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古人计数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20以内的数的意义,能认读写20以内的数。
2.会用小棒和计算器直观表示10-20的数,初步了解十进制的计数方法与十进位值制的计数方法的主要特征,能说出个位、十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学生学情分析
1.学生对0-20这些数有学前认知的基础,要结合计数器理解这些数的含义。
2.计数器是新鲜事物,引导学生认识数位。
三、教学准备
计数器、磁性小棒、圆形磁扣、PPT
四、教学过程及实录
环节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10这些数,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些新的数。(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师:谁说说11-20中间这跟横线都藏着哪些数?
生1:12
生2:这中间藏着12、13、14、15、16、17、18、19这些数
师:说的真好! 哟,都藏在这里,看好了,我现在要变魔术了!(板书:老师展开事先准备好的11-20这些数的折叠卡片,将卡片展开,贴在黑板上)你看看是不是这些数?赶快大声的来读一读这些数吧!
学生齐读这些数。
设计意图:大多数的儿童都有11-20的数认识的经历,能够认读。一方面通过认读这些数,唤起孩子学习的成就感;同时通过变魔术这个环节,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简简单单的展开魔术让孩子们马上兴奋起来,同时这一环节也蕴含了11的后继数是12,让孩子通过看和读感受11-20这10个数的顺序;另一方面让孩子明确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跟11-20这些数有关。
环节二:古人计数知多少
1.古人计数的故事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些数都不陌生,既然你们都读的这么好,那老师要奖励你们一个小故事。愿意听吗?
生:愿意
2.我替古人来数羊
师: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人还不认识数,他们在记录物品数量的时候就用小棒和石头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古人,用小棒记录一下羊的数量。这些羊都关在羊圈里,为了能让大家摆出小棒,老师放出一只羊,你们在桌上摆一根小棒。那老师再放出一只羊……
生:(齐)就要再摆一根小棒
师:那现在老师就要放羊了,我想请一个同学上来摆。请孩子们准备好小棍,眼睛看,小手摆。看谁的小手和眼睛配合得最好。(PPT配合放羊,开始摆。)
师:让XX数数,是不是这么多只羊?
(学生一起数)
师:她记录的是9只羊,快说说你们记录的是多少只?
生:(9、11)
师:有不同的意见了。没关系,老师再把羊放进羊圈里,我们再来摆一摆。这一次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小手和眼睛配合得最好!
(学生再摆,有的学生跟老师说道11只羊)
师:我好像听见同学们的答案都一样了,我们一起再数数。
(老师和同学在黑板上边摆边数,老师摆,学生一起数)
师:都谁数出了11只小棒呀!真棒,你能告诉我,小羊的只数和小棒的根数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后,PPT上显示“数量相同,小棒的根数就是羊的只数”)
设计意图:让孩子经历数的过程,参与摆的活动,在体验中感受1-11的顺序,并通过“摆”这个活动提升孩子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手到、眼到、口到、心到”的良好习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小棒的数量就是羊的只数”借助了一一对应的知识,让孩子经历实物—图像---符号的抽象过程,加深对11的理解。
环节三(认识10个一和1个十的关系,为认识数位的关系打基础)
1.感受10个一
师:我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快来看看,这些小棒是多少?(教师将贴在黑板上的10根小棒用手圈一圈)
生:这是10跟小棒
师:你怎么知道这是10根呢?没有数呀?
生:因为11的前面是10
生2:10数过了就是11,而且还可以一根一根的数一数。
师:快来一根一根的数一数吧!
(全体看黑板,跟老师一起数一数)
师:谁知道10根小棒是几个一?
生:10个一
师:那请你看着大屏幕我们一起再数一数?(在屏幕上播放一次PPT)
生:1个一、2个一、3个一……10个一
2.感受1个十和10个一
师:10个一是多少?
生:1个十
师:她说的真棒,请你跟他说一说
生:10个一是1个十(请几个同学说一说PPT)
(板书:10个一)
师:现在我想把10个一捆在一起,捆成了几捆?谁知道现在的一捆是什么?
生:1个十
师:快,他刚刚说什么了?
(要求孩子多重复,引起重视)
师:10个一是十,1个十也是10(PPT展示)
学生在一次齐读,二感“1个十”
师:快想想,这是10个一,(把黑板上的10跟小棒聚在一起)老师刚刚把它们怎么了?
生:捆成一捆
师:我们把10个小棒捆成了什么?
生:1个十
师:10个一是十,1个也是十,那你想想,10个一和1个十相等吗?
生:相等
师:所以我们就说10个一就是1个10
(教师板书完毕,学生齐读)
3.我来捆一捆:在操作中感受1个十和10个一
师:那你们想不想把10个一变成1个十?请你拿出学具,我想先问问,你想先数出几个一?
生:10个一
师:然后再怎么办?
(捆在一起)
师:现在请你开始捆一捆吧!
(学生动手摆)
师:请你举起你的1个十。有同学没有完成,老师来帮助他,不过,他需要回答老师一个问题,回答正确了以后,我再来帮助他。
师:你能告诉我们,这些是几个一吗?
生:这是10个一。(学生集体判断:对)
师:现在请你告诉我,这是多少?
生:1个十
师:真棒!我很高兴能帮助你。(教师帮助学生捆成1个十)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操作为支撑,以数和捆为活动主线,通过一数二捆三再数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10个一是1个十,为下一步认识计数器上的数位做准备,帮助学生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数值及其关系。同时,数和捆的活动交叉进行,避免学生因单一学习方式感受到疲劳,让学生在课上有事可做,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最后一个小环节中,1个孩子因为没有橡皮筋没有捆上,一方面老师通过问答寻求全班同学的帮助,激发孩子帮助他人的品质,另一方面也是变相对孩子们“10个一变成1个十”的重复和加深。
环节四:认识计数器、十位
(明确十位上的1个十用一颗珠子表示,建立十位上的数值概念。)
师: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认识了1个十。那你现在能用它拨出1个十吗?你们认识它吗?
生:它是计数器。
(学生齐读:计数器)
师:你能在计数器上播出1个十吗?
(学生在十位上摆了10个珠子)
追问:她摆了几个珠子
师:她觉得10颗珠子就能表示1个十。你有不同的拨法吗?
(学生在十位上拨了1颗珠子)
师:她拨了一个珠子,她说一个珠子就是1个十。你们同意吗?
(同意)
师:快来给我讲讲,为什么1颗珠子就能表示1个十?
生:因为这是十位
师:她认识十位,她说的这个十位就是数位
(板书:事先画出计数器,板书个位)
师: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学生起立回答)
师:十位上摆1个珠子,就能表示1个十。
(十位上一个珠子就能表示1个十,反复说强调)
师:谁能帮我在这上面摆一摆1个十。
(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好的计数器上用磁铁摆一摆:我摆了1个十)
师:请看看,这是1个十(指着小棒)。这也是1个十(指着黑板上的计数器),我们可以用10个一捆的小棒,也可以用计数器来表示1个十。
设计意图:在最开始的时候,教师并没有急于告诉大家计数器的名称,因为学前已经有孩子接触过计数器,通过学生告诉学生,一方面发挥了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这一新知识的了解程度,如果学生做对了,担任小老师引导全班,如果做错了,及时发现问题,并请其他小朋友发表不同的意见,利用错误的示范作对比,强化正确的做法。
环节五:认识个位
师:刚才我们在数羊的时候还有这1根小棒了,如果老师让你在计数器上表示出这一根小棒,你准备把他摆在哪儿呢?
生:我准备把它摆在个位上。
师:我再找个男生,在这上面也摆一摆(请学生摆)
师:我有问题了,为什么要把这颗珠子摆在个位上呢?
生:因为个位上是1个一
生2:我补充,他没有说完整,因为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1个一。
(老师再请两名学生起来说一说)
师:十位上1颗珠子表示1个十,个位上1颗珠子表示1个一,那这个数合起来就是?
生:11
(板书:11)
师:谁能说得简单一点?
(齐读:1个10,1个1,是11)
师:又有疑问了?11这两个1是一样的吗?有人摇头,不一样?怎么一样?
生: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
师:哦,原来他们的计数单位不同呀!
师:再来看看计数器,计数器上的珠子是一模一样的,怎么他们的意思就不同呢?
(学生说道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代表不同的意思,数位不同)
师:原来不是珠子很神奇,而是数位很神奇,数位不同,珠子代表的数就不同,看来,数位真重要!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了十位以后,对个位的认识就可以借助十位的经验。在学习中,适当放手,让会的孩子代替老师说一说,学生带着学生学是一种正向的方式,既能够锻炼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多说多做。
环节六:认识11以外的数。(大量辅助PPT促进理解)
师:这是多少?(教师用小棒摆出15)
师:这个10在哪儿?你觉得这个方法看得快吗?
生:一捆就是一个10,还用不用数啦!这个方法正好!
师:你能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12、13……(拨到18)
(学生拨,学生带着学生一边拨,一边数。)
师: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9吗?
师:19有几个十,几个一?
生:1个十,9个一,是19
师:10+9=?(19)
师:我再添上一根是多少?(学生:20)
师:应该怎么办呢?
生:用2颗珠子就行了。十位上的两个珠子就表示2个十
(其他学生跟着老师再说一说)
师:当个位上有10个一时,就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叫做满十进一
(学生跟着一起说)
师:小棒又应该怎么办呢?需要提醒我干点啥吗?有满10个了!
(生:应该捆起来)
师:谁能列个加法算式?
生:10+10=20
设计意图:通过拨11-20之间的其他数,进一步理解十位和个位的数值含义的不同。同时设计19到20这个活动一方面让孩子体会20是19的后继数,另一方面体会“满十进一”这一进位制。
环节七:总结提升
师:11数位上有两个珠子,20数位上也有两个珠子,表示20,那你能用两颗珠子表示其他的数吗?
(学生分别表示出2、200、20)
师:这个珠子怎么这么神奇吗?
生:不是珠子很神奇
师: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因为数位很神奇神奇!
(如果古人有20只羊,你能用最快最简单的方式帮他表示出来吗?)
设计意图:通过2颗珠子拨出不同的数这一环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位的理解和区分,并且能够应用学习到的数位知识表示不同的数
五、教学反思
1.以学生带学生
这种学习方式我一直在尝试,教师说得过多,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也不能很好的检测学生的学习程度。让学生说,说错了及时调整;说对了,可以带着全班一起说一说,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能够较好的促进学生学习,增加学习的效能感和成就感。
2.在活动中体验
说百遍不如做一遍。在古人计数这一课,“数”和“捆”十分重要。数是感受数的顺序,增强后继数的数感;捆是新的数位的产生和理解数位数值的重要活动,缺一不可。尤其计数器有限,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借助PPT实现了珠子的移动,感受拨的过程。
工作室介绍
<p> 双流区“研培员冯之刚工作室”于2015年4月经双流教育局批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