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双流区廖洪森名师工作室2020年度12月工作简报_廖洪森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研修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研修动态

双流区廖洪森名师工作室2020年度12月工作简报

文/游燕  时间:2020-12-31  浏览数:514
心中有丘壑  眉目作山河 廖洪森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 (2020年12月) 生活就是,一个个无可替代的日子的累积。 心中有丘壑  眉目作山河 ——廖洪森名师工作室活动简报 (2020年12月) 主管:双流区教育局 双流区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名师工作室管理办 主办:廖洪森名师工作室 主编:廖洪森 副主编:古 玲 编委: 廖洪森 付 攀 文 蕈 古玲 刁婵娟 游 燕 投稿信箱:liaohongsengzs@163.a785b 工作室QQ交流群: 280767145 深度研讨促进步 评价改革促发展 2020年12月2日,廖洪森工作室送教西航港二中活动,因为种种客观原因调整到双流艺体中学举行。西航港二中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和工作室学员早早来到双流艺体中学211会议室参加学习。 12月2日上午,老师们认真聆听了成都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吴登良老师的讲座《从理解课程定位切入,架构中考命题新框架——为<道德与法治>中考命题立柱架梁》。他从重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定位、准确认知中考命题较教科版而言的新变化、适应中考命题新变化的课堂教学思维三个方面对本学科的中考命题进行了有高度、有深度、具体又生动的解读,老师们都听得仔细,记得认真。 12月2日下午, 成都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心组成员肖燕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命题感悟分享,帮助老师们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命题的理念思路、方法和过程。成都七中袁徐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中考热点专题素材的收集与整理》,为老师们的命题实践提供具体指导。他特别强调要学以致用,勤学习多思考,把在培训中学到的东西应用起来,好命题、命好题,更好的服务教学,更好地育人。 心中有丘壑  眉目作山河 2020年12月18日,廖洪森工作室专题学习活动在双流艺体中学党员活动室举行。 导师廖洪森为大家作了《指向核心素养的评价引领》的专题讲座。他指出:能力本位命题范式是我国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后的必然产物,其主要理论基础是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依托的测评框架是基于知识与能力的双向细目表,测试的目标是依托学科知识、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测试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发展水平。能力本位的命题范式对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如探究式、发现式、问题解决式等新型学习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开始受到重视。但是,能力本位范式阶段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知识本位阶段产生的弊病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依然没有彻底跨越知识本位。2016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探索构建新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四翼)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高考四层考查目标和四个方面考查要求的提出,标志着高考正式启动了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模式的研究,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进一步深入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他指出,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考思想政治围绕素养评价,改进命题技术与策略体系,基于真实问题情境,深化对学科思维和学科品质的考查,拓宽和丰富了高考评价的维度,使其得以更好地发挥其指挥棒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试题的导向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培育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发挥考试的育人功能。二是聚焦素养评价,增强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扩大试题的选材来源,丰富试题材料的呈现形式,创设具有典型性、复杂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深入考查学生运用学科思维和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强调考查认知能力,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特点和高考的能力要求,注重促进学生掌握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等能力。四是突出知识构建,灵活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整合程度,要求学生能够用学科的知识框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综合运用不同模块的知识多维度地思考社会问题和现象。 他强调考试命题由能力本位走向素养本位,是思想政治高考命题的一场根本性变革,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机动力。它实现了高考命题的如下变革:一是由不注重真实情境转向强调依托真实情境。情境是素养的载体,素养时代强调在真实的、典型的、复杂程度不等、新颖程度不等、结构良好程度不等的情境中考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二是由单一注重能力目标转向三维目标的整合。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其他学科核心素养一样,是正确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在真实情境中的综合表现,实现了由正确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导向的命题变革。三是由“知识-能力”的双向细目表转向“情境-知识-能力”的多维双向细目表。能力本位范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及基于它的双向细目表,而素养测试需要我们超越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开发出新的命题框架,即多维双向细目表。在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能力被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它们是有层级之分的。而素养本位的体系中,并不认为这种层级之分符合事实,比如“分析”可能并不代表着是比“评价”更低的能力层级,我们认为:同样是“分析”,素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方面的水平表现;同样是“评价”,素养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水平表现。四是由注重单个知识点转向注重知识的整合。素养本位下的知识整合包括:形成基于原理的原题网络,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整合、理性形态知识与感性形态知识的整合。五是由考查做题能力转向注重考查做事能力。做事能力是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养本位时代紧紧围绕“解决实际问题”这一主题,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特征,细化所要考查的关键能力。 本次学习活动,让我们对命题评价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们有了拨云见日,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引领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思想旗帜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的最重要成果,是全面形成并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正式确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提出我国进入全面依法治国阶段的重大论断,开启我国法治建设的新征程,致力于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顶层设计,系统分析了全面依法治国涉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阐述了法治的定位、根本保证、道路、宗旨、布局、保障等法治建设的基本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体系完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引领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思想旗帜。 高扬法治地位 一个国家和社会靠什么运转,是靠人治还是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是贯穿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条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治国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社会主义法治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明确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把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建设法治中国目标确立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发展蓝图,从而将法治和法治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进行研究并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首要的是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我国宪法以根本法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题中应有之义。在我国,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只有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才能统筹依法治国各领域工作,才能有效推动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和带头守法上,确保党的主张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同时要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 法治沿着何种道路发展,是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世界上并不存在普适的法治道路,更不存在唯一的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出来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全面依法治国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 依法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法治为谁、法治建设为了谁,决定着法治和法治建设的宗旨和性质。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用法治维护人民权益、保障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导向清晰而明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必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权益要靠法治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全面依法治国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 法治建设的推进思路和推进方式,直接决定法治建设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同时又指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主体、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新要求,要求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这极大地丰富了全面依法治国工作格局的内涵和要求,全面拓宽了全面依法治国的视野、广度和深度。 抓住重点任务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法治建设涉及多个方面,既需要全面推进取得整体成效,也需要抓住重点任务取得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宪法的作用和实施,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确立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对现行宪法进行第五次修正,推动宪法与时俱进,设立国家宪法日、确立宪法宣誓制度、建立合宪性审查制度等,将树立宪法权威、发挥宪法重要作用提升到一个全新水平和高度。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要努力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和推动法治建设的新路径。要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着力破解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加快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坚守公正司法的底线,坚持维护人民权益,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要大力推进全民守法,努力让守法成为全民自觉意识和真诚信仰。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法治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需要法治人才来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法治人才队伍包括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和法律服务队伍,全面依法治国要把各支队伍建设好。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全民守法,更需要领导干部带头守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他告诫领导干部“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加深入人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作者杨伟东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好大中小学思政课,现就新时代学校思政课课程教材改革创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要求 一是把握新时代。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教材内容中,实现全覆盖、贯穿全过程。 二是推进一体化。建立纵向各学段层层递进、横向各课程密切配合、必修课选修课相互协调的课程教材体系,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材内容的有效贯通。 三是突出创新性。完善课程教材建设机制,优化教材内容,创新 教学方法,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 四是增强针对性。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编写适用不同类型高校的教材,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五是注重统筹性。总体推进,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工作。 二、课程目标体系 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立足于思政课的政治性属性,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以了解学习、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课程主线,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修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重点引导学生知晓基本国情,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了解革命领袖和民族英雄的生平故事,培养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形成规则意识,知道宪法有关常识,初步具有依据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讲礼貌、守纪律、知对错;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 (二)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增强国家意识和国情观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加深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具有初步的宪法意识、法治观念等;明是非、讲规则、辨善恶;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 (三)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明方向、遵法纪、知荣辱;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课程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四)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 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识大局、尊法治、修美德;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本科及高等职业学校专科课程重在加强理论教育和学习,高等职业学校课程还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研究生课程重在探究式教育和学习。 三、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成长规律,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课程体系。在小学及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大学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落实课程目标要求,重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程,实现整体设计、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切实提高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小学、初中阶段 小学、初中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必修课程,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品德、法律常识、中华文化、心理健康等,课时占小学、初中阶段九年总课时的 6%~ 8%。 (二)高中阶段 1.普通高中课程设置 立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普通高中开设“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共 6 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围绕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等开展教学,共 6 学分。 2.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开设“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共144 学时。 围绕时事政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法律与职业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就业创业创新教育,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等教学内容,开设选修课程,不少于 36 学时。 (三)大学阶段 大学阶段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 1.大学阶段必修课程 本科课程设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学分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 学分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学分  (4)思想道德与法治 3 学分  (5)形势与政策 2 学分 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学分按有关要求执行。 高等职业学校专科课程设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学分  (2)思想道德与法治 3 学分  (3)形势与政策 1 学分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学分 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学分 2.大学阶段选择性必修课程 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统筹校内通识类课程,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宪法法律等,开设本科及高等职业学校专科选择性必修课程,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 1 门课程;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概论等,开设硕士、博士研究生选择性必修课程,硕士研究生至少选择 1 学分课程。各高校要安排选择性必修课程必要学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统筹审核把关作用。 各高校要规范实践教学,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切实提高实践教学实效。 四、课程内容 在各学段现有课程内容基础上,重点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法治教育、劳动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等方面内容的全面融入,实现学段纵向衔接、逐层递进,学科、课程协同联动。 (一)小学课程。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主要讲授学生与自我、家庭、班级、社会、国家、世界、自然等的关系, 结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与发展,懂得当代中国怎样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初步了解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帮助小学生从情感上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初中课程。 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主要讲授个人和集体、自我和时代、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宪法和法律、国家利益和国家目标、中国和世界等内容,通过呈现党和国家事业在各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引导学生明确“是什么”,树立“四个自信”。 (三)高中课程。 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思想精髓和理论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坚定“四个自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课程还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职业道德教育。 (四)本科及高等职业学校专科课程 本科及高等职业学校专科要围绕以下课程内容,根据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层次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讲授反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基本的原理,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学习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世界的能力,增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四个自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党史、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思想道德与法治”,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系,帮助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国精神,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高等职业学校结合自身特点,注重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形势与政策”,主要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及其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五)研究生课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讲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入分析当代世界重大社会问题和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热点问题、全球治理问题、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当代重大社会思潮和理论热点等,提高学生正确分析、研判当代世界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五、教材体系建设 (一)完善教材编审制度。 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国家教材委员会指导和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统编统审统用。依据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思政课课程标准,教材实行“一标一本”,由教育部负责组织编写。大学阶段必修课教材实行“一纲一本”。由中央宣传部会同教育部组织编写本科、高等职业学校专科、研究生必修课教材,按程序审核后报中央审定,适时推出。适时组织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材,规范“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资料编写使用。由教育部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组织编写选择性必修课教学大纲或教材。地方或高校开设的思政课选修课教材,由地方或高校负责组织审核选用。 (二)健全一体化教材建设机制。 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主编和主要编写人员联席沟通制度,定期研究各学段教材编写内容。健全一体化教材建设的编审专家库,加强编写人员与审核专家的沟通交流,发挥审核专家的指导作用。建立一体化教材建设监测反馈机制,跟踪研判评估教材使用情况,为加强教材研究和修订完善提供支撑。 (三)加强教材研究。 重视和加强思政课课程教材建设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重大问题研究。持续开展课程教材一体化研究,每门思政课教材内容、不同学段及同一学段各门思政课教材内容的相互关系研究,教材文献资料、学术话语、表述方式、呈现形式研究,以及思政课课程与教材、教学评价之间的互动研究等,促进思政课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与针对性、生动性有机结合。 (四)构建立体化教材体系。 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配套用书的建设和管理,依规进行编审工作。国家统编的中小学思政课教材的配套用书,按现行要求组织编写。高校思政课必修课教材的配套用书,根据需要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写审核、推荐使用。支持、鼓励研制优秀教案、课件和案例等,推进数字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库建设,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立体化教材体系。 六、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 各地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高度,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作出具体的实施工作安排,确保取得实效。省级教育部门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做好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专项经费。省级宣传部门要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高度推进实施。各学校要加强党组织对学校思政课的统一领导,落实党组织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 (二)组织好教学。 开齐开足课程,大中小学都要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确保学时学分和教学质量。健全教学机构,小学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思政课教师,中学应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高校要根据课程设立教研室(部)。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和中小学组建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充分挖掘各学科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在教学中注重多样化评价方式,综合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培训好教师。 针对教材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全员培训、专题研修,确保实现全覆盖。围绕教材使用,分课程、跨课程、跨学段组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每年至少一次。结合教学实践,组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开展交流研讨,共同探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规律。 (四)使用好教材。 统一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把教材使用情况作为教学监测、评估、检查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指标。组织教师加强教材重点难点的研究,准确把握教材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做好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组织教师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整理案例,切实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本方案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在全国大中小学普遍实施。 2020年成都市初中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评审报告 为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一干多支”的发展战略,助力成都市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0年“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的通知》和《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20年“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的通知》(〔2020〕~339(发))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成都市教科院相关领导的精心领导下,成立了专门的学科评审6人小组对各直属学校、区县选送的课堂实录和微课进行了认真评选,现将评选情况总结如下: 一.本次评审活动结果 本组共评审课堂实录(完课)47节,微课26节。经评审组认真合议,完课共评出90分及以上10节,80分-89分14节,70-79分20 节,70分以下3 节;微课共评出90分及以上5节,80分-89分8节,70-79分12 节,70分以下1 节。按得分从高到低,完课推出省优正式参评3节,备选6节;微课推出省优正式参评3节,备选6节。 二.参评课体现的主要优点 参赛老师的精心准备和各直属学校、区县的选送把关,实现了本次课程质量的整体飞跃。绝大多数课堂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认真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注重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积极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绝大多数课堂五彩缤纷,各有所长,各有特色,各有千秋。突出的优点如下: 1.深入理解习近平思想,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本次参评的所有课都注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双流艺体中学黄洪霞老师展示的《铭记英雄 高扬民族精神》一课,通过一首老歌、一场战役、一份喜报来展现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们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我的祖国》、讲述英雄的事迹、思考讨论英雄为何而战?英雄归何处?触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水到渠成的理解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营造一种自然的、安全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中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展示自己,尤其是在讨论分享敏感问题“从部队复员以后,他可以凭借自己的赫赫战功,找党组织安排工作,可以进政府机关,可以进工厂。如果你是他,你将作何选择?为什么?”时,学生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当这些真实的想法与英雄的选择形成鲜明的对照时,学生的思想必定受到极大的触动。同时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能够积极把握课堂生成资源,对学生的分享交流进行及时的点评,促使课堂目标达成。 又如成都外国语学校初中政治组李芳老师设计的《情绪的管理》一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采用资料分析、学生合作交流、老师追问等教学方式,师生共同完成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为起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学生个体经验的表达、交流、碰撞、分享、扩展等为线索,促进学生调节情绪的实践知识的生成。为营造良好的探究式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备课时,对于教材资料的配合使用狠下力气:使用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贯穿整个内容,学生不同侧面讨论不同情况,中间穿插心理学上ABC理论的补充,真正达到学生与教材对话、与事例对话、与生活对话,探索行动策略。最后的课堂演练部分,设定学生的生活情境,用所学方法来化解,将所学内容真正落实到生活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2.深入落实“八个相统一”要求,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强调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强调要通过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加强价值观教育,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强调在以建设性为根本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强调用科学理论培养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的同时,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培育好学生。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强调思政课教学既要遵循统一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强调既坚持教师的主导,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强调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并非填鸭式的“硬灌输”,而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强调思政课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八个相统一”符合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规律,是一套深化教学改革的有力的组合拳。“无论组合拳怎么打,最终要落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本次参评的不少课抓住了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这一核心,在增强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感染力上很下功夫,引领了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 成都七中肖燕老师关于《遵守规则》一课的设计,将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2课时“遵守规则”与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有效整合,促进学科内容与活动设计的融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对接,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针对规则这一知易行难的话题,通过带领学生走近真实的社会环境,进行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切实地体验规则、观察规则、思考规则、内化规则,在活动中制定规则、执行规则,再在活动体验的基础上提炼、汇总、思考、讨论,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深刻理解规则与自由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正确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能有技巧地维护规则,又能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参与改进规则。在职业体验活动的准备和设计中,教师通过职业岗位选择、小组划分、分发活动锦囊等将教学目标融入实到践活动中,聚焦教学目标,提高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活动汇报课的设计中,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体验感受或困惑为最主要的逻辑线索,并融合教材逻辑思路进行课堂小结和汇总,采用小组汇报、老师引导、全班讨论解疑的方式进行,利用学生真实的、深刻的“体验点”巧妙地完成教学目标点。最后,针对体验活动中发现的待改进问题,课堂上讨论改进方案,课后形成意见书,反馈给商场的负责人,并同时表达对商场提供体验机会的感谢。强化体验,让学生真实地参与,为真实问题的解决贡献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的意识,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本课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巧妙融合,在活动中、课堂中让学生真体验,教师与学生进行了真思考、真对话。在真实的体验和对话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创新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式的积极尝试。 3.积极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创造性使用教材 如何深入推进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变革,如何扎实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化实施,是新一轮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难点和焦点问题。这需要我们不断关注生活实际,从现实需要出发设计教学。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尊重、钻研教材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教材的功能与课改前有所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交流、对话的关系。依据而不拘泥于教材,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我们对教材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同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因为知识性比较强,容易让学生望而生畏、望而却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多采用活动化教学,让课本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在生成性活动中,积极表达;直面社会问题,善于思考;最终习得方法、提高践行的能力。本次展评活动,老师们着力在创造性使用教材、设计合理教学结构,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站在思政学科研究的前沿,从与学生时事政治素养的培育问题入手,展开对思政课时政教育系统化深度教学具体操作路径的研究,着力回答和解决怎么进入课堂,哪些内容进入课堂,进入课堂之后怎么引导学生深度体验与学习,学生学习之后的评价等一系列实际教学问题。不断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载体、增强了教学效果。 新冠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面对人类社会这样的危机和考验,教育不能缺席,挖掘、汲取其中的教育资源,铭记历史、追寻进步,这是教育人的历史责任。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疫情,展现中国人民抗疫的伟大实践,展现民族精神的时代风貌,用疫情的热度激活课堂,应该是每一位思政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胡燕老师的《众志成城,保我华夏——共同战“疫”中的家国情怀》这堂课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目标,堪称为一堂融合热度、温度与高度于一体的好课。这节课值得学习的方面有三点:一是善用疫情热度激活课堂,教学设计心思巧妙。 整堂课运用三个篇章,分别从“一城”与“一国”、“小家”与“大家”、“小我”与“大爱”三个领域不同角度诠释家国情怀的真正内涵,环环相扣,引发学生深层思考。教学设计展示了美的结构与韵律,整堂课行云流水,目标明确,学生活动始终围绕主题。二是善于激发学生情感,课堂充满家国情怀的温度。课堂中学生有感动有欢笑亦有泪水,家国情怀、人文情怀贯穿课堂始终.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对自我个体的关爱,到一个公民、一个社会人对国家的大爱。运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让学生从普通民众身上感受到了家国情怀的魅力并自愿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人生观、价值观。三是课堂源于教材又拓展教材,彰显思政课的高度。课堂并未局限于教材,通过展示中国让世界惊叹的抗疫成效,引导学生直观认识和深刻理解我国的制度优势,增强制度自信。通过抗疫先锋及各行各业坚守付出的人们的故事,引发学生共鸣,增进自豪感和使命感,并坚定弘扬民族精神的信念。这堂课充分挖掘了疫情中的有效素材,启发学生深层次思考问题,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切实提升了初中思政课立德树人、培育健全人格的实效。 三.参评课凸显的主要不足 本次参评课亮点较多,但不足也较为明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部分课堂设计不够规范,评审材料不够完整 一堂优质的课不完全是课堂实施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课前的设计,课堂的实施和课后的反思三位一体的集合体。在本次评审过程中很多教师未提供文件所学的全部材料,有些教师只有视频,有些教师三维目标的第一点还是知识目标,甚至还有视频没有图像等问题。 2.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整合不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是现在主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具有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和技术,为学生提供更贴近生活,更直接,更生动的教学资源。但是,多媒体教学毕竟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使用恰当,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使用不当就会引起反作用。在本次评课中就发现三种表现尤为突出,一是把多媒体仅仅当做黑板的替代品,没有实际的功效。二是把多媒体当做放映机,ppt播放速度快,内容繁多,让学生“应接不暇”。三是形式单一,在课堂教学方面,还没有真正出现通过信息化带来的深层次、大规模、革命性(结构性)改变。当“满堂讲”变成了“满堂放”、“满堂问”时,现代手段仅仅局限于可视化的呈现方式,而没有用于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环境,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没有成为生成性交互的工具,所用设备也许是现代的,但教学依然是传统的。 3.评价理念比较落后,内容和方式有待进一步融合 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简单,只是用“回答的不错”、“挺好”“有进步”等等,没有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过程做出评价,这种评价根本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也就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表现在:第一,不看对象,对学习基础好的同学回答问题的评价体现不出对他的高要求,对学习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回答问题时的评价要求又太高或干脆表现出轻视的态度,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不论学生是回答问题还是讲述具体经历,教师都不针对具体内容作出评价,让学生无法认识到自己学习活动的目的性。   同时教学内容和方式融合不够这个问题也在这次的课堂视频中,有不同的表现:一是在学生活动不充分的情况下,硬贴上个学生活动的标签;二是在理论阐释不到位、案例分析不恰当的情况下,硬贴上思想教育的标签;三是在没有实质性探究的情况下,硬贴上探究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标签;四是在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思考、回答进行评价的时候,简单地、重复性地贴上“你真棒”、“太棒了”的标签……这种内容和形式的分离,不但背离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本质追求,更影响学生健康情感的发展。 4.区域差异比较明显,课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本次评审结果,一等奖相对集中在中心城区和二圈层学校,三圈层学校老师集中了三等奖,反映和体现了学科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教育公平还任重而道远。 差异的背后是课程意识的养成。不能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很好地解读教材,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这次评课暴露的一大问题。表现在:不尊重教材,不能够准确把握教材,不能够找准教材的重点、难点、教育点和整节课的逻辑主线,不能够理顺内在的逻辑关系。由于对教材的研读不够,就出现了“游离、跑偏”的现象,偏离了知识的重点、难点、教育点。老师在讲授知识时,一定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内在逻辑理解能力,不能让知识碎片化、孤立化。在上课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注意材料的精当性以及材料价值的充分挖掘; 微课在内容多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清楚明白以及有效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对落实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建议 1.努力学习,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 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这样的特殊性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思政课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必须加强学习。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要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关键、找准重点、阐明规律,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要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还要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 2.勤于思考,精心实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实施应体现预设的有序、生成的灵动,充满师生的双边互动和彼此促进,蕴含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殊魅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施应追求“三个精心”:—是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依据教学设计,从教学任务出发,设计新闻播报评议、合作探究、主题辩论、情境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发现、探究、思考。注重师生、生生和小组互动,提高活动覆盖面和学生积极性,营造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共学性的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和自我教育的愿望和需要,促进学生素养的生成与发展。二是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教学问题是推进教学过程的重要动力。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设计,能更好实现知识学习过程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过程的平等共生。在问题情境支持下,把教学问题转化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且具有内在逻辑的子问题链,留足学生思考空间,重视深度学习理念,通过层层分析解决问题,推进教学实施。三是精心调节教学过程。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准适时调节和优化教学过程。根据课堂实际,处理好预设与生成、思考与表达、知识与能力以及快与慢、多与少、难与易等课堂重要关系。利用观察、提问、练习等方式发现教学问题并准确归因,及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排除学习障碍,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节奏,善于捕捉利用教育契机,提升教学效益。 3.技术赋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能够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增加教学目标达成路径的可感度与多样性,改善学生认知路径,增强课堂教学的协作、借鉴与共享。信息技术应用要避免盲目滥用和形式主义,更好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创设情境赋能教学。借助互联网收集、筛选、加工与教材内容有关联的教学资源,结合教学环节,合理选择、恰当呈现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各类素材,将生活场景移置到课堂中,扩展教学时空,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和交互性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思考,共情共鸣,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和知识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思想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开发资源拓宽视野。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真实情境与教学内容的联结和再现,使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活动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鲜活资源。创设和利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积极建设和使用各级各类网络资源,充分运用思政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提供便捷多样的线上学习环境和路径,指导学生课前课后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促进学科素养发展。三是精准评价改善行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运用成熟的测评工具,对学生学习的起点、分析解决问题的准确性、情绪情感变化、学科思维水平、课堂参与度等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分析,为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和质量评测、改善提供实证支持,形成有利于教和学双方行为改善的数据分析和质性意见建议,更好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五.结语 课堂教学新模式构建,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和虚拟仿真等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和学习瓶颈性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是,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绝不是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是课堂教学的一场革命。因此,应牢牢把握以课堂教学问题解决为目的,以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为根本,以提供有效便捷手段为保障,以全面育人为目标的基本原则开展构建工作,特别是应着重关注培养高素质和有创造力的人。应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教育信息化的初心,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教育信息化的使命。 从“思想品德”到“道德与法治”:面向2030的德育课程 对照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学习与能力框架2030”,通过课程图谱分析发现,我国思想品德课程对学习者能力的培养呈结构化分布,体现了课程的学科特点和独特的价值导向。新时代背景下,着眼未来进行课程改革与设计,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构建既具中国特色又面向世界的德育课程,也是创造个人与社会福祉的重要基石。 课程改革事关教育大计,是教育改革中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改革。教育应通过系统性的培养,帮助每一个学习者发现潜能、发展能力,为应对未来的挑战做好、做足准备。大量研究发现,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学业表现是教育领域最为关注的内容,却忽视了学习者的能力培养和幸福指向,导致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局面无力应对。因此,着眼未来,培养年轻一代更强劲的应变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未来做准备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课程改革亦是如此。面对当下技术变革、生态变化、价值变迁等复杂环境对教育生态多方位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困境,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并共同探索未来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正如沃纳(Walter Werner)所言:“一种颇具前景的改革开始于一种共享的需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 -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借助PISA测试形成的国际影响力,以各参与国现有课程为依托,致力于形塑全球教育治理体系,也为各国课程乃至教育改革提供指导和建议。本文将在OECD未来学习框架下,对《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课程图谱分析(Curriculum Contents Map,简称CCM),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改革和发展构建更好蓝图。 一、面向2030的学习与能力观 为进一步探索国际基础教育“教和学”的着力点,致力于帮助每一个学习者成为一个“完整的人”,OECD于2015年启动了“教育2030:未来的教育与技能”项目,在澳大利亚等成员国课程内容框架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包含7大类学习领域(共189个条目)的内容框架,分别是:国语、数学、体育/健康教育、艺术、人文、科学和技术。在此基础上,于2018年4月5日发布了《OECD学习框架2030》(草案)2。该框架阐述了培养学习者何种能力才能满足塑造未来的需求,以此构建新的学习生态系统——着眼未来的学习者自我导航系统,即综合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等要素,实现未知环境中的航向识别和路径优化。同时,提炼形成了能力/素养框架,分为:基本素养,面向2030的技能、态度和价值观,核心概念,变革能力和能力发展,以及面向2030的复合能力等5大类别,共含28项能力,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该框架凸显了未来教育的两大特点: 一是信息技术在未来教育领域的全面渗透。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优化了原有的教育系统,使得教育呈现新生态——新的教育要求(ICT素养、数据素养、编程能力等)、新的教育模式(学生主体、师生共同体)等逐渐成型。比如数据素养,不仅仅要求学习者学会收集、整理并分析各类数据,还要在数字化世界里学会思考和交流,通过数据与现象、问题等的映射关系,提取数据背后隐匿的内涵,即赋予数据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此外,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挑战,包括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师角色等方面。“人机共教”已成为一种教育常态,教师角色正在发生巨大转变。二是未来教育更加注重能力,尤其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与能力框架2030”的逻辑起点是未来世界的需求,这一需求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因世界环境的变革而变化,学习者需要在未知的、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并探索未来。面对越来越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学习者所处的环境随时都在发生变化,让其运用“罗盘系统”成功实现自我导航也因此变得极其困难。但正因如此,我们应该避免急于寻找所谓的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应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识别复杂情况、缓解危机、脱离困境的能力。因此,学习者必须学会以更综合的方式进行思考,成为一个系统性的思考者。可见,成为系统的思考者是学习者应对未来、胜任未来的前提。而胜任未来还需具备变革社会和塑造未来的能力,这就意味着要在预测、行动与反思中,要有主动承担责任、协调矛盾和冲突并为世界创造新价值的能力。

文件下载:2020年12月工作室简报

工作室介绍

<p> &nbsp;&nbsp;&nbsp; 廖洪森名师工作室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