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学员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彭冯燕)_孙晓晖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学员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彭冯燕)

文/孙晓晖  时间:2021-01-02  浏览数:605

巧提问,促生成———预约课堂的精彩

          双流区西航港第二初级中学   彭冯燕

行走在语文的路上,且行且思。工作的第十个年头,昔日的热情似乎早已退却,剩下的更多是抱怨。抱怨学生不给力,一问五不知,连预设的部分都不能完成,何来的生成呢?而一次普通的课堂却改变了我的想法,也改变了我语文教学的方式。原来,课堂上的提问是一门艺术,一门修行,巧妙的提问会在不经意间促成新的生成,让课堂灵动鲜活!

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问题、惊讶开始。”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策动力,是进入最近发展区的桥梁,而探究是人的一种本能,儿童天生就是探究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则往往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入求知、探索的攻坚渴望,令他们兴趣盎然,情绪高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为师者要善于设计问题供学生探究,更要鼓励并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变“喂食法”为“觅食法”。 这样的课堂往往是灵动的、精彩的。现就教学中怎样提问更易促进生成谈谈自己粗略的看法。

(一)适时诱问,寻找生成的突破口,

      语文的课堂应该是鲜活的、灵动的。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问题的设计。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具有启发性。适时诱问,指向性明确,学生易理解,在思考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因此,我在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问题刚一抛出,便有三、五个学生答道:读出了苏轼当时很清闲。紧接着又有学生答道:读出了苏轼当时由于被贬官,官职很清闲。此时,班上的一位平时很调皮的男生站起来说:“老师,从这句话里我读出了苏轼的一种自嘲意味。”我顿时眼前一亮:“何来的自嘲呢?”学生继续道:“苏轼被贬官,正是由于官职不重要,才会如此清闲,而如此美丽的月色只有他和他的朋友才看到了,所以他在说这句话时有着一种自嘲的意味,略带幽默。此外,我觉得从中可以看出苏轼心态很平和,面对自己官场的不如意,没有计较,反而还自得其乐和友人一起赏月,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乐观豁达的人!”语毕,全班响起了掌声 ,要知道,平时他在班上是很调皮的哦,今天居然有如此表现,如此发言,不得不让所有人惊叹!所以,适时诱问,将舞台交给学生问能够促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找到生成的突破口。

(二)趣问, 拓宽生成的空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在他们的心中荡起涟漪,从而生成一些新的东西。 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

其中一位女同学竟给出这样的回答:“改后的句子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庭院中的水、藻、荇三者究竟是实写呢还是虚写呢,我觉得很有意思,体现出一种含蓄美。”她的回答刚完,副班长立马站起来反驳道:“你这样想象是好的,但是却不符合实际,前面明明就在写苏轼和朋友在庭院赏月,何来的水呢?没有水,又何来的藻、荇呢?这两种植物不是都生活在水里吗?所以,这里不应删去,删去之后有所失真。这里是把月色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在这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启发下,学生们一思一辩,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主动的思考文本,进而引发关于文本的更多思考,同时,也拓宽了生成的空间。

(三)重对话,促进生成的深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是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过程。师生对话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既要引领学生走入文本,又不能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教师只是一个话题的提供者,主持人。在对话中,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也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幸福。

一篇篇文章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一个个有灵性的生命,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去进行平等的心灵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只有如此,才能把文本读“活”、读“透”、读“新”。依然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提出一个问题:“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去体验、去感受。

1:“你虽然被贬,在以后的官场上很难再站起来,也就不可能为朝廷尽忠了,但是你的爱国心终究不变,那颗忠心既然无法在朝廷中燃烧,那么就用你的诗,你的词以及你的那颗心去陶冶人们吧!”

2:“宰相肚里能撑船。要胸怀大志,不要为被贬而忧愁,保持乐观心态,总有一天‘骥遇伯乐’为朝廷出力的。”

3:“你可真是乐观,在被贬之时,还有心情赏月,不过经你这么一写,这月亮真是太美了!你虽然遭贬,但不要灰心丧气,在文学方面好好发展,你将会名垂青史的,加油吧!”

……

学生质朴、深情的语言,让教师感受到了他们对大文豪苏轼虽被贬但仍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深刻理解。通过这一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一颗和作者一样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心放飞他们的思绪,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了情操。

可见,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它是对话者之间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教师要学会真诚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及时把握精彩生成的瞬间。

古人云“学走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促使我们灵活的调控课堂,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活学生的创造,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工作室介绍

<p> 孙晓晖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3月。确立工作室理念十二字: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