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文/熊菲 时间:2020-12-28 浏览数:569
学理论之本,革实践之路
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有感
熊菲
一、 著作简介
本杰明.布鲁姆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他于1956年出版著作《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手册》,这本书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流行于全世界许多国家,被认为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四本著作之一。后经一批著名课程与心理学专家修订,重新出版。布鲁姆在教育学中的理论可归纳为三点:掌握学习论、教学评价理论和教育目标分类学。
本书中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知识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分类。在知识维度,知识被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认知知识四种类型。将认知过程由低级到高级被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6种水平总共构成了24个目标单元。
通过查阅资料,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重点阐述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这是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类,从而确定与制定具体的学习程度。其教育目标有效地解决了如何评估学生学习行为的标准。我们曾经广泛使用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来源于此。本书认为,将任何一个具有认知重点的教育目标置于分类学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单元格中,都是可能的,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二、 困惑与思考
工作这些年,我所阅读的书籍大多都与实践教学相关,例如:《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研究》、《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等,这些书籍通常直接告诉我应该怎样做,大概的流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不需要我去做过多的思考。而很少阅读此类纯学术的书籍,所以在阅读时,显得格外的吃力并且感到枯燥乏味。
面对枯燥的文字,我首先有了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要进行目标分类呢?通过阅读我认识到,首先分类学引导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考察目标,也就是为了达成目标,学生必须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在教学实践中就是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技能与其最近发展区,教师还要思考采用何种教学手段达成目标。其次目标分类有助于教育工作者考虑教育的各种可能性,也就是将反省认知的自主权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指导,自我激励和反思,学习如何基于目标调整学习方法和行为。当然针对“教学评一致性”,分类使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以及评价的方式三者之间的一致性变得明显。书中最让我感兴趣的分类理由是:“它使人生容易些”,我仔细揣摩了这句话,我认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知识维度相同,大致地我们能够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及可以采用类似的评估方式,教师更容易处理评估问题。所以总的而言,通过阅读,一定有很多我还未理解到位之处,但是分类学的好处却能读出一些。
好处虽有,但是却又有一道鸿沟,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到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呢?在分类学中知识分为四大维度: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认知知识。但是老师们心中都明白,学生能从课本中习得的只有前三种知识,也就是常说的知识本身。而反省认知知识更多的是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这是自身对已学知识的建构。在我们的教学中,其实最重要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很遗憾,我并没有在本书中看到具体的方法和措施。我很期待能够通过我们不断地研究与探索,能找到这样的桥梁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
布鲁姆将学生的认知过程从低级到高级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共鸣,在教学中我们确实也是这样做的呀,例如在学习商不变的规律时,有些孩子确实先是从记忆这条性质,再从众多的算式中理解其合理性,再到简单的应用。但是实际上我们也知道,老师在干预学生的认知过程时,大多靠的是平时积累的经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经验的积累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怎样快速的积累这些经验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在教学中,我们希望学生进行的是有意义的学习,所以在了解学生学习的活动手段后,老师也能找到干预的具体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在阅读后,我想如果能将自己积累的经验与理论相结合,我相信在引导学生方面必定能找到有效的方法,也就是精准引导,但是似乎还是缺少具体的策略。所以我期望能够得到的指导是例如:当学生只会机械地使用商不变的规律,而不会灵活变通举一反三,也就是能够记忆、理解其成立的合理性、能够使用它解决例如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运算,但却不能进行变通。那教师应该怎样去干涉才有效。
三、 自我展望
通过阅读,我确实在专业术语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更加专业的来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阅读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只是种类,以及学生认知过程的特点,让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加清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虽说在刚开始阅读的时候,觉得特别的枯燥。但是当我开始研究后,我发现分类学的内容是很清晰的,重要的类目表述明了,但要真正研究透,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例如十七个认知过程的亚类等。读书也是一个认识自我的机会,总的而言,我还是应该多看一些专业书籍,增长自我的见识,增长自己的理论知识,要知道理论乃实践的先行者。在教育之路上,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学,在教学前就需要知道本节课要达成的目标,而且还要清楚怎样达成目标。我们不仅要清楚学科知识整体的了解,也要清楚学生的认知过程规律循序渐进教学。针对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怀着一颗真切的心去与学生沟通,他们虽然说是小孩子,但是当你付出真心去对待他们的时候,他们在内心深处是感激你的。 “亲其师,信其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工作室介绍
<p> 双流区“研培员冯之刚工作室”于2015年4月经双流教育局批准正...