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苟树林)
德育案例:我们之间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苟树林
“老师啊,我们小何回来说,你就像他的父亲一样关心他,帮助他,他很听你的,感谢你!”小何的外婆多次当面或者通过电话这样对我说。小何,是一个性格倔强,略显孤僻的初二学生。这一点,在中途接手该班的第一天,我就感受到了。
开学第一天,我们全班列队前往操场参加开学典礼。由于要去上交一份表格,我特意拜托了副班主任老师跟队前往。副班主任和我一样,都是中途新接手该班的。由于还没有和学生建立起感情,再加上对小何的情况不了解,副班主任的管理招到了小何“立竿见影”式的顶撞。大致情况是,小何和另一位同学在队伍里说话、打闹,由于个子高,小何首先被副班主任老师发现并被批评。由于不满“一对一”式批评,小何骂了一句脏话,引起副班主任老师更严厉的批评。赶到现场时,我板着脸盯着小何,还没想好怎么处理,就发现他已经捏起了拳头,并从他的眼神里好似看到“我们之间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当天晚上,我去寝室查寝。我从门窗里看到,小何迟迟不去洗漱,还在和同学聊游戏,满脸欢喜。考虑到白天的事情,我玩笑着说“你搞快点哈,不然要遭‘收拾’哟!”。他立马板起脸回了我一句:“来嘛,正当防卫不犯法!”。这时,我确认,在小何心里“我们之间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对刚来的老师在第一天就如此抵触,这么快就因一件小事“结下了梁子”,我想一定有原因。
过了几天,外婆来学校看小何。把雨伞交给小何并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外婆迟迟没有离开。趁我不忙时,小何外婆把我拉到办公室外,说起了小何的情况。原来,小何和他的爸爸、外婆生活在一起。因为一些原因,小何的爸爸和妈妈分开了。外婆为了照顾孙子,在女儿和女婿分开后,只身和孙子、女婿住在一起,用自己的退休工资贴补家用,还要经常到学校关心孙子学习。小何的爸爸还不能完全接受与小何妈妈分开,更不能接受小何妈妈重新组建家庭,也从不允许小何与妈妈见面。所以,外婆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偶尔帮助小何和妈妈见面。外婆说,小何还是比较听她的,但是,对步入青春期的孙子越来越感到无能为力。
外婆说,小何爸爸对他要求严格,用他爸爸的话说是“采取军事化管理”。曾因为小何在军训时有逃避心理,小何爸爸专门买回了整套军训装备,并联系好训练基地,利用下一个假期送儿子去集中训练了一个月。以前,小何还经常因小病小伤让外婆来接他回家,被爸爸发现后,受到严厉批评,导致后来手臂发生骨折也不让去医院检查治疗。小何爸爸工作很忙,在小何爸爸和妈妈分开后,总体来说小何受到的呵斥多于关爱。
外婆还说,小何英语很差,也最不喜欢英语学科,还经常跟老师和同学说“中国人,学啥英语!”。我突然意识到,我们之间的梁子是如何结下的!我的脑海里浮现了开学第一天早自习时发生的事情。我大声训斥过全班同学读书声太小。过了一会儿,我又发现小何根本没有读书,严厉批评了他。由于,给小何留下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只会呵斥”。所以,才发生了“结梁子”的事情。
步入青春期的小何受到父母的关爱是不及时的,甚至是缺失的,他不需要,也不希望有更多的呵斥,必须换一种方式来帮助教育他。最后,经过两年的相处,我成了小何最服的老师。初三毕业离校那天,小何先把我和副班主任老师送出校门,才回到寝室收拾行李离校,临走还说要回来看我们。所以,才有了小何奶奶多次当面或通过电话说起的那句话。
如今回想:我做到了什么呢?我想,尊重是首要的。美国作家艾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尊重呢?
-
做到完全地、发自内心地接纳他;
不光要接纳他的优点,还要接纳他的缺点,还要接纳他由于成长环境形成的不同“个性”。我想只有完全地、发自内心地接纳学生,才能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师者”变成一个循循善诱“唤醒者”。
-
做到真诚的、毫无保留的发现他,然后表扬他的优点。
“扬善与公堂,归过于私室”,曾国藩经常照这句话教育他的孩子。对于小何,我更应如此。我始终以发现的眼光看他,一旦发现他的优点就充分表扬。我发现参加升旗仪式,他总是保持标准的立正姿势,双手食指对准裤缝。于是,我大力表扬他这种在别人眼里看似“怪”的行为。课堂上,他举手回答问题,我表扬他,回答不起,我帮他圆场。他总是晴天带着雨伞,而且还经常带两把,于是我鼓励他坚持这种好习惯,并且帮助同学。
我始终发自内心的坚持了这两点,慢慢地,小何感觉到了我不是“只会呵斥”的老师,而是值得他信赖的老师。于是,接受了我,也就接受了我对他的教育。其实,作为教育者,做到“接纳学生”、“发现学生”,你的教育才会有根基。
工作室介绍
<p> 孙晓晖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3月。确立工作室理念十二字: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