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洪森工作室2021年9月工作室简报
浩渺行无极
扬帆但信风
廖洪森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
(2021 年 9 月)
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廖洪森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
(2021 年 9 月)
主管:双流区教育局
双流区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名师工作室管理办主办:廖洪森名师工作室
主编:廖洪森副主编:
编委:廖洪森 黄洪霞 柯洒 廖红 刘莉娜 卢英 毛传友 肖芳彭远霞 任小翠 王雅丹 王玥琪 徐文群 张和佩 张颖晨 张思雨 周虹君
投稿信箱:liaohongsengzs@163.a785b 工作室 QQ 交流群: 280767145
目录
CONTENTS
工作掠影........................................3
工作室发展划.................................
时政聚焦........................................7
导师推荐.......................................11
学科前沿.......................................26
赓续前行,奋楫扬帆——双流区名教师廖洪森工作室(第十期)第一次研讨活动2021年9月8日下午,双流区名教师廖洪森工作室(第十期)第一次研讨活动“学员研修规划”在双流艺体中学三园楼211会议室顺利开展。工作室优秀学员——双流棠湖中学蔡敏老师以及工作室第十期全体学员参加了此次研讨。
此次研讨活动分为两项:第一项是优秀学员成长经历分享;第二项是工作室项目研讨。
研讨伊始,工作室第一期优秀学员蔡敏老师以自身成长经历为例,作了以“深入研究明方向,潜心学习促成长”为主题的分享。蔡老师指出,要想在教师生涯有所获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第一,要进行深入研究,以明确前进的方向。一是研究评价体系,明确评价方向;二是通过深入研究历年高考试题、全国各地的模拟题和加强原创试题研究,引领复习方向。第二,要潜心学习,不放弃任何学习机会和资源。首先,要借助名师,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其次,要充分利用网络,挖掘学习资源。最后,蔡老师给大家推荐了一系列优质的网络资源。蔡老师的分享醍醐灌顶,为大家指明了学习研究的方向。
紧接着,廖洪森导师为学员们作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讲座,讲述了习近平“七一”讲话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指出: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它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在未来,我们必须坚持“九个必须”。这使学员们深受震撼,更加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伟大、为什么能。
廖老师强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奉献自己的力量,脚踏实地,将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精神落实在我们的工作中。
最后,在廖老师的领导下,工作室的学员们从课堂、课题、命题以及个人成长目标和规划四个方面进行了研讨,并且对于工作室网站维护等日常工作确定了责任担当。
新学期伊始,工作室导师和学员共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研究与育人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为遇见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深思细研,行稳致远——双流区名教师廖洪森工作室(第十期)第二次研讨活动2021年9月29日下午,双流区名教师廖洪森工作室(第十期)全体学员齐聚一堂,在双流艺体中学三园楼211开展了主题为“工作室学员如何做科研”的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活动邀请了优秀学员——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的袁成老师为学员们作科研方面的指导与分享。
此次活动分为两项议程:一是优秀学员成长经历分享;二是工作室区级课题结题相关工作。
袁成老师为工作室的全体学员作了题为“教育科研——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的专题分享。他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从一线教师科研现状及科研价值、论文基本结构及特点、写好论文的方法与技巧三个部分进行了分享。
袁老师说到,不管是学科教师还是班主任,都应该有成果意识,要善于将自己的经验、思考以书面成果的形式呈现出来。他指出,科研看起来神秘,但只要善于发现、思考和总结,科研很简单。因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直接贴近学生、家长,这是我们做科研的“先天”优势,科研成果最终是可以服务于教育教学的。
科研成果最常见的就是以论文的形式呈现。袁老师为学员们介绍了论文核心“三要素”——论点(观点)、论据(材料)、论证(方法);一篇完整的论文要有论文标题、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其中,如果是要参评的论文,必须要“五看”——看参评对象、看评审内容、看参评要求、看交稿要求、看基本信息是否正确。
同时,也为学员们分享了论文的选题应该要从教材中来、从教师中来、从教学中来、从学生中来。他指出,要想做好科研,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坚持边娱乐、边思考、边反思的“三边原则”,更要有严谨的学术作风,恪守学术道德。
廖洪森名师工作室学科培养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相关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充分发挥学科名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结合区名师工作室管理办的工作要求和第十期学员的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名师成长的规律,以人为本,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反思与提升相结合的原则,以团队研讨和个人研修互补为基本策略,以听、说、读、写、编为基本路径,以课堂教学、课程开发、课题研究能力提升为主要任务,建设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的共同体;不断提高工作室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名师工作室真正成为人才成长的前沿阵地,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保障。
二.培养目标
通过三年建设,把工作室建成一个学科专业发展的共同体和学科名优教师的孵化器;打造一支区域内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名师辈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目标。
上述目标具体体现在:
学员有正确的教育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有传道情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执着追求;有仁爱情怀,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
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关键、找准重点、阐明规律,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要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有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合作意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方面的能力都有较大提高,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个人专业发展的方向(或突破点),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或职业发展亮点,在教学改革中能够发挥一定示范作用,具有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学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能够独立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提升基于校本研究(从学校实际出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研究服务于工作实际)、基于教学研究(以教学研究为重心,研究教学过程的真问题,作用于教学过程)、基于微型研究(聚焦于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细小问题,小中见大)和基于草根研究(变“要我研究”为“我要研究”,使教育科研成为群众性的自觉行为)的能力。
三.培养任务与路径
(一)培养任务
(1)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围绕教学设计、教学展示、学习指导、试题命制、教学反思等主要环节,加强研讨与研修,提升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力求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三年中各成员至少承担区级及以上公开课或者相关讲座一次;至少承担一次名师送教课程任务。
(2)提升课程建设能力。围绕课程开发、课程开设、课程评价等主要环节,加强学习,推进实践,不断积累,提升工作室成员的课程开发能力,推动必修课程的校本化和选修课程的特色化实施。三年中各成员须开发、开设出至少一门精品选修课程。
(3)提升课题研究能力。研究思想政治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发展方向,着眼于学科当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着眼于学科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着眼于思想政治和道德与法治教师的研究能力与方法,围绕课题申报、过程实施、中期检查、课题结题等主要环节,加强教育科研的学习和实践,提升工作室成员的课题研究能力,以课题研究引领和推进个人的主题教研。三年中工作室成员共同完成工作室的集体课题,各成员至少完成一个校级学科教学改进项目的研究。
(二)培养路径
1.常规基本路径
(1)阅读中成长。一要加强学科阅读,拓展学科视野,夯实学科功底,提升业务能力;二要加强教育阅读,提高理论水平,掌握教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三要加强开放阅读,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全面素养。阅读就是借力,就是借别人的脚走路,让自己走得更快一些;借别人的眼观察,让自己看得更远一些;借别人的脑思考,让自己想得更深一些。阅读,就是成长。
(2)倾听中成长。一是立足课堂,主动出击,广泛听课,善于从各类家常课、公开课、研讨课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升自我;二是立足培训,抓住机会,充分吸收,善于从各类专家、名师的讲座、报告中学习成功经验、先进理念,武装自己。倾听中成长,要秉持虚心之态度,坚持听思结合,重视个人思考和感悟,把他人的智慧转化为自己成长的精神养料。
(3)说讲中成长。一是要主动承担各类公开课、讲座的开课、开讲任务,把每一次承担的任务作为锤炼自己的机会;二是要积极参与各类研讨,在每次研讨前做好充分准备,在研讨过程中积极发言,贡献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观点碰撞中启迪思维、提升智慧。
(4)命题中成长。命题能力是教师专业高位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通过命题一方面可提升教师对学科知识把握的高度和精准度,另一方面可通过命题来反促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指导学生学习。因此工作室成员务必强化命题意识,加强命题研究与实践,在命题积累中不断促进专业的自我提升与发展。
(5)写作中成长。写作是一种记录,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所见、所感、所想记录下来,便成为个人的财富;写作是一种梳理,通过写作可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提炼经验、形成智慧;写作更是一种生命的生长和滋养,是一个向昨天汲取经验、为明天提供营养的精神发育过程。写作,也是一种学习——表述性学习。
2.改革创新路径
第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不能用学理性弱化政治性,在不同学段,无论是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还是讲理论的方式讲思政课,都要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
第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强调思政课的价值性,不是要忽视知识性,而是要通过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加强价值观教育。当然,在思政课教学中也不能只强调知识性,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第三.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要坚持问题导向,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的真本领。
第四.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第五.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在教学中要把统编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同时也不能简单照本宣科。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第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在坚持教师主导的同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教学,要教育引导学生多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等。要开出书单、指出重点,让学生正确理解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感知中华文化魅力,避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避免一知半解误读马克思主义。
第七.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这不等于搞填鸭式的“硬灌输”。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第八.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政课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同时,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四.培养步骤
本期名师工程为期三年(2021年一2024年),工作步骤大致安排如下:
1.2021年6月一2023年1月
对团队成员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每个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近期和远期发展规划;
对每一学员的状况逐一进行分析,确定学员提升的起点和发展方向。确定工作室课题研究方向和每位学员的具体研究内容;
完善工作室网站,做好分工;
聚焦课堂,通过每位学员的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专题讲座,通识教育;
进行四次以上外出实践考察活动或工作室送教活动;
对每位学员完成一次中期评估,完成研究课题的中期研究报告或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
2.2023年1月一2024年6月
进一步完善工作室网站建设;
举办面向区域内的展示交流活动;在专家指导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宽学员视野,力争在全市产生一定的影响;
持续开展高水平专题讲座;
进行四次以上外出实践考察活动或工作室送教活动;
工作室和每个学员形成最终研究成果,并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和推广;
对学员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进行总结、考核;
工作室进行工作总结。
五.具体要求
(一)工作室导师
1.组织制定工作室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完善工作室运行各项制度。
2.负责工作室日常运行,搭建工作室成员交流、研讨的平台,负责相关研讨、研修活动的策划,负责工作室集体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实施。
3.以公开教学、专题讲座、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为工作室成员的个人规划制定、公开教学、学术讲座、论文撰写、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等工作提供咨询和指导。
4.每学期邀请市内外专家名师来工作室开课、讲座,或组织工作室成员外出考察、交流活动。
5.为工作室成员创造对外交流的机会,推荐工作室成员外出开课或者讲座,向教育教学刊物推荐工作室成员的优秀教学、教研成果。
6.负责工作室成员的考核,坚持过程评价和终端评价相结合,做好过程管理。
(二)工作室成员
1.制定个人规划。工作室成员在系统梳理个人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规划实施措施;每学年末对个人规划年度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根据年度实施情况对规划作出必要的修正。
2.展示课堂教学。工作室成员每学期在工作室或校内开出1次公开课,并完成1个教学课例(含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课件、录像等);三年中完成一次区级及以上公开展示课,每学年完成一个学术讲座或报告。
3.建立教育博客。工作室成员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既是记录与发表,更是交流与分享。每周至少更新1篇原创博文,可以内容、形式不限,教育教学反思、感悟、案例、随笔、论文等均可;可以长短不论、字数不限,三百、五百均可,但求真实、有感而发。在自己博客上建立其他工作室成员的博客链接,便于交流、分享。
4.开展教育科研。承担工作室集体课题的研究工作;每位工作室成员三年中至少申报并完成1项区级以上学科教学改进项目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一方面促进学科课堂教学的改进,另一方面促进自身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围绕个人研究主题,每位成员每年至少撰写2篇教学论文(即每学期1篇),其中至少1篇公开发表或获成都市级二等奖及以上。
5.开发选修课程。每位成员开发至少1门选修课程并在开设过程中不断完善,在三年内成为校级及以上精品选修课程。
6.加强命题实践。每位成员研究经典试题的同时,收集命题素材,开展命题实践,积累原创试题。每半月原创一道(最好是一组)题目,每学期完成一份完整的学考或者中、高考模拟试卷。
7.推动师生阅读。每学期(半年)至少阅读教育教学书籍2本(其中至少精读、批注中外经典著教育名著1部),写出书评或者比较系统的读后感。建设书香校园,推动师生阅读。
(一)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国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奋斗的历史,是光辉的历史。
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使得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纷纷崛起,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克服万难,于1921年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自此我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取得了长达十四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对外敌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同也时促进了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斗争经验。解放战争的胜利,党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西藏,并且在建国初期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果断抗美援朝并取得了伟大胜利。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拨乱反正,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端正了党的政治路线,把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端正了党的组织路线,开始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同时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事业。精神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民族精神在伟大历史探索中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历史造就了伟大民族精神新的历史辉煌。
孟晚舟顺利回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的强大,也正是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2021年注定是非凡意义的一年,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百年红船到巍峨巨轮,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征程辉煌岁月。
(二)
孟晚舟在中国政府包机上感言
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
舷窗外一片漆黑,机翼上的航行灯闪烁不停,在寂静的夜空中,这些许的微光显得格外温暖。
此刻,我正飞越北极上空,向着家的方向前行,马上就要投入伟大祖国母亲的怀抱,阔别三年的祖国已在天涯咫尺。近乡情更怯,不觉间泪水已模糊了双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昌盛,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
往事一幕幕闪过,恍若隔世,却又历历在目。过去的1028天,左右踟躇,千头万绪难抉择;过去的1028天,日夜徘徊,纵有万语难言说;过去的1028天,山重水复,不知归途在何处。“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一次次坠入深渊,又一次次闯入暗夜,曾让我辗转难眠,更让我刻骨铭心。泪水抱怨化解不了愁苦,伤春悲秋翻越不过泥泞,与其困顿挣扎,不如心向阳光,冲出阴霾。有些风浪,难免艰险,唯有直面才能扬帆远航;有些抵达,难免迂回,历尽波折终会停泊靠岸。无数次奔跑,无数次跌倒,唯有此次让我倍感坚强;无数次出发,无数次归家,唯有此次让我热泪盈眶。万家灯火总有一盏给我温暖,浩瀚星河总有一予我希望,感动于心,感激于情。
我们祈祷和平,幸运的是,我们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崇尚伟大,可贵的是,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我,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和中国人民是如此伟大,全体同胞数十年如一日地艰苦奋斗,让我们的祖国走向繁荣富强,人民迈向共同富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感谢亲爱的祖国,感谢党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感谢亲爱的家人们,与我一起经历风雨,见证岁月,安放我所有的喜乐苦悲。是你们的遥遥相伴,陪我越过层层山丘;是你们的默默守护,带我跨出丛丛荆棘。感谢亲爱的伙伴们,有一种浪漫叫并肩作战,有一种纯粹叫全力以赴,有一种果敢叫奋不顾身,回首此间,满是静水流深的情义和雷霆万钧的担当。感谢亲爱的同事们,虽然分别已久,你们的真挚鼓励和持续坚守,让我们始终风雨同舟,艰难征程波澜壮阔,赤诚初心历久弥坚。感谢所有关心我的你和你们,就算素未谋面,你们的浓浓情意、切切问候和深深祝福,如一道彩虹,斑斓了坎坷路途上的一隅天空。
午夜梦回,最是心底那一轮明月,那一江春水,那一缕乡愁,亦是我滞留他乡三年每分每秒的心灵归宿。秋风掠过,登机前,温哥华已需寒衣加身。此时,祖国的秋日正是天朗气清、暖阳和煦,期待一年好景致,再赏橙黄橘绿时。祝愿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回家的路,虽曲折起伏,却是世间最暖的归途。
谢延洵: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对生态文明素养的考查及教学启示
摘要: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需要通过考教融合,以考促教,以教促学。对近些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进行分析发现,通过设置试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生态伦理观,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生态文明认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态行为习惯。对教育教学的启示是:在观念层面,坚持立德树人,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在内容层面,以高考试题为引领,拓展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在方法层面,构建协同机制,凝聚生态文明教育力量。
关键词:高考;思想政治试题;思想政治课;生态文明素养;考教融合
从环境教育到可持续发展教育再到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素养逐步成为社会公众和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2020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干部培训体系,推动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思想政治课标》)提出,要加强学生生态文明和海洋权益等方面的教育,培养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思想政治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主渠道,也是实现生态文明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机载体。高考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反拨作用,通过在高考思想政治试题中融入对生态文明素养的考查,可以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性。
1.深入理解培育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系统化要求
2020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至今仍在全球蔓延,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而这仅仅是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中的冰山一角。生态危机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逐步凸显出来的问题,“导致生态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深层的根源在于人,在于人的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生态危机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危机,化解生态危机需要人们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方面作出改变,并全面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这一重要论断成为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依据。同时,在新发展阶段,我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有了新变化,将培育生态文明素养纳入学校教育,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培育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实依据。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表明了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性,在这个系统中,人作为有生命的存在,为获得自身生存与发展之所需,必须以劳动实践为中介与自然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活动。就此而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自然界则是人为了维持生命存在而必须与之持续交往的对象。但是,“社会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出乎寻常地变化多端的。人的生产力在它的发展中每进一步,这个关系就变化一次。”起初,人类仅仅依靠渔猎及农耕为生,人类对自然的开发与利用只是在相对狭窄、孤立的范围内进行,人只能是单向的、被动的慑服于自然。进入工业社会后,资本主义在技术理性和资本逻辑的驱使下,在一路高歌猛进中创造巨大物质财富,但资本主义对物质财富的单向度追求使“自然的所有方面都受生产的支配”,自然的神秘性与人的自由本性双双被遮蔽,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严峻,严重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然而,实现自然的神秘性和人的自由本性的双重解放,有效应对和化解生态危机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就意味着需要将培育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纳入学校教育,不断强化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和解。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培育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根本依据。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是不断将环保意识内化于学生心田,切实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演进清晰呈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律性,要求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中深入把握生态文明发展方向,即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何人、依靠何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对学生美丽心灵与健康人格的塑造。2017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要组织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通过参加植树活动,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形成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学习体验绿色发展理念。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培训体系,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作为人民群众共商共建共享的绿色事业,要不断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应有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些要求将党和国家对公民生态文明素养的关注与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结合起来,赋予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新时代内涵,成为学校培育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根本依据。
最后,党和政府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政策是培育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重要依据。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要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2016年,环境保护部、中宣部等6部委联合发布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6—2020年)》提出:要加强中小学相关课程中环境教育内容,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知识进课堂、进教材;加强环境教育师资培训,编写环境教育丛书;组织开展环境教育课外实践活动,培育青少年生态意识。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对各学段生态文明教育任务作出安排,提出高中学段要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和地理地貌,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思想政治课标》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并倡导通过鲜活的案例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2.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对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考查
近年来,高考思想政治试题以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情境,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生态伦理观、形成正确生态文明认知、养成良好生态行为习惯,对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具有一定导向作用。
2.1以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情境,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生态伦理观
面对全球性生态危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也没有哪个人能够独善其身。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倡导,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6个方面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强调各国相互依存、和而不同、共建共享、同舟共济的价值取向,它要求破除“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蕴含着人与自然是存在共同利益和价值诉求的共生关系,人在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同时又以自身活动影响和推动自然的发展演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味着将人与自然各自发展纳入对方发展过程,相融共生,共同成长,也意味着将尊重自然和实现人的自由本性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这为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解决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既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因此,在教学和考试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生态伦理观,是帮助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层面形成人与自然是平等和谐关系的正确价值取向,使学生在未来与自然互动过程中学会肯定自然界的“固有价值”,在互动中不断审视自我、改变自我对待自然界的态度,自觉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近年来,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情境的试题在高考思想政治科中多次出现,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伦理观。例如,2017年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20题以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为情境,第39题以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情境,旨在说明生态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整体发展困境,并揭示生态危实质上是人的危机,是在“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方式影响下人们所选择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对立对抗的结果。面对全球性生态危机,各国日益成为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唯有携手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和化解生态危机,构建起美丽清洁世界,试题情境引发的这一思考可以增强学生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又如,2019年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18题以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为情境,说明各国所遭遇生态危机的关联性,中国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这既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又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人文情怀。再如,2021年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19题围绕画家黄宾虹在艺术实践中感悟自然,使他找到“平”“圆”“变”与山水云河的共通之处,说明不仅维系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产品来自大自然,而且精神产品也源自大自然,引导学生形成人作为自然之子,生于自然、成于自然,人理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意识。
2.2以建设美丽中国为情境,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生态文明认知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较长历史时期走粗放型、外延式的经济发展道路,在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导致我国出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的势头。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高考思想政治试题立足美丽中国这一情境,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认知,使学生一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外延、特征、内容、要求、意义、自身权利与责任有充分认知和理解;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织机构、运行规律及其与人类生存之间逻辑关系的认识,进而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束缚,学会站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高度审视自己的行为,使自身生态道德情感得到升华。
例如,2018年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39题以“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追责事件为情境,2019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19题以某省建立“环境保护监督系统”为背景,意在说明环境即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生态环境既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关系到党的初心使命的重大政治问题,由此促进学生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
又如,2020年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22题和全国Ⅲ卷第40题均以“黄河流域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为情境,说明自然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有其自身发展运行的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因此,人与自然互动过程中要自觉摒弃征服自然的思维方式,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治理保护,使学生充分认识自然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运行规律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增强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认知。
再如,2021年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40题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理论内涵、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引领作用进行考查,意在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创新性,激发学生建设美丽中国的自信心和履行绿色责任的内在驱动力。
2.3以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为情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态行为习惯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绿色生产方式是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绿色生活方式是指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人类自身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有助于缓解自然资源压力,引导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行为,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良性互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持,为实现美丽中国提供动力。因此,在考试中渗透绿色生产生活理念,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简约适度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生态行为习惯,更好推动社会绿色发展。
例如:2017年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22题以“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技术”为背景,呈现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造升级,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2017年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21题以“爆竹声中一岁除”为背景,呈现春节期间人们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的变化,说明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生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2020年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12题强调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人们从打鸟捕鸟到护鸟观鸟的行为变化,说明生态文明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宣传力度息息相关;2020年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38题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为背景,呈现家庭农场种养结合,种植类农场采用滴管技术,养殖农场对粪便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实现绿色生产。这些试题意在引导学生认识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对环境进行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3.思想政治课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思考与建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随之要求人要有更高的生态文明素养。高考思想政治试题“既联系现实问题,强调学以致用,考查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又基于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因此,以高考对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考查导向为引领,充分发挥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功能,不断推动生态文明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机融合、相互渗透,提高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1观念层面: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目标
首先,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是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思想前提和首要环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面对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优质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党和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在全社会进行科学生态伦理观的塑造。高中生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后备力量和主力军,其科学生态伦理观的形成关键在于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因此,学校和教师要不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意识,将生态文明根植于学生心田,引导学生生态文明行为,进而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
其次,学校和教师需要对生态文明教育目标进一步整合、细化。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2020年修订的《思想政治课标》都对培育高中生生态文明素养提出总体要求,但是目标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在生态文明认知层面,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生态伦理观,促进学生掌握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和政策法规,明确生态环境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意义,了解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途径和方式。在生态文明能力层面,着力培育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观察、分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能力。在生态文明情感层面,激发学生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内在意识,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望及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热情。
3.2内容层面:以高考试题为引领,深入挖掘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由教、学、评构成,环环相扣,有机统一。从对近些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的分析可以发现,试题对生态文明素养的考查更加注重引导教学回归育人本质,关注生态文明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由此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为教与学提供行动依据,从而促进教、学、评的有机结合,形成育人合力。因此,教师应学习和借鉴高考试题对生态文明素养的考查方式,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好准备。一是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比如,在“经济与社会”模块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教学设计应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组织课程内容,从创新、绿色、协调、共享、开放入手,以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产品及服务的交换和分配为基本架构,逐步将学生生态文明培养提升到国家层面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高度。二是及时补充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时政信息。时政信息是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延伸和必要补充,教师应密切关注气候变暖、雾霾、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等重要时政议题,将世界各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最新进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引入课程,使学生深刻体会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3.3方法层面: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凝聚生态文明教育力量
培育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是生态文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方向,它紧密契合新时代绿色发展,适应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具有系统性、全民性、时代性的特征;因此,需要政府、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多方联动才能事半功倍。首先,政府需要做好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生态文明教育氛围。毋庸置疑,政府的文化职能使其成为积极推动并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的首要力量。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教育政策,建立健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体制机制,推动互联网和生态文明教育的深度融合,引导学校、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理念,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同时,还要设置生态文明教育专项经费以提供资金支持,为不断拓展教育实践基地提供物质保障。其次,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主阵地,应将生态文明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一是加强美丽校园建设,为教师与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二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板报等加强宣传教育;三是成立生态文明社团,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四是开展假期有关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生态文明实践能力。最后,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类型。教师既要围绕相关核心议题,综合运用系统思维,将分散在教材中的生态文明内容体系化、结构化,突出专题性、主体化,又要创设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美丽中国、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情境,增强学生的互动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有思想、有温度的教学氛围。
我国教学设计发展20年:演进、逻辑与趋势
摘要:纵观我国新课改20年来教学设计的历史演变,教学设计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发展进程。以知识授受为中心的教的设计、以学习为中心的学的设计、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促进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系统设计,表现出教学设计在价值取向、教学设计重心、教学设计逻辑,以及学习行为、教学方式、教学系统设计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并逐步确认了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与教学活动主导者、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定位。教学设计发展历程始终围绕着教学设计的内生逻辑展开: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到教与学关系之间的互动逻辑,再到教学形式与学习活动的相适应,以及教学系统复杂性与教学设计有限性的内在矛盾。关注教—学—评一致、学习技术融合、学科育人、学科实践以及深度学习等,成为教学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系统变革;学习方式;学科育人;学科实践;
教学设计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最微观、最日常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20年来教学设计理念与教学改革实践的发展历程,映射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走过的路。“正是人们在自己的历史经验中追求历史意义,才体现了人们力图超越自己时代的历史局限性的努力。”通过梳理新课改20年来教学设计研究和教学设计实践,能够更深刻地把握我国教学设计发展20年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演变,由此探知教学设计内含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盾,厘清教学设计发展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更清晰地理解当前教学设计的发展样态,明确教学设计的未来发展走向。
一、我国教学设计发展20年的历史演变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学资源与环境、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系统性决策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的系统性构想。教学价值与目标定位、教学主要变量与教学关系处理、教学程序与活动方式的预设,以及教学资源与环境、教学评价的规划等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
(一) 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从学科知识处理走向学科育人的设计
从教学设计传统来看,知识本位的教学设计范式一直左右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学实践。以各个学科教学内容设计为主要任务的“教学大纲”是中小学教学实施的根本依据,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的“双基”教学目标一直是教学设计的根本价值取向。教学设计尊崇传统知识本位理念下知识掌握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大纲到教材再到课堂教学,形成了一整套以知识授受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体系。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习得作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忠实于教材知识内容和教材知识逻辑,以接受学习、讲授教学法为中心展开知识教学与练习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活动设计,从而导致课堂教学实践中呈现出过于依赖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问题。
2001年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随后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并根据课程标准审查了实验教科书,由此铺陈开了我国教学改革的新举措。课程标准区别于教学大纲,“以‘三维目标’替换传统‘双基’教学目标,导向我国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的持久的变革”,并引发了学术界著名的“钟王之争”。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的变迁,必然引发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讲授指导与自主建构、教与学、知识与能力、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基本问题的不断争论,其实质上是关于教学价值观、知识观、教学本质观、教学过程观的论争。三维目标试图剖析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素养发展之间的关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实现教学的发展性目标。但在课程改革的课堂实践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依然是难题。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并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明确提出了各门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至此,“核心素养”取代“三维目标”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其教学过程,究竟如何细化“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学设计必须回答的具体问题。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演变,为教学设计价值取向的转变提供了基础和方向。从学科知识的教学设计,到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再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本质上是教学设计价值取向的变迁。教学设计价值取向的变迁,必然带动教学理念的变革,并孕育了学科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向,确认了教学设计向“学科育人”的价值回归,以实现学科教学之于学生发展性价值为追求。2017年以来,如何实现学科育人功能,成为教学设计与教学改革实践的核心问题。
(二) 教学设计的重心:从教的设计转向学的设计
传统教学设计遵循赫尔巴特“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知识权威地位,教学关系表现为学科知识的传递—接受过程。这种教学范式随后遭受实用主义、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等学习理念的挑战,并逐渐被“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所取代,伴随着新课改学习方式变革带来的教学程序和教学组织的现代转型,逐步形成了“以学论教”的新型教学范式,并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得以完善和发展。然而,人们对“学习方式多样化”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表层化追求,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上演变成了形式上的“有效”和“高效”。有学者认为其根源在于“三维目标没有指明三者各自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和关系”,学校教育一直在新旧两套课程制度中徘徊、迟疑、反思和调整,教师试图用旧的教学图式理解新课改理念,这一现象被学者批评为“穿新鞋走老路”。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应试教育的实践逻辑与素质教育的制度逻辑之间矛盾的尖锐性,从而衍生出一种“应付机制”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学设计开始出现由重视“教的设计”转向重视“学的设计”。2005年前后,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设计技术出现井喷式爆发态势,“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应运而生。许多学校和理论研究者也在实践改革中探索教与学地位的转变,新课改初期,以“杜郎口模式” 和“洋思模式”等中小学自主教学变革为代表,“新基础教育”“主体教育”“生本教育”等教育改革实验推进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深化。有学者明确提出了“以学定教”和“先学后教”等教学设计理念,由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从教案设计走向学案设计。但也有学者认为学案教学设计并非是新概念,而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草根式教改实验”下的产物,伴随着新课改步伐,“导学案”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崇。2011年以来,课改进入深化期,有学者提出“建构学习中心课堂即为当代中国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取向”,主张课堂教学中心从教师讲授向学生学习转移,切实落实“教学主导—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
从注重“教师教的设计”转向聚焦学习方式变革、有效教学、以学为中心等理念的“学生学的设计”,对切实克服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等局限,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反观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现实境遇,不难发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复杂课堂教学系统中依然面临着诸多难题。一方面,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流于形式,高效课堂依然指向的是知识点,“导学案”演变成了训练案,“先学后教”变成了只学不教,表层学习、割裂教与学的内在联系等问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的内在过程究竟是怎样一种活动形态?学习的内在精神活动是如何发生的?对这些问题却缺乏深度回答。为了破除教与学极端偏向的窘态,有学者主张将教与学放置在目标导向的“教学评”三位一体的视域下审视,落实“教主导、学主体、评合理”的教学设计,主张“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实现学科育人目标导向下的教学、学习与评价的统整。深度教学研究团队也提出“课程履历”的概念,主张教学设计与实施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经验的设计和规约,强调真正进入学习过程来研究学习,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以知识学习为基础的特殊的认知实践、文化实践、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和生命实践。2014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开展“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进行设计,引导学生主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让学习真实发生。此外,有学者针对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学案和导学案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度反思,提出基于“学历案”[13]的主题大单元教学设计,力图实现学生立场的教案变革。
(三) 教学资源设计:从单一课程资源开发转向学习系统建构
教学系统指向为达成教学目的而实施的、有控制的教学信息传递过程,包含了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等四个最为基本的构成性要素,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系统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新课改以前,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局限于单维教材知识的处理,缺乏整体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观念。伴随着教师课程意识的萌发,教师逐步确立了课程资源观,由此引发了教学方式的变革。作为教学方式的物质载体,课程资源经历了“原始生活化”到“学科知识化”再到“课程资源化和资源课程化”的发展过程,新的课程资源观要求教师将学科教材作为一种主要的课程资源,并在必要时对教材资源进行二次开发。然而在一线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消弥资源和课程资源之间的界限,教师对教学系统的理解依然局限于单一教学内容维度。
伴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变革与翻转课堂实践的深化,在从“双基”到“学科核心素养”的改革过程中逐步确立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范式,教学内容成为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且由此衍生了教师对教学系统变革的模糊感知。翻转课堂试图变革教与学的主体地位,依托教学媒体拓展学生学习资源,并创建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环境的创设者与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在此基础上,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打破了传统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试图以小组合作形式创建新型的学习组织形式。整体而言,翻转课堂确实关注到了学习系统的内在要素,但却容易在实践教学
工作室介绍
<p> 廖洪森名师工作室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