼此,提升行动力。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自主预习5.2,收集有关于民族英雄和中国脊梁的先进事迹资料
【课中学习】
一、识 民族精神
1、听一听----真实的长津战役
思考:抗美援朝勇士们身上都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
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将这些品质凝聚起来的?
民族精神内涵:
2、说一说:我心中的中国脊梁----《那些人,那些事》
3、连一连:将不同时代出现的民族精神,以及对应形成的时间阶段进行连线,体悟并提炼民族精神的品格特点
大庆精神 抗疫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雷锋精神
长征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
延安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井冈山精神
抗洪救灾精神 西北坡精神
民族精神的品格特点:
二、悟 民族精神
小组讨论分享:
结合一个个中国脊梁的事迹,说说他们身上这些精神品质,于个人,于民族,于国家而言有怎样的意义呢?
三、扬 民族精神
小组合作,完成《高扬民族精神,书写华彩青春》倡议书
时间:3分钟讨论完成书写,2分钟以组为单位,上台分享,发出倡议
《高扬民族精神 书写华彩青春》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作为当代中学生的我们,身上肩负着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梦的重任!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可亲可敬的民族英雄们那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负责任的公民。在此,我们发出倡议:
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时,我们看到了(抗美援朝的将士们为国出征),我们应该(向民族英雄们一样挺身而出,舍身忘死,前仆后继)
在新冠疫情爆发时,我们看到了( ),我们应该( )
在平凡的生活学习中,我们看到了( ),我们应该( )
在( )中,我们看到了( ),我们应该( )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导师点评、指导—
导师廖洪森结合两位老师本次课例分享指出了学员们存在的问题,重点向大家提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的思路和一般要求,廖洪森导师根据两位献课老师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案例,分别提出相关的建议和要求。
同时,廖老师也向每位成员提出三年规划和短期计划的要求,让全体工作室成员确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安排近期会议,督促检查各成员学习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廖老师提醒成员定期召开总结会,总结经验成果,梳理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开展专题研究,引领学科建设,集工作室全体成员的智慧,通过论文、专著、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课教学、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廖老师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作用,引领全体工作室老师不断研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立足课标之魂,探究课堂教学
——双流区名教师廖洪森工作室双中实验校学习活动纪实
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7日
活动方式:线下研修
参加人员:第十期工作室成员及双中实验学校道德与法治学科组教师
活动主题:解读新课标 探究课堂教学
活动内容:2021年10月27日下午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双流中学实验学校继续开启工作室学习之旅。本次学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并听取双流区2021年度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现场展评;第二部分是工作室成员毛传友老师和张和佩老师分别做主题讲座交流。
首先,全体工作室成员在双中实验校学术报告厅听取了来自两所高中学校的优秀政治教师的现场优质课分享,献课的两名老师就市场配置资源这一课题进行了同课异构,其中代镕镕老师以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为议题取材,通过议题探究重点突破,结合学生小组合作,模拟参与市场决策等活动,让学生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学有所获,整个课堂活力满满,很好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第二位李江亚老师以当下社区团购的发展为议题取材,通过议题探究重点突破,课堂活动形式丰富有效,学生主体性被充分调动,整个课堂很好地通过议题式教学达成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能力也真真正正得到锻炼和提升。
课后工作室成员就听课学习感受和心得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分享,工作室成员在学习中成长,分享中收获,携手共同进步。
接着工作室成员毛传友老师和张和佩老师分别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解读》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新标准解读》为主题进行了讲座分享。毛传友老师从课堂教学研究、部编版教材知识的梯度呈现、结合教学实际做好学情分析的要点和关键、制定教学计划的有效分工、开展集体备课的自我探索以及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张和佩老师就2021版新课标进行了精彩的解读分享,他将2001旧版课标和2021新版课标进行对比说明和呈现,梳理了新课标的独特亮点和突出之处,工作室成员通过张老师深入浅出的梳理和讲解,对2021版新课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最后,导师廖洪森带领全体学员对2021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学习和讨论,课标是教学之灵魂,读懂并践行课标,才能在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接着廖老师布置了工作室十一月份的具体工作和分工,并对学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学习一直在路上,相信在名师工作室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里,成员们定会更加努力向上,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升自己,脚踏实地,继续前行,遇见更好的彼此!
廖洪森名师工作室学科培养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相关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充分发挥学科名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结合区名师工作室管理办的工作要求和第十期学员的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名师成长的规律,以人为本,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反思与提升相结合的原则,以团队研讨和个人研修互补为基本策略,以听、说、读、写、编为基本路径,以课堂教学、课程开发、课题研究能力提升为主要任务,建设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的共同体;不断提高工作室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名师工作室真正成为人才成长的前沿阵地,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保障。
二.培养目标
通过三年建设,把工作室建成一个学科专业发展的共同体和学科名优教师的孵化器;打造一支区域内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名师辈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目标。
上述目标具体体现在:
学员有正确的教育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有传道情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执着追求;有仁爱情怀,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
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关键、找准重点、阐明规律,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要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有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合作意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方面的能力都有较大提高,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个人专业发展的方向(或突破点),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或职业发展亮点,在教学改革中能够发挥一定示范作用,具有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学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能够独立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提升基于校本研究(从学校实际出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研究服务于工作实际)、基于教学研究(以教学研究为重心,研究教学过程的真问题,作用于教学过程)、基于微型研究(聚焦于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细小问题,小中见大)和基于草根研究(变“要我研究”为“我要研究”,使教育科研成为群众性的自觉行为)的能力。
三.培养任务与路径
(一)培养任务
(1)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围绕教学设计、教学展示、学习指导、试题命制、教学反思等主要环节,加强研讨与研修,提升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力求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三年中各成员至少承担区级及以上公开课或者相关讲座一次;至少承担一次名师送教课程任务。
(2)提升课程建设能力。围绕课程开发、课程开设、课程评价等主要环节,加强学习,推进实践,不断积累,提升工作室成员的课程开发能力,推动必修课程的校本化和选修课程的特色化实施。三年中各成员须开发、开设出至少一门精品选修课程。
(3)提升课题研究能力。研究思想政治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发展方向,着眼于学科当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着眼于学科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着眼于思想政治和道德与法治教师的研究能力与方法,围绕课题申报、过程实施、中期检查、课题结题等主要环节,加强教育科研的学习和实践,提升工作室成员的课题研究能力,以课题研究引领和推进个人的主题教研。三年中工作室成员共同完成工作室的集体课题,各成员至少完成一个校级学科教学改进项目的研究。
(二)培养路径
1.常规基本路径
(1)阅读中成长。一要加强学科阅读,拓展学科视野,夯实学科功底,提升业务能力;二要加强教育阅读,提高理论水平,掌握教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三要加强开放阅读,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全面素养。阅读就是借力,就是借别人的脚走路,让自己走得更快一些;借别人的眼观察,让自己看得更远一些;借别人的脑思考,让自己想得更深一些。阅读,就是成长。
(2)倾听中成长。一是立足课堂,主动出击,广泛听课,善于从各类家常课、公开课、研讨课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升自我;二是立足培训,抓住机会,充分吸收,善于从各类专家、名师的讲座、报告中学习成功经验、先进理念,武装自己。倾听中成长,要秉持虚心之态度,坚持听思结合,重视个人思考和感悟,把他人的智慧转化为自己成长的精神养料。
(3)说讲中成长。一是要主动承担各类公开课、讲座的开课、开讲任务,把每一次承担的任务作为锤炼自己的机会;二是要积极参与各类研讨,在每次研讨前做好充分准备,在研讨过程中积极发言,贡献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观点碰撞中启迪思维、提升智慧。
(4)命题中成长。命题能力是教师专业高位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通过命题一方面可提升教师对学科知识把握的高度和精准度,另一方面可通过命题来反促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指导学生学习。因此工作室成员务必强化命题意识,加强命题研究与实践,在命题积累中不断促进专业的自我提升与发展。
(5)写作中成长。写作是一种记录,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所见、所感、所想记录下来,便成为个人的财富;写作是一种梳理,通过写作可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提炼经验、形成智慧;写作更是一种生命的生长和滋养,是一个向昨天汲取经验、为明天提供营养的精神发育过程。写作,也是一种学习——表述性学习。
2.改革创新路径
第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不能用学理性弱化政治性,在不同学段,无论是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还是讲理论的方式讲思政课,都要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
第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强调思政课的价值性,不是要忽视知识性,而是要通过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加强价值观教育。当然,在思政课教学中也不能只强调知识性,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第三.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要坚持问题导向,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的真本领。
第四.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第五.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在教学中要把统编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同时也不能简单照本宣科。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第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在坚持教师主导的同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教学,要教育引导学生多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等。要开出书单、指出重点,让学生正确理解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感知中华文化魅力,避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避免一知半解误读马克思主义。
第七.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这不等于搞填鸭式的“硬灌输”。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第八.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政课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同时,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四.培养步骤
本期名师工程为期三年(2021年一2024年),工作步骤大致安排如下:
1.2021年6月一2023年1月
对团队成员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每个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近期和远期发展规划;
对每一学员的状况逐一进行分析,确定学员提升的起点和发展方向。确定工作室课题研究方向和每位学员的具体研究内容;
完善工作室网站,做好分工;
聚焦课堂,通过每位学员的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专题讲座,通识教育;
进行四次以上外出实践考察活动或工作室送教活动;
对每位学员完成一次中期评估,完成研究课题的中期研究报告或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
2.2023年1月一2024年6月
进一步完善工作室网站建设;
举办面向区域内的展示交流活动;在专家指导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宽学员视野,力争在全市产生一定的影响;
持续开展高水平专题讲座;
进行四次以上外出实践考察活动或工作室送教活动;
工作室和每个学员形成最终研究成果,并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和推广;
对学员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进行总结、考核;
工作室进行工作总结。
五.具体要求
(一)工作室导师
1.组织制定工作室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完善工作室运行各项制度。
2.负责工作室日常运行,搭建工作室成员交流、研讨的平台,负责相关研讨、研修活动的策划,负责工作室集体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实施。
3.以公开教学、专题讲座、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为工作室成员的个人规划制定、公开教学、学术讲座、论文撰写、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等工作提供咨询和指导。
4.每学期邀请市内外专家名师来工作室开课、讲座,或组织工作室成员外出考察、交流活动。
5.为工作室成员创造对外交流的机会,推荐工作室成员外出开课或者讲座,向教育教学刊物推荐工作室成员的优秀教学、教研成果。
6.负责工作室成员的考核,坚持过程评价和终端评价相结合,做好过程管理。
(二)工作室成员
1.制定个人规划。工作室成员在系统梳理个人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规划实施措施;每学年末对个人规划年度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根据年度实施情况对规划作出必要的修正。
2.展示课堂教学。工作室成员每学期在工作室或校内开出1次公开课,并完成1个教学课例(含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课件、录像等);三年中完成一次区级及以上公开展示课,每学年完成一个学术讲座或报告。
3.建立教育博客。工作室成员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既是记录与发表,更是交流与分享。每周至少更新1篇原创博文,可以内容、形式不限,教育教学反思、感悟、案例、随笔、论文等均可;可以长短不论、字数不限,三百、五百均可,但求真实、有感而发。在自己博客上建立其他工作室成员的博客链接,便于交流、分享。
4.开展教育科研。承担工作室集体课题的研究工作;每位工作室成员三年中至少申报并完成1项区级以上学科教学改进项目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一方面促进学科课堂教学的改进,另一方面促进自身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围绕个人研究主题,每位成员每年至少撰写2篇教学论文(即每学期1篇),其中至少1篇公开发表或获成都市级二等奖及以上。
5.开发选修课程。每位成员开发至少1门选修课程并在开设过程中不断完善,在三年内成为校级及以上精品选修课程。
6.加强命题实践。每位成员研究经典试题的同时,收集命题素材,开展命题实践,积累原创试题。每半月原创一道(最好是一组)题目,每学期完成一份完整的学考或者中、高考模拟试卷。
7.推动师生阅读。每学期(半年)至少阅读教育教学书籍2本(其中至少精读、批注中外经典著教育名著1部),写出书评或者比较系统的读后感。建设书香校园,推动师生阅读。
韩震:大中小德育一体化思路下的思政课建设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因此,“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了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作用与发展路径,为我们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北京师范大学的韩震教授一直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发展,参与了大量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审核工作。访谈人围绕在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思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话题,与韩震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韩震教授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德育对塑造现代国家的重要价值、教材编写是国家事权、思政课的学科特色对教材编写的挑战、思政课教材的编写要求与通盘考虑、教材编写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联动协调机制等。他的一系列观点,对我们在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思路下推进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访谈人:我们平时既使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也常说“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请问您如何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韩震教授: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涉及社会主流意识态文化传统、思想观念、价值观以及道德理想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狭义的德育即“道德教育”,则是关于道德理想和行为规范的教育。狭义德育与广义德育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传统、思想观念、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道德理想和行为规范教育。我们通常讲“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等,就是广义的德育。德育的渠道很多,课程教学与课外活动、对学生的管理与服务等,都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国家提出“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就是提示我们德育工作具有广阔的空间。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主渠道,集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法治观念、革命传统和基本国情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认同、道德品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步骤。因此,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包括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师培训、课程实施与管理等诸多方面。
访谈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德育的传统,强调德才兼备,强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那么在全球化的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看待德育的意义?
韩震教授:除了德育的一般性意义外, 在今天这个时代,还要看到德育的“民族性、时代性和战略性”,这三个问题在任何国家都存在,但在今天显得尤为突出。民族性,是说任何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具有悠久文明传统的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对文明的理解,这种独特的传统和理解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国民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的标识。但是这种独特性,在全球化的时代面临“淡化”和“强化”的双重可能。人们既有可能在更多面对“他者”时需要寻找“我”是什么、“我们意味着什么”,也有可能面对强势文化的冲击而自觉不自觉地被“同化”,甚至在“国际社会认可” 的“普世价 值”的影响下,滑入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时代性,是说任何国家要想发展都需要其国民具备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和时代潮流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任何民族的文化、道德都不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无论是当代社会的发展,还是外来文化的冲击,都需要以民族文化为根基的变化发展。特别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涌现了很多此前没有或表现不明显的问题,造成了大量的思想道德困惑。社会上有人说“人没吃饱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了会有无数个烦恼”,就是讲这个问题。这都需要我们的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应对。战略性,在于德育是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事业。古人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后继有人”是事业传承发展的关键,“后继无人”则是一个事业极大的悲哀。为了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实现中华民族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让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德育的民族性、时代性和战略性,决定了德育对塑造现代国家的重要价值。有了统一的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和道德理想,才能保持国民主体性自觉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有了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占据人类文明和道德制高点的价值观,才能成为具有内在活力和走在人类历史发展前列的国家;有了代际的文化传承、核心价值观以及道德范式的承续与有序变迁,才能保持国家的永续发展和长治久安。
访谈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并将其提到国家事权的战略高度。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建设,总书记多次提出要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好。您也多次在文章说:“教材的事情不是小事情,教材应该是国家事权”,“德育教材体系属于国家事权,必须由国家一体化考虑”。“国家事权”这一定位,对我们理解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怎样的启示?
韩震教授:这包含两个问题,一是怎么看待教材,特别是德育教材的作用,二是怎么看待教育中“同”和“异”的关系。今天的教师教学,并不是“一切围绕教材转”,而是“用教材”。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开发和利用包括教材在内的各种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激活”教材所承载的信息。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仅仅是教材,除了学校、教师、教材,他们在课外有日渐丰富的信息来源,甚至形成了自己的 “话语场”“圈子”。学校、教师、教材在学生信息网络中的比重日渐下降,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在教材上下的功夫都是无用功呢?这就需要我们正确看待学校教育、教师、教材的作用。信息技术革命对信息的传播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这大大改变了政治思想教育的方式。过去我们的信息传播是由单一中心向外传播,而互联网和移动端的出现让信息传播“去中心化”了。今天学生获取信息能力日益提高,渠道和需求都日渐多样。也许他还没有听老师讲经济、哲学之前,就已经在网上看了相关的国内外网课,这时他回过头来看面向全国学生编写的教材,难免有“不解渴”的感觉。网络舆论、社会舆论鱼龙混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也许在某些热点问题中已经接触了一堆错综复杂的“意见”。但教材大多是讲“通识”的,对于某些敏感的复杂问题或者并未涉及,或者简单触及,甚至一些结论正受到社会舆论的猛烈冲击。这都造成了教材的权威性有所下降,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地看到并应对。当然,这里有“信息鸿沟”的问题,考虑到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在很多地方,教材仍然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即使如此,学生获取信息的需求多样化、渠道多样化,是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对此我们要注意,教材不仅蕴含“知识”,还蕴含“方法”与“方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育中,“鱼”可以理解为知识,“渔”可以理解为方法。怎么教?怎么学?教师通过解读教材,激活相关信息。无论是知识还是方法,人类的智慧浩如烟海,我们学什么?怎么学?这些教育安排,集中展示的平台就是教材。我们通过教材,向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展示了一种取舍标准,是基于学术研究的取舍?还是基于学生成长规律的取舍?还是基于国家民族发展需要的取?这些都体现于教材中。所以,教材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关乎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塑造,好的教材能成为青少年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的引导地图。只有拥有正确的地图,才能让旅行者在旅途中走正确的道路;地图出现差错,人就可能走错路,教材的差谬往往会把一代人引向歧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教材领域绝不能放任自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材是进行教育的基本遵循,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文化传承和塑造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指南。今天的教材越来越不是信息的唯一提供者,甚至在有些学生那里不一定能成为主要提供者,但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教材要充分发挥自己“指南”“引领”“地图”的作用,帮助学生走出“信息的烟尘”,掌握正确的方法,明确自己的前行方向。由此,与学术文章或著作相比,其影响更为广泛、更为长远。一般论文或著作出错,影响范围有限,而教材出问题往往影响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一生。数十年来,我国教育包括教材建设的成就是主要的,这是必须加以肯定的。但在一段时间内,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个别教材不同程度地存在“去革命”“去红色”的现象,红色素材有所删减;存在某种历史虚无主义的现象,如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反而过度渲染中国的封建传统,渲染中国没有法治意识、缺失科学传统、缺乏独立人格等,正面讲的例子往往是“保罗”或 “比尔”,而反面的例子往往是“小明”或 “小刚”;存在一定的崇洋媚外现象,如渲染国外的节日、人物等,甚至把国外的宗教现象当作先进文化来宣扬;存在某些极端个人主义、西方个人自由至上理念的渗透,把一些西方“普世价值”“政治正确”的东西不加分析批判地引进,甚至有些教材还涉及不利于国家主权安全、强化社会差异对立的问题。这些问题尽管是个别现象,但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值得欣慰的是,这些问题近些年来已经得到了清理和改正。目前,教材建设势头是很好的。我们要高度重视教材的研究、编写、使用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促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这其中“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特别是思政课教材的研究、编写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访谈人:感谢您对教材作用的分析。确实,教材不仅蕴含知识,还启示方法,引领方向。尤其是“方向”问题,跟国家的意识形态引领紧密相连。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学生往往是千差万别的,老师们自己也有不同的知识背景、成长经历。如您前面提到的,该怎么看待教育中“同”即统编教材,和“异”即师生各方面差异的关系?
韩震教授:德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人的成长需要个性的培育,但是作为社会性的存在,又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把握自己。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有可能有个人自由。所以我们既要“求同存异”,又要“聚同化异”。德育是培养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的,因此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尽可能消弭差异性,超越多样性,以便塑造公民的同一性、共同性和“我们感”。德育过程是塑造“我们”,而不是制造“他者”。首先,教育的环境多种多样,但有了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育就有了体现国家统一的框架。中国幅员辽阔,一方水土一方人,不同地域的生产、生活方式各有特色。如果让各省分头编写自己的德育教材,就会因环境的不同而出现多样化的理解。多样化就是差异化,适当的差异可以富有特色,但过度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受教育者的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甚至危及国家认同,埋下更具颠覆性问题的种子。其次,教育所处的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家必须根据时代要求对教育内容进行富有时代性的调整,但这种调整必须保持内部的同一性和步调的一致性。我国发展还是不平衡的,如城乡差别、东西差别、发展阶段差别等。如果各自按照自己对时代的理解去编写教材,不仅会有前述的空间“差异”,还会有发展水平上的时间“差别”,也就是社会上讨论的 “信息鸿沟”“数字鸿沟”。地域不同的青少年应该享受基本同样水准的教育。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只要国家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反映了时代脉搏和时代要求,各地的教育就能够在大体相同的时代水准上进行。最后,教师的思想意识、知识水平和个性也千差万别,必须有统一的教材作为德育的基本遵循,才能保持塑造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的基本框架。如果没有统一的德育教材,任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进行教育,我们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代际的文化传承、核心价值观以及道德范式的承续与有序变迁,民族就不可能有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也就无法形成共同的精神世界。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2]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教育具有塑造未来的功能,教材作为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遵循,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尤其意识形态色彩比较重的“三科”。中小学教材建设,尤其是与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三科”,即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教材建设,必须保持统一性和立场的根基性。基于此,我们来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共同的精神世界,这样才能塑造中华民族的“我们感”,而不是培养很多没有自我认同的“他者”。
访谈人:近年来国家在教材的研究、编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视野下,教材建设中存在怎样的问题?
韩震教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材工作,有关部门和各地协同配合、扎实推进,德育教材的一体化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材基本实现一体化。从总体上看,德育课程基本做到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资源,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状况,基本上实现了德育内容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初步做到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机衔接贯通和合理梯次推进,大体实现了课程教材内容的循序渐进和相互协调。但是,德育教材的一体化建设仍然是非常初步的,无论从思想理念还是从机制体系上,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学科特色有很大关系。思政课的内容具有综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像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后者属于单一的学科,学科自身就有内在的部门分类,以及由浅到深的学科演进逻辑,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中,把学科理论逻辑和教育教学的规律结合起来即可。思政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仅从教学内容来看,小学低年级的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习惯教育有机融合;小学高年级有机融合品德和社会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初中阶段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学习内容;高中阶段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涵盖经济、社会、政治、法治、文化、哲学等领域。但这种综合并不是随意的,而是以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理念为引领,直面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也就是说,虽然不同阶段的思政课侧重点不同,但基本的架构都是基于“立德树人”的任务,以广义的“德”即思想、政治、道德理念为引领,以一定的具体学科知识作为载体来展开。借用传统哲学的“魂、体、用”之说,“德”就是“魂”,具体知识就是“体”,“立德”以“树人”,实现培养人的功能,就是“用”。因此,思政课要遵循“三重逻辑”: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逻辑、所涉及各学科知识的学科逻辑、学生成长与教育教学的逻辑。“以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理念引领, 以一定的具体学科知识作为载体来呈现”,这样的学科特色带来很多挑战:或者是专注于各门学科的逻辑,把思政课上成了专门的经济学课、哲学课、法学课;或者是不考虑各学科的理论逻辑,随意拼搭,碎片化,有人戏称政治课是“万金油”“大拼盘”,这样很难赢得学生的认可与尊重。“无体魂不依,无魂体不存。”无论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还是教育教学实践,都必须把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逻辑、各学科的学科逻辑,以及学生成长和教育教学的逻辑相结合起来。这就是强调 “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原因。目前,德育教材的一体化建设还面临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包括大学阶段高职高专、本、硕、博阶段课程体系的区分度和衔接思路还不够清晰、不够明确。不同学段的任务、分工是什么?这个阶段目前开设的课程是否能有效实现相应的目标?是不同阶段相互配合,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这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 二是德育课程在教材内容上仍然存在着“重合”与“遗漏”的问题。如前所述,单一学科课程,可以按照内在的学科逻辑展开,比如数学学科从学习数数,到高等数学,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而思政课即使将各学段的任务区分清楚明确了,其内容重复也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初中阶段谈及我国的国家机关、政治制度,高中的相关模块一定会涉及,大学讲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也一定会涉及。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如何“循序渐进、无缝衔接、螺旋上升”。同时,因为不同阶段的教材编写者并不一定了解其他阶段的内容,我们也要考虑会不会有遗漏的问题。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学科课程教材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知识与方法上的“重合”与 “遗漏”,以及如何相互呼应配合。例如,历史课程给思政课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性材料和思想方法启发,数理化生等学科对唯物论、辩证法的学习具有极大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要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盘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的分工与合作关系。按照显性与隐性相统一的原则,解决好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的教化作用和育人功能,构建系统全面、类型多样、有序递进、互相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所有课程的协同效应。
访谈人:您参与过许多课程标准研制、教材编写工作,根据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关于如何编好思政课教材,您有哪些建议?
韩震教授:在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思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基础理论研究上下功夫,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科学研究的学术支撑对于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进程意义重大。首先,要处理好“中—外”关系。我们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但这样做的前提是“以为我主、为我所用、辩证分析”。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与其他学科相比,编好思想政治课教材,更要破除“崇洋媚外”的思想,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于中国国情,用独具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编写教材,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故事。其次,要处理好“道—学—术”关系。编好思想政治课教材,还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教材叙事之中,这就需要做到“两次转化”。第一次转化,“学以载道”,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要有机融入具体学科知识之中。除了高中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和必修4“哲学与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身框架展开的,其他内容都是以某些具体学科、具体知识来呈现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理念,这其实就是前述的“魂—体”关系。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要融入的对象,本身还是融入的标尺。要做到立场坚定、观点鲜明、以立为本,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把尺子衡量教材中涉及意识形态素材的是非曲直。第二次转化,“学而有术”,要把相关理论知识与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要有学问,还要有传播学问的方法,即“术”。要研究内容素材选取、话语方式、教学方法手段等问题,从而把理论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理论资源转化为教材资源、教学资源,文件语言转化为教材语言、教学语言。要学会讲故事,做到润物无声。我曾经提出“盐论”的说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像调味品一样,或者像盐一样,调在我们做出的各种佳肴里,让大家吃下去有利于健康,如果让师生直接吃盐效果就不好了。”德育的效果要看如何利用好资源,要善于高水平的“烹制”,而不是低水平的“说教”。我们要传递的思想政治品德理念,说是“魂”也好,说是“盐”也好,都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方式传递出去。如果我们的内容不能说服人、打动人,那么再好的理念也只能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而无法真正起到“立德树人”的效果。第三,要处理好“常—变”的关系。在与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同步推进中,准确把握基本政策与临时性政策的界限,以保持课程和教材的稳定性和科学性。思政教材要与中央理论创新同步推进,在教材更新过程中及时吸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但是,教材的创新应该基于“硬核”理论的创新,而不是基于政策的调整而反复调整。要研究哪些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硬核”,而哪些问题只是根据形势变化而调整的政策。总之,教材的编写与审核应该作为一个专门问题加强研究,提高教材编写的权威性,增强教材针对性、可读性、吸引力、感染力,切实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工作室介绍
<p> 廖洪森名师工作室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